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实战-系列教程2:阈值与平滑处理(图像阈值/图像平滑处理/高斯/中值滤波)、源码解读

🧡💛💚💙💜OpenCV实战系列总目录

1、图像阈值

图像阈值函数,就是需要判断一下像素值大于一个数应该怎么处理,小于一个数应该怎么处理 

ret, dst = cv2.threshold(src, thresh, maxval, type)

参数解析: 

  • src: 原始输入图,只能输入通道图像,通常来说为灰度图
  • dst: 输出图
  • thresh: 指定的阈值
  • maxval: 当像素值超过了阈值(或者小于阈值,根据type来决定),所赋予的值
  • type:二值化操作的类型,包含以下5种类型: cv2.THRESH_BINARY; cv2.THRESH_BINARY_INV; cv2.THRESH_TRUNC; cv2.THRESH_TOZERO;cv2.THRESH_TOZERO_INV
  • cv2.THRESH_BINARY:超过阈值部分取maxval(最大值),否则取0
    • 如果阈值取150,超过150就会都变成255,否则变为0
  • cv2.THRESH_BINARY_INV:THRESH_BINARY的反转
  • cv2.THRESH_TRUNC:大于阈值部分设为阈值,否则不变
  • cv2.THRESH_TOZERO:大于阈值部分不改变,否则设为0
  • cv2.THRESH_TOZERO_INV:THRESH_TOZERO的反转
import cv2 #opencv读取的格式是BGR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Matplotlib是RGB

# 读取图像为灰度图
img=cv2.imread('cat.jpg')
img_gray = cv2.cvtColor(img,cv2.COLOR_BGR2GRAY)

# 五种参数都设置一遍
ret, thresh1 = cv2.threshold(img_gray, 127, 255, cv2.THRESH_BINARY)
_, thresh2 = cv2.threshold(img_gray, 127, 255, cv2.THRESH_BINARY_INV)
_, thresh3 = cv2.threshold(img_gray, 127, 255, cv2.THRESH_TRUNC)
_, thresh4 = cv2.threshold(img_gray, 127, 255, cv2.THRESH_TOZERO)
_, thresh5 = cv2.threshold(img_gray, 127, 255, cv2.THRESH_TOZERO_INV)

# 存到一个变量中
titles = ['Original Image', 'BINARY', 'BINARY_INV', 'TRUNC', 'TOZERO', 'TOZERO_INV']
images = [img, thresh1, thresh2, thresh3, thresh4, thresh5]

# 放到一起画出来
for i in range(6):
    plt.subplot(2, 3, i + 1), plt.imshow(images[i], 'gray')
    plt.title(titles[i])
    plt.xticks([]), plt.yticks([])
plt.show()

这里(ret,thresh)我们基本上只需要第二个参数就行了,输出图:

  • 第一张是原始图像
  • 第二张,所有大于127的区域全部变成了白色
  • 第三张,将第二张进行了翻转
  • 第四张,所有大于127的全部等于127
  • 第五张,小于127全部为0 ,大于127的不变 
  • 第六张,第五张的反转

2、图像平滑 

 图像平滑处理就是对图像进行各种滤波操作,这个和卷积操作有一些相似

首先读取打印原始图像:

import cv2  # opencv读取的格式是BGR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Matplotlib是RGB
img = cv2.imread('lenaNoise.png')
cv2.imshow('img', img)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打印的图像: 

可以看到原始图像有很多白色斑点的噪音,接下来用几种不同滤波操作过滤这个噪音点

2.1 均值滤波

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平均卷积操作,如下图是一个图像的像素点的矩阵:

比如圈住的这个部分,是一个3*3的区域,对这3*3的9个像素值求出一个均值,然后将中间的204替换成这个均值,那么就完成了204的滤波操作,其他的像素点也是进行这样的操作。当然也可以是一个5*5的区域,只能是奇数。

实现这个操作很简单:

# 均值滤波
# 简单的平均卷积操作
blur = cv2.blur(img, (3, 3))
cv2.imshow('blur', blur)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打印结果:

 可以发现白点被淡化了一些,但是还是存在

2.2 方框滤波

基本上和均值滤波一样:

# 方框滤波
# 基本和均值一样,可以选择归一化
box = cv2.boxFilter(img,-1,(3,3), normalize=True)  

cv2.imshow('box', box)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这里可以选择normalize的取值,当选择和True的时候,和均值滤波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选择False 的时候,容易发生越界的行为

2.3 高斯滤波

高斯滤波也可以叫做高斯均值滤波,它主要对目标像素点的周围的像素点就是加上了一些加权,离它近的就影响大远的就小。比如3*3中,上下左右都是0.8,斜对角的都是0.6的。

# 高斯滤波
# 高斯模糊的卷积核里的数值是满足高斯分布,相当于更重视中间的
aussian = cv2.GaussianBlur(img, (5, 5), 1)  

cv2.imshow('aussian', aussian)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打印结果:

 噪音点看起来比之前的平滑了一些。

 2.4 中值滤波

 这个做法需要,把方框内的值进行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把排在中间那个值替换目标像素的值

# 中值滤波
# 相当于用中值代替
median = cv2.medianBlur(img, 5)  # 中值滤波

cv2.imshow('median', median)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打印结果:

 这个效果非常好

2.5 对比

将所有结果放在一起:

# 展示所有的
res = np.hstack((blur,aussian,median))
#print (res)
cv2.imshow('median vs average', res)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 2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机器学习杨卓越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