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友好!运动控制常用名词及基础

一、运动控制常用名词

1、速度、加速度、加加速度

线性轴旋转轴

速度

位移的变化率

线速度V:m/min、m/s

*转速n:rpm(每分钟多少转)、r/s

*角转速度ω:rad/min、rad/s

ω=2Πn,ω=v/r(r为旋转半径)

加速度

速度的变化率

线加速度a:m/s²

a=Δv/Δt

角加速度α:rad/s²

α=Δω/Δt

加加速度

加速度的变化率

线加加速度Jerk:m/s*s²(s的三次方)

Jerk=Δa/Δt

角加加速度Jerk:rad/s²*s

Jerk=Δα/Δt

      当电机启动特别硬的时候,可以加一段加加速度时间,启动和停止会平稳很多,不至于电机电流瞬间增大。

2、额定电流、堵转电流、重载电流、最大电流

额定电流Ie长期连续工作在额定速度以及额定力矩下,所对应的最大电流。
重载电流Ih

重载工作曲线下的工作电流,即100s为一个工作循环,30s工作在1.5倍重载电流1.5*Ih,70s工作在重载电流Ih。

堵转电流Io

长期连续工作在零速及堵转力矩下,所对应的最大电流。

*堵转电流为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正常转动时,电流急剧增大的现象。堵转时的电流最高可达额定电流7倍,时间稍长就会烧坏电机。(一般产生的原因为机械故障或负载过大)

最大电流Imax工作时能承受或被允许的最大电流。

3、额定力矩、堵转力矩、最大力矩

额定力矩Me电机长期连续工作在额定速度所对应的力矩,与额定电流相对应。
堵转力矩Mo电机长期连续堵转时的最大工作力矩,与堵转电流相对应
最大力矩M max

电机工作时能承受或被允许的最大力矩,与其最大电流Imax相对应。

(*电机的过载能力要比变频器的过载能力要强,选变频器的时候,变频器的过载电流要大于给电机提供最大力矩的过载电流)

4、额定功率、最大功率

额定功率Pe电机长期连续工作在额定速度及额定力矩下,所对应的功率。
最大功率P max电机工作时能承受或被允许的最大功率。

5、转动惯量

惯量
  • 度量物体惯性大小的的物理量,用符号J表示,单位为kgm²;
  • 反应物体直线运动下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 质量越大,惯量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转动惯量
  • 度量物体转动惯性的物理量;
  • 与物体质量、质量分布、转轴位置有关;
  • 转动惯量越大,物体的转动惯性越大,角速度越难改变。
转动惯量的计算

*电机、逆变单元、整流单元的选型

6、齿轮比(传动比)

      在生产机械设备中,为了提高电机的驱动能力或提高速度精度及定位精度,常常在电机和负载之间加一个降速齿轮箱或传动机构,相反,也可以在电机和负载之间加一个升速传动机构。

i=n1/n2

i>1时(n1>n2,电机转速>负载转速),降速⬇

反之升速。

M1=M2 /(i*β)i>1时,M1<M2(电机力矩小于负载力矩),提高电机的驱动能力
J1=J2 / i²i>1时,J1<J2(电机惯量<负载惯量),并与i²成比例,利用降速传动比来降低负载惯量的影响

*齿轮比(传动比)的应用

(1)、提高速度系统的精度及定位精度比如i=10,n1/n2=10,即电机转10圈,负载转1圈;如果电机的速度精度是0.1rpm,则负载的速度精度就是0.01rpm。
(2)、增大力矩比如i=10,m2=10*m1(不考虑β影响);即电机在负载端的力矩是电机力矩的10倍,相当于电机的力矩将增大10倍。
(3)、选择合适的齿轮比

降速齿轮比越大,速度及定位精度越高,电机的驱动能力越大,但其力矩精度将降低,需要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力矩控制情况下,要慎重增大降速齿轮比i,否则会影响力矩精度(比如卷曲时的间接张力控制等)。

7、摩擦力矩(摩擦转矩)

      在一些特殊运动控制中(卷曲的间接张力控制等),为了提高张力控制精度,常常增加摩擦力矩补偿,能够有效的抵消电机本身及机械传动机构等引起的摩擦阻力。

       由图可知,电机产生的力矩M1要传递到负载侧,要经过电机轴、机械传动机构、负载机构,在传递的过程中,需要有损耗一部分力矩,这部分力矩常会称之为“摩擦力矩”;

      由于电机产生的力矩并没有完全作用在负载上,所以在一些对力矩控制精度比较高的场合,且没有力矩实际检测的力矩开环控制下,需要进行一些力矩补偿,称为“摩擦力补偿”。

8、开环/闭环控制

开环

没有实际值测量装置,或测得的实际数值没有参与控制

闭环

有实际测量装置,测得的实际值参与控制

9、速度、力矩前馈

      在运动控制中,为了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或跟随能力,经常会激活速度前馈及力矩前馈。速度前馈提高系统的位置跟随能力,而力矩前馈则会提高系统的速度跟随能力

速度前馈在进行定位控制中,直接将速度的设定值跳过位置环,直接叠加到速度设定通道
力矩前馈将加减速过程中的动态力矩,跳过速度环,直接叠加到电流环

10、线性、旋转、模态轴

线性轴
  • 负载的运动为线性运动,及运动轨迹为直线段
  • 单位为:um、mm、m等

旋转轴
  • 负载的运动为旋转运动,即运动轨迹为圆形
  • 单位为:度(°),负载每圈为360°

模态轴

每过一定的角度或长度后重新计算,循环往复。既可以是旋转轴,也可以是线性轴。

11、位置跟踪误差

  • 位置环调节器前端位置设定值实际值差值

12、静态/动态跟踪误差、位置到达

动态跟踪误差轴在运动过程中,位置设定值与实际值的差值
静态跟踪误差速度减为0时,位置设定值与实际值的差值
位置到达速度减为0时,且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位置设定值与实际值的差值一直没有超过设定值,则位置到达
  • 跟踪误差的影响因素:
  1. 速度前馈,速度前馈系数从0到100%,100%后跟踪误差回明显减小;
  2. 位置环执行周期;
  3. 位置环比例增益Kp;
  4. 电机每圈对应的长度单位;
  5. 速度环、电流环的执行时间,及速度环的KP,有时会加力矩前馈。
  • 跟踪误差关键两个因素:速度前馈+位置环增益

13、定位精度、基本定位(Epos)中的LU

  • EPOS——点对点伺服运动控制模式,全称为电子定位系统(Encoder-based Point-to-Point Servo motion mode)
定位精度
  • 指定位控制时,到位的精确程度。是一个实际位置接近设定位置的性能指标;
  • 定位精度与控制环路的参数值、编码器的分辨率、机械机构如传动比等都有关。
基本定位(Epos)中的LU
  • 指位置环路最小分辨的长度单位;
  • LU是分辨的最小长度单位,也就是说,没有小于1LU的长度;
  • 可以设为1mm=1000LU、100LU、10LU、1LU。假设负载每圈10mm,定位精度为0.1mm,如果1LU=0.1mm,则10mm=100LU,如果1LU=0.01mm,则10mm=1000LU。
负载每圈、电机每圈的LU设定
  • 编码器的分辨率:是编码器能分辨的最小单位,1LU一定不能小于编码器的分辨率,1LU>=编码器的最小分辨单位;
  • 定位精度:通常设为>=10LU;
  • 机械传动比:会影响负载/电机每圈的LU;
  • 负载/电机每圈的距离:根据实际行走的距离,再综合考虑定位精度、编码器的分辨率等计算出所需的LU。

14、实轴和虚轴

轴、速度、位置指令
  • 轴=驱动器+电机,驱动器驱动电机带着负载一起运动称为轴运动;
  • 速度指令:轴运动是所需的速度指令指(位置的微分),通常为轮廓曲线;
  • 位置指令:轴运动时的位置指令值(速度的积分)
实轴
  • 速度和位置指令来自实际的运动轴(电机编码器、外接位置编码器等);
  • 实轴的速度和位置值是真实的,由轴的运动产生的,容易受外界干扰或影响而滞后或不稳定,通常需要做一些处理后再使用。
虚轴
  • 位置和速度指令来自虚拟的运动轴,是程序设计人员设计的运动曲线,与外围实际轴的运动没有关系;
  • 虚轴的速度和位置是通过程序设计的,信号很稳定,常常被使用。

15、电子齿轮Gear

(1)、定义:轴与轴之间是一种纯比例关系,即成正比例函数关系,把这种关系定义为电子齿轮(类似于机械齿轮);

(2)、位置同步与速度同步:电子齿轮是轴与轴之间的一种位置同步,一定有位置环参与。而速度同步,没有位置环参与;

(3)、主从关系:在位置同步中,常常指的是主从之间的位置同步,而不是从轴之间的位置关系。我们会定义一个主轴,根据不同需求,主轴可以是实轴,也可以是虚轴。

16、电子凸轮CAM

(1)、定义:轴与轴之间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位置关系,即多项式关系,这种关系定义为电子凸轮CAM;

(2)、概念:电子凸轮是轴与轴之间的一种位置同步,一定有位置环参与,凸轮曲线表示的是主、从轴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运动控制控制的是设备的“整个动作过程”,注重整个过程中的控制精度,以及设备的整体生产效率,需要考量运动轴的动态反应及多轴相互之间的协调。

三、回零

  • 回零是为了确保电气系统与机械系统有共同的基准点,定位控制必须回零。

回零方式
主动回零
  • 主动寻找零点
  • 回零模式:
  1. 增量编码器:零点开关、编码器零点、零点开关+编码器零点、回零速度、零点坐标等;
  2. 绝对编码器:直接进行零点校准,即设当前位置为编码器参考点;
  • 启动回零,系统会按照当前设定的速度进行回零。
被动回零
  • 运动过程中设置零点;
  • 设置快速DI点、上升沿/下降沿;
  • 可以进行点动、手动、自动等模式;
  • 启动电机,当负载运行到快速DI点的上升沿时,自动设置零点。
直接设置零点
  • 直接设置零点;
  • 不需要选择回零模式;
  • 直接通过设置零点信号的上升沿进行零点设置,但断电后,设置的零点会丢失;
  • 因为零点位置的不确定性,常用于测试。

四、伺服电机编码器

    1、增量编码器与绝对值编码器

    增量编码器

    • 每圈有固定脉冲数
    • 每圈上点的位置值,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 如果软件不做任何处理,断电后实际位置会丢失通电后,当前位置为0
    单圈绝对值编码器

    • 每圈有固定的脉冲数;
    • 每圈上点的位置值,都是绝对的,也是固定的;
    • 如果软件不做任何处理,断电后实际位置会丢失,通电后,当前位置为单圈的绝对位置
    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 每圈有固定的脉冲数;
    • 每圈上点的位置值,都是绝对的,也是固定的;
    • 如果软件不做任何处理,断电后实际位置不会丢失,通电后,当前位置为负载实际位置

    2、编码器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1)、编码器的精度,与类型无关,而是取决于编码器的分辨率

    (2)、增量编码器、单圈绝对值编码器在断电后,能够记忆机械位置,常用的几种方法比较:

    1、在驱动器侧或者电机侧,外装电池盒(加装电池

    优点:经济实惠

    缺点:1)需要更换电池;2)装在电机侧,更换不方便;3)装在驱动器侧,需要考虑电缆长度。

    2、单圈绝对值编码器(虚拟多圈、手动输入方向及圈数)

    优点:经济实惠。

    断电后,负载被人为移动的距离小于半圈,不需做任何事情;移动距离大于半圈,需要手动输入方向和圈数。

    3、电机编码器选择

    (1)、电机编码器分类:

    • 实际运用场景:旋转负载/直线负载
    • 信号的类型:TTL/HTL/SSI/Sin/Cos
    • 分辨率:1024/2048/13/17/21/23位

    (2)、速度控制:分辨率很关键

    (3)、位置控制(直线运动)

    • 几乎不存在永远不需要回零点的应用场景;
    • 严格意义上,想要保持高精度必须有机械零点开关,所有位置控制都要有机械零点开关;
    • 为了消除打滑、机械尺寸、间隙等误差,必须在负载端装绝对值编码器。

    (4)、选择方式

    • 首选“增量/单圈绝对值编码器”,最后选择“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 精度:选择合适的分辨率;
    • 是否方便回零;
    • 断电后的位置记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吃瓜熬夜侠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