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遗传算法函数求极值

本文介绍了一种量子遗传算法用于寻找极值问题的解决方案。算法利用量子比特的叠加态和量子门更新策略,提高搜索空间的多样性。在MATLAB中实现该算法,包括初始化种群、二进制编码、量子旋转门更新和适应度函数计算等步骤,最终找到最优解并展示优化结果。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一理论知识

量子遗传算法概述

量子计算中采用量子态作为基本的信息单元,利用量子态的叠加态,纠缠和干涉,通过量子并行计算。

二量子比特编码

量子的单位叫做量子比特,量子比特与经典位不同就在于它可以同时处于两个量子的叠加态之中

比如:\mid \psi > =\alpha \mid 0> +\beta \mid 1>(\alpha ,\beta)满足\left | \alpha \right |^{2}+\left | \beta \right |^{2}=1其中\mid 0> ,\mid 1>分别表示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

所以一个量子比特包含两个状态。

在量子遗传算法中,采用量子比特存储和表达一个基因。该基因可以为0态或者1态,或者他们的任意叠加态。

即该基因所表达的不在是某一个确定的信息,而是包含所有可能的信息,对该基因的任一操作也会同时作用

于所有的信息。

采用量子比特编码使得一个染色体可以同时表达多个态的叠加,使得量子遗传算法比经典遗传算法拥有更好的多样性特征。

三量子门更新

\bigcup =\left [ \begin{matrix} \cos (\theta ) -\sin(\theta ) & \\ \sin (\theta) \cos(\theta ) & \end{matrix} \right ]

四问题描述

求极值:

五函数部分:

主函数:

clc;
clear all;
close all;
%----------------参数设置-----------------------
MAXGEN=200;                        % 最大遗传代数
sizepop=40;                        % 种群大小
lenchrom=[20 20];          % 每个变量的二进制长度
trace=zeros(1,MAXGEN);
%--------------------------------------------------------------------------      
best=struct('fitness',0,'X',[],'binary',[],'chrom',[]);   % 最佳个体 记录其适应度值、十进制值、二进制编码、量子比特编码
%% 初始化种群
chrom=InitPop(sizepop*2,sum(lenchrom));
%% 对种群实施一次测量 得到二进制编码
binary=collapse(chrom); 
%% 求种群个体的适应度值,和对应的十进制值
[fitness,X]=FitnessFunction(binary,lenchrom);         % 使用目标函数计算适应度
%% 记录最佳个体到best
[best.fitness bestindex]=max(fitness);     % 找出最大值
best.binary=binary(bestindex,:);
best.chrom=chrom([2*bestindex-1:2*bestindex],:);
best.X=X(bestindex,:);
trace(1)=best.fitness;
fprintf('%d\n',1)
%% 进化
for gen=2:MAXGEN
    fprintf('%d\n',gen)  %提示进化代数
    %% 对种群实施一次测量
    binary=collapse(chrom);
    %% 计算适应度
    [fitness,X]=FitnessFunction(binary,lenchrom);
    %% 量子旋转门
    chrom=Qgate(chrom,fitness,best,binary);
    [newbestfitness,newbestindex]=max(fitness);    % 找到最佳值
    % 记录最佳个体到best
    if newbestfitness>best.fitness
        best.fitness=newbestfitness;
        best.binary=binary(newbestindex,:);
        best.chrom=chrom([2*newbestindex-1:2*newbestindex],:);
        best.X=X(newbestindex,:);
    end
    trace(gen)=best.fitness;
end

%% 画进化曲线
plot(1:MAXGEN,trace);
title('进化过程');
xlabel('进化代数');
ylabel('每代的最佳适应度');

%% 显示优化结果
disp(['最优解X:',num2str(best.X)])
disp(['最大值Y:',num2str(best.fitness)]);

种群的初始化话:

function chrom=InitPop(M,N)
%% 初始化种群-量子比特编码
% M:为种群大小×2,(α和β)
% N:为量子比特编码长度
for i=1:M
    for j=1:N
        chrom(i,j)=1/sqrt(2);
    end
end

编写二进制编码:

function binary=collapse(chrom)
%% 对种群实施一次测量 得到二进制编码
% 输入chrom :为量子比特编码
% 输出binary:二进制编码
[M,N]=size(chrom);  %得到种群大小 和编码长度
M=M/2;  % 种群大小
binary=zeros(M,N);  %二进制编码大小初始化
for i=1:M
    for j=1:N
        pick=rand;  %产生【0,1】随机数
        if pick>(chrom(2.*i-1,j)^2)    % 随机数大于α的平方
            binary(i,j)=1;
        else
            binary(i,j)=0;
        end
    end
end

量子旋转门:

function chrom=Qgate(chrom,fitness,best,binary)
%% 量子旋转门调整策略
% 输入  chrom:更新前的量子比特编码
%     fitness:适应度值
%        best:当前种群中最优个体
%      binary:二进制编码
% 输出  chrom:更新后的量子比特编码
sizepop=size(chrom,1)/2;
lenchrom=size(binary,2);
for i=1:sizepop
    for j=1:lenchrom
        A=chrom(2*i-1,j);   % α
        B=chrom(2*i,j);     % β
        x=binary(i,j);
        b=best.binary(j);
        if ((x==0)&(b==0))||((x==1)&(b==1))
            delta=0;                  % delta为旋转角的大小
            s=0;                        % s为旋转角的符号,即旋转方向
        elseif (x==0)&(b==1)&(fitness(i)<best.fitness)
            delta=0.01*pi;
            if A*B>0
                s=1;
            elseif A*B<0
                s=-1;
            elseif A==0
                s=0;
            elseif B==0
                s=sign(randn);
            end
        elseif (x==0)&(b==1)&(fitness(i)>=best.fitness)
            delta=0.01*pi;
            if A*B>0
                s=-1;
            elseif A*B<0
                s=1;
            elseif A==0
                s=sign(randn);
            elseif B==0
                s=0;
            end
        elseif (x==1)&(b==0)&(fitness(i)<best.fitness)
            delta=0.01*pi;
            if A*B>0
                s=-1;
            elseif A*B<0
                s=1;
            elseif A==0
                s=sign(randn);
            elseif B==0
                s=0;
            end
        elseif (x==1)&(b==0)&(fitness(i)>=best.fitness)
            delta=0.01*pi;
            if A*B>0
                s=1;
            elseif A*B<0
                s=-1;
            elseif A==0
                s=0;
            elseif B==0
                s=sign(randn);
            end
        end
        e=s*delta;       % e为旋转角
        U=[cos(e) -sin(e);sin(e) cos(e)];      % 量子旋转门
        y=U*[A B]';        % y为更新后的量子位
        chrom(2*i-1,j)=y(1);
        chrom(2*i,j)=y(2);
    end
end

量子旋转门策略

 

适应度函数:

function [fitness,X]=FitnessFunction(binary,lenchrom)
%% 适应度函数
% 输入  binary:二进制编码
%     lenchrom:各变量的二进制位数
% 输出 fitness:适应度
%            X:十进制数(待优化参数)
sizepop=size(binary,1);
fitness=zeros(1,sizepop);
num=size(lenchrom,2);
X=zeros(sizepop,num);
for i=1:sizepop
    [fitness(i),X(i,:)]=Objfunction(binary(i,:),lenchrom);         % 使用目标函数计算适应度
end
function [Y,X]=Objfunction(x,lenchrom)
%% 目标函数
% 输入     x:二进制编码
%   lenchrom:各变量的二进制位数
% 输出     Y:目标值
%          X:十进制数
bound=[-3.0 12.1;4.1 5.8];   % 函数自变量的范围
%% 将binary数组转化成十进制数组
X=bin2decFun(x,lenchrom,bound);
%% 计算适应度-函数值
Y=sin(4*pi*X(1))*X(1)+sin(20*pi*X(2))*X(2);
function X=bin2decFun(x,lenchrom,bound)
%% 二进制转化成十进制
% 输入      x:二进制编码
%    lenchrom:各变量的二进制位数
%       bound:各变量的范围
% 输出      X:十进制数
M=length(lenchrom);                                            
n=1;
X=zeros(1,M);
for i=1:M
    for j=lenchrom(i)-1:-1:0
        X(i)=X(i)+x(n).*2.^j;
        n=n+1;
    end
end
X=bound(:,1)'+X./(2.^lenchrom-1).*(bound(:,2)-bound(:,1))'; 

结果: 最优解X:11.6281      5.72505
最大值Y:17.3441

 

 

本文来自matlab智能算法30个案例

希望能和各位大佬多交流!!

### 回答1: 在 Matlab 遗传算法中,`lenchrom` 表示染色体的长度,即个体的基因序列的长度。基因序列是指遗传算法中个体的基本单位,其长度由 `lenchrom` 决定。例如,如果基因序列的长度为 10,则每个个体都由 10 个基因组成。 `bound` 表示每个基因的取值范围。在遗传算法中,基因通常采用二进制编码,因此 `bound` 可以是一个二元组 `(lb, ub)`,其中 `lb` 表示基因的最小取值,`ub` 表示基因的最大取值。例如,如果 `bound` 为 `(0, 1)`,则每个基因的取值范围为 0 或 1。在实际应用中,`bound` 可以是任意形式的取值范围,例如实数范围、整数范围等。 ### 回答2: 在MATLAB遗传算法中,code(lenchorm,bound)是用于表示遗传算法编码长度和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参数。 lencorm代表编码长度,它表示遗传算法中每个个体(或称为染色体)的基因长度。在遗传算法中,个体的编码通常以二进制字符串的形式表示。lencorm确定了个体编码中基因的位数,也就是二进制字符串的长度。较长的编码长度可以提供更大的搜索空间,但也会增加计算复杂性。 bound代表变量的取值范围,它表示遗传算法中染色体中基因的可能取值范围。在遗传算法中,基因可以表示问题的特定变量,如数值或离散值。bound可以是一个指定变量取值范围的列表,也可以使用最小值和最大值来表示变量的取值范围。基于这个取值范围,遗传算法可以进行进化操作,如交叉、变异和选择,以搜索最优解。 总之,code(lenchorm,bound)参数在MATLAB遗传算法中定义了个体编码的长度和基因的取值范围,使得遗传算法能够有效地搜索问题的最优解。 ### 回答3: 在MATLAB遗传算法中,code(lenchorm,bound)表示遗传算法编码编码是将问题的解空间映射成一个个可用于遗传算法操作的编码串的过程。 lenchorm是编码串长度参数,它表示编码从生成到遗传操作的染色体的长度。编码串的长度可以根据问题的特征和复杂程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编码串越长,表示可表示的解空间更广,但也会带来计算复杂性的增加。 bound是编码串的取值范围参数,它表示编码串中每个基因的取值范围限制。在遗传算法中,一般通过定义上下界来对基因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制,这样可以保证生成的编码串满足问题的约束条件。 通过设置合适的编码串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可以在遗传算法中对问题的解空间进行搜索和优化操作,从而得到问题的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编码的选择是遗传算法能够应用于不同问题的灵活性之一,不同的编码方式会对算法的性能和输出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使用MATLAB中的遗传算法时,必须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设置编码方案,以获得更好的优化结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