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表面CST操作

1.查看模式1和模式2分别是TM/TE模

2.圆极化波入射

传播方向为+z的圆极化波, 模式1为LH,模式2为RH; 传播方向为-z方向的波则相反。

6.斜入射设置

theta是入射角,phi是极化方向。

7.phase随参数的变化

第一,先扫参,点击start

第二,进行后处理

8.在后处理中查看没有折叠的相位曲线

先选择convert template type

### 编码超表面 CST 场路协同设计与仿真方法 #### 超表面场路协同仿真的基本概念 编码超表面是一种能够动态调控电磁波特性的新型人工电磁材料。为了实现这种功能,在CST软件中的场路协同仿真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该技术允许在同一环境中模拟电路行为和电磁场分布,从而更精确地预测实际工作条件下的性能表现[^1]。 #### 建立MATLAB-CST联合环境 对于编码超表面而言,通常会采用MATLAB作为控制平台来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并生成相应的输入文件给CST进行进一步的物理属性求解。两者之间可以通过脚本接口相连通,使得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更高,同时也便于调整参数以探索不同的设计方案[^2]。 ```matlab % MATLAB代码片段用于设置CST项目路径及初始化COM对象 projectPath = 'path_to_your_cst_project'; cstApp = actxserver('CSTStudio.Application'); set(cstApp,'Visible',true); proj = cstApp.NewProject; proj.SaveAs(fullfile(projectPath,'EncodingMetasurface.csp')); ``` #### 实现具体的功能模块 - **单元结构建模**:定义单个周期内的几何形状及其材质属性;这一步骤决定了最终形成的宏观响应特性。 - **阵列布局规划**:根据应用场景需求安排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单元组成更大规模的二维平面图形;此过程中需注意相邻元件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范围。 - **PIN二极管集成**:引入开关器件改变局部介电常数进而影响整体反射相位角变化规律;这部分涉及到电子学领域专业知识的应用。 - **相位计算逻辑构建**:利用编程语言编写函数完成从电压状态到对应角度转换的任务;这是连接硬件层面操作与理论预期效果之间的桥梁。 ```matlab function phaseShift = calculatePhaseShift(voltageLevel) % 计算特定偏置条件下产生的额外相移量 switch voltageLevel case 0 phaseShift = pi; % OFF状态下假设完全反向散射 otherwise phaseShift = ... ; % ON状态下依据实际情况设定 end end ``` #### 数据交换机制说明 在整个流程里,MATLAB负责前期数据准备(比如预设激励源位置、强度)、中间阶段的状态监测记录以及后期结果可视化展示等工作;而具体的电磁场数值则交由CST来进行精细化演算。双方通过共享变量表或者直接读写外部存储介质的方式保持同步更新各自关心的信息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