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基础
总结内容:
输电线路等值电路、变压器等值电力、发电机和负荷等值电路、电力系统等值电路、节点导纳矩阵、简单开式电力网的分析和计算、简单闭式电力网的分析和计算、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有功平衡与频率偏移、负荷和电源的频率静特性、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电力系统有功经济分配、电压偏移、无功平衡、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电力系统无功经济分配、对称稳态运行、暂态参数、三相短路、短路电流计算、起始次暂态电流计算、计算曲线、对称分量法、序阻抗、不对称短路的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简单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提示:本文章是本人结合所学的课程进行总结所写,如果大家感兴趣,直接从目录里找需要的看。本文很长,切忌一口气读完
文章目录
前言
简介:
大家好,接着之前的港口供电系统,现在我开始总结电力系统基础。目前仍在隔离期间,而且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没找到写这些文章的意义……不过隔离嘛!本身就没啥事情做,不妨继续开始我的总结,增强自己的记忆力,而且电力系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复试科目,基本上选择电力系统作为专业的复试都绕不开他,感觉不总结它怪可惜的,总之干就完事了。作为一名电气专业的学生,电力系统基础可以说是我们最重要的的专业课之一,回顾整个大三,感觉电力系统学得也不错,虽然说最后的分数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为了弥补这个小缺憾,所以我决定好好研究研究。以下便是我对电力系统基础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总结。
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
第一章——电力系统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三相对称,或可转换为三相对称,所以只研究一相等值电路和参数即可,将三角形电路常化成星形,等值参数都计及了其余两相元件的影响。
一、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
1.输电线路线路参数:R、X、G、B
输电线路可将其变为∏型等效电路
●电阻r0:通过电流时产生的有功功率损耗
●电抗x0:载流导线产生的磁场效应 = ωL0(电感)
●电导g0:绝缘介质中产生的漏电流及导线附近空气游离而产生的有功损耗(电晕)
●电纳b0:带电导线周围的电场效应 = ωC0(电容)
(1)电阻: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比直流电阻略大;多股绞线钮绞,实际长度长2~3%。
交流电阻:因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比直流电阻略大。
集肤效应:实心导体可认为由许多细丝组成。 靠近导体表面的细丝交链磁通少,感抗小,流过电流大。
邻近效应:将每条导体截面分为面积相等的3部分,并以a1a2、b1b2和c1c2形成3个回路。与a1a2回路交链的磁通最少,流过的电流密度最大。导体间距较小时,这种非均匀性分布会更显著,如电缆。正常间距的架空线路,邻近效应的影响可忽略。
(2)电抗(电感):由于交流电引起的磁场变化产生。非对称排列需要换位。
(3)电导:反映泄漏电流和空气游离引起的有功损耗。主要是电晕。一般采取措施避免电晕,故不考虑电导。增加导体半径(分裂导线)。
(4)电容:在其周围介质中建立的电场使导体对地和相互间具有电容。
在工程中通常采用分裂导线来避免电晕、减小电抗、增大电容。
二、架空线路的等值电路
(1)分布参数电路
线路的参数是沿着线路均匀分布的,是分布参数。架空线路的等值电路是由无数个微小的Π形等值电路串联。
(2)等值电路的适用场合
电力系统稳态计算中一般采用Π型等值电路,其参数采用集中参数在300km以下线路有足够的准确度,更长的线路可用多个Π型等值电路串联起来。
采用修正参数可以代替600km以下线路,更长的线路可用多个Π型等值电路串联起来。
(3)线路的参数近似处理
●一般线路的对地电导很小,可以忽略;
●低压网络的对地电纳可以忽略;
●高压网络的对地电纳较大,电压较高,传输功率较低时,可能产生很大的无功(可达几百Mvar),电压过高,采用高抗限制过电压。
三、变压器的一相等值电路和参数
变压器是重要的电气设备,有双绕组变压器(两卷变)和三绕组变压器(三卷变),其基本参数有额定电压和额定容量。除此之外,为了适应电力系统运行调节的需要,通常在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上设计制造有分接头。分接头用百分数表示,即表示分接头电压与主抽头电压的差值为主抽头电压的百分之几。
1.变压器的一相等值电路
2.变压器的一相等值电路参数的测定
具体测定方法在电机学——理论部分有详细介绍,在这里不详细介绍。
利用变压器额定电压、额定容量、短路数据和空载数据,可以计算出五个参数(R、X、G、B 、k)。
三绕组变压器参数的测定是通过一个绕组开路,按双绕组做3次短路试验。如果三侧额定容量不同,则短路试验的额定电流受容量小的一侧额定电流限制,需要折算。厂家给出短路电压一般已经折算。
3.变压器模型
(1)理想变压器模型
变压器一般采用理想变压器模型,三绕组变压器一般用三个或两个双绕组变压器表示。参数包括R、X、k。
(2)变压器模型参数
●变压器参数包括R、X、k,变压器参数要注意变比哪一侧(负号或规定)、阻抗在哪一侧(规定)。
●实际中通常不给k,而给定变压器分接头类型、各端的额定电压和档位。
●给定短路参数与空载参数,来计算R、X。
●对于三绕组三侧额定容量不同时注意归算短路参数。
(3)变压器Π型模型
在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计算时,需要把理想变压器模型转换成Π型模型。
四、标幺值
之前讲过,这里不细讲,见【知识点总结】港口供电系统
五、节点导纳矩阵
(1)节点导纳方程(I = YU)
该方程具有稀疏性、对称性,Yii = ∑yik ,Yij = -yij 。
若按手工计算,需按节点计算;若按程序计算,需按支路计算。
(2)对于线路而言
我自己的理解是:自导纳: Yii = ∑yik,互导纳:Yij = -yij
(3)对于变压器而言
我自己的理解是:自导纳: Yii = yT,互导纳:Yij = -yij / k
第二章——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工具,它的任务求出电网的运行状态(母线电压、功率分布及功率损耗)。
由功率计算推算出母线电压,可用于运行方式安排、规划和扩建等。
复功率S = √3 UI* = √3UI∠φu - ∠φi = √3UI∠φ = P + jQ
一、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
1.电压降落
(1)电压降落——线路首末端电压的相量差。
以上是电压降落的推导过程,在此基础上以 U2 为参考相量进一步推导。
以不同的向量为参考相量所得的最终结果相同,但过程、表达式、符号不同。
(2)对于高压输电线路,X >> R,有ΔU = QX / U ,δU = PX / U
☞在纯电抗元件中,电压降落的纵分量是因传送无功功率而产生,电压降落的横分量则因传送有功功率产生。
☞元件两端存在电压幅值差是传送无功功率的条件,存在电压相角差则是传送有功功率的条件。
☞感性无功功率总是从电压幅值较高的一端流向电压幅值较低的一端,有功功率则从电压相位超前的一端流向电压相位滞后的一端。
实际的网络元件都存在电阻,电流有功分量流过电阻将会增加电压降落纵分量,电流的无功分量流过电阻则将使电压降落横分量有所减少。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概念:电压损耗、电压偏移
①电压损耗——线路首末端电压的代数差。也用ΔU表示。
当两点电压之间的相角差 δ 比较小时,半径与底边的长度相差不大,电压损耗近似等于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电压损耗还常用该元件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
同一电压等级的电网中各节点的电压是不相等的。在工程实际中,常需计算某负荷点到电源点的总电压损耗,总电压损耗等于从电源点到该负荷点所经各串联元件电压损耗的代数和。
电力网实际电压幅值的高低对用户用电设备的工作是有密切影响的,而电压相位则对用户没有什么影响。
②电压偏移——电网中任意一点的实际电压与电网额定电压的代数差。电压偏移是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2.功率损耗
(1)线路损耗
①串联阻抗支路的功率损耗
●线路两端功率和电压是不同的,在使用以上公式时功率和电压必须是同一端的;
●元件传输无功功率,会产生有功功率的损耗,即使不传输有功功率,元件上仍然产生有功功率损耗,因此应避免大量无功功率的流动。
②并联电容支路的功率损耗
由于线路的对地并联支路是容性的,即在运行时发出无功功率,故作为无功功率损耗ΔQB应取负号。
3.变压器与线路的对比
与线路的容性不同,变压器的对地并联支路是感性的,即运行时消耗无功功率(jQT = jBTU2)。
变压器的损耗见【知识点总结】港口供电系统
二、开式网络的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
开式网络: 由单一电源点通过辐射状网络向多个负荷点供电的网络。
开式网络的潮流计算:根据给定的网络接线和其它条件,计算网络中的功率分布、功率损耗和未知的节点电压。
1.运算负荷(对线路的处理)
运算负荷:将线路等值电路中的对地支路分别用额定电压下的充电功率代替。
化简的具体做法是对每段线路首末端的节点都分别加上该段线路充电功率的一半,并将其与相应节点的负荷功率合并。
●对地支路用额定电压下的充电功率代替
●合并每个节点上的负荷功率和充电功率—运算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