网线接法顺序图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家自行更换损坏的网线,使用水晶头和网线钳按照T568A线序标准制作新网线。同时,解释了T568A和T568B两种线序的区别以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此外,还涉及到以太网协议在数据链路层的作用,并提供了C语言实现以太网帧发送和接收的示例代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家里网线坏了,自己买了几个水晶头,换上去就好了

1. 工具:网线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水晶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网线顺序,按照这个顺序,用剪刀剪齐就可以了,不用剥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网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网线顺序图,我这里用的是 T568A,第一张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压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两头都是一样的接法

8. 网线标准

T568A – 白绿 绿,白橙 蓝,白蓝 橙,白棕 棕,我用的就是这个,要和自己的路由器、交换机对应
T568B – ‘白橙’ 橙,‘白绿’ 蓝,白蓝 ‘绿’,白棕 棕

T568A和T568B是两种常见的网线线序标准,用于规定八芯双绞线的接线顺序。它们的差别在于接线端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T568A标准定义为白绿色线对应1号端子、绿色线对应2号端子、白橙色线对应3号端子、蓝色线对应4号端子、白蓝色线对应5号端子、橙色线对应6号端子、白棕色线对应7号端子、棕色线对应8号端子。

T568B标准定义为白橙色线对应1号端子、橙色线对应2号端子、白绿色线对应3号端子、蓝色线对应4号端子、白蓝色线对应5号端子、绿色线对应6号端子、白棕色线对应7号端子、棕色线对应8号端子。

这两种标准的区别在于2、3号和6、7号线对应的颜色顺序不同,但它们都可用于以太网中的数据传输,只要两端的线序相同即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T568B更加普遍被采用,因此使用T568B标准的情况会更加常见。

9. 以太网

以太网协议是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第二层)实现的。以下是实现以太网协议的C语言示例代码:

以太网数据包结构体定义:

typedef struct
{
    uint8_t dest_mac[6];
    uint8_t src_mac[6];
    uint16_t eth_type;
    uint8_t payload[1500];
    uint32_t crc;
} ethernet_packet_t;

以太网帧发送函数实现: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packet/packet.h>
#include <net/ethernet.h>  

int send_eth_frame(ethernet_packet_t *eth_pkt, 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_ll saddr)
{
    int len = sizeof(struct sockaddr_ll);
    uint8_t buf[ETH_FRAME_LEN]; // ETH_FRAME_LEN为以太网数据帧最大长度

    // 将数据包填充到以太网帧中
    memcpy(&buf, eth_pkt->dest_mac, 6);
    memcpy(&buf[6], eth_pkt->src_mac, 6);
    buf[12] = (eth_pkt->eth_type >> 8) & 0xff;
    buf[13] = eth_pkt->eth_type & 0xff;
    memcpy(&buf[14], eth_pkt->payload, ETH_DATA_LEN);

    // 计算CRC校验值
    eth_pkt->crc = crc32(buf, ETH_FRAME_LEN - 4);
    memcpy(&buf[ETH_FRAME_LEN - 4], &(eth_pkt->crc), 4);

    // 发送数据帧
    return sendto(sockfd, buf, ETH_FRAME_LEN, 0, (struct sockaddr *)&saddr, len);
}

以太网帧接收函数实现:

int recv_eth_frame(ethernet_packet_t *eth_pkt, 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_ll saddr)
{
    uint8_t buf[ETH_FRAME_LEN]; // ETH_FRAME_LEN为以太网数据帧最大长度
    int len = sizeof(struct sockaddr_ll);

    // 接收数据帧
    int n = recvfrom(sockfd, buf, ETH_FRAME_LEN, 0, (struct sockaddr *)&saddr, &len);

    // 将以太网帧解析到数据包结构体中
    memcpy(eth_pkt->dest_mac, &buf, 6);
    memcpy(eth_pkt->src_mac, &buf[6], 6);
    eth_pkt->eth_type = (buf[12] << 8) | buf[13];
    memcpy(eth_pkt->payload, &buf[14], ETH_DATA_LEN);
    memcpy(&(eth_pkt->crc), &buf[ETH_FRAME_LEN - 4], 4);

    // 校验CRC
    uint32_t crc = crc32(buf, ETH_FRAME_LEN - 4);
    if (crc != eth_pkt->crc) {
        printf("CRC校验失败\n");
        return -1;
    }

    return n;
}

这是基于Linux平台的示例代码,实际上,以太网协议的具体实现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操作系统或编程语言,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