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敏感度是个什么鬼? by彭文华

这是彭文华的第154篇原创

不少招聘数据分析师的JD里都注明“数据敏感度强”。好多朋友都很无奈,这个敏感度我都不知道怎么量化,更不知道怎么提升。用时兴的话来说,就是找不到“抓手”。

你这个数据敏感度强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啥是数据敏感?

我专门问过很多招聘数据分析师的面试官,说啥的都有,什么数据经验丰富、看一眼就知道啥情况、能快速从数据中找到异常等等。还有些人更神,说数据敏感度强就是能透过数据看到问题本质。这个描述怎么说呢?有点算命先生的感觉。

从我自身情况来说,我在数据这行十几年了,数据敏感度应该是有了吧?在我非常熟悉的环境,数据看的非常多了,上面说的什么看一眼就知道啥情况、快速从数据中找到异常、甚至看到某个数据就大概能知道原因等,都能做到。

这种情况我在一个客户身上也看到过。那还是十多年前,刚入职场的时候,给政府做项目呢。某省经信局中小企业管理处(我记得非常清楚)处长就是这样。他在这个处待了小二十年,各市的重点企业名单都刻在脑子里了。每天的工作就是报表、行业、企业,轮番着来。他时刻关注市场价格波动,因为价格一波动,上下游的企业就会找协会,协会就会找他。

不过,虽然我有时候能这样,但是这种情况时灵时不灵的,跟段誉的一阳指有点像。

在我持续研究分析的时候,是慢慢会灵验的。在我换一个业务场景,或者脱离当时的业务一段时间之后,就不灵了。所以有阵子我就在想,这个敏感度应该不是一个普适性的东西。

我一直认为是我的经验还不够。直到有一天,看到万用表的时候,我突然就悟了!数据敏感度不是靠经验,而是靠标准!

灵敏的万用表

万用表长这个样子,是用来测电压、电流、电阻啥的。

上面是指针,下面可以调节档位。就是这个档位让我悟到了数据敏感度究竟是个什么鬼。

我用一句话给你解释什么是敏感度:

万用表通过档位控制和调节上面表盘指针的敏感度,换句话说,表盘上指针的敏感度是通过档位进行调节的。那我们数据分析师的敏感度是什么决定的呢?历史数据和各种参考标准。

好像有点绕,没关系,我举个例子。今天你媳妇回来说:今天鸡蛋5.5元一斤。如果你压根就没买过菜,你大概率没啥感觉。现在谁口袋里还掏不出5块钱啊,对吧?

你媳妇又说:半个月前都6.8元一斤!你可能有点高兴,这不是降价了么?多好啊!

你媳妇又说:俩月前才3块多一斤。你可能又有点奇怪,鸡蛋价格最近怎么胡乱卖啊?

你看,5.5元,你没啥感觉。加一个6.8的高标准,你就觉得5.5还挺便宜的。再加一个3块多,顿时感觉太贵了有没有?

很多时候你在一个业务里深挖之后,各种历史数据、业务细节、数据分布都熟悉了,各个政策也了解的非常深,非常透,这种数据敏感度自然也就有了。

这不是你的经验使然,而是标准使然。所以有些老板比数据分析师对数据更敏感,不是他们在数据领域更有经验,而是他们对业务、价格、市场更加关注,标准更立体、丰富导致的。

如何锻炼数据敏感度?

既然数据敏感的来源已经清楚了,那么锻炼自己数据敏感度的方法也就可以推导出来了。而且,你自己也可以整理一个自己的数据敏感度锻炼方法。

既然标准决定敏感度,那么我们锻炼数据敏感度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设定合理的标准。比如“炉火纯青”这个标准,就是用火焰的颜色区分有炉火有多烫。

但是有些时候一个火焰,上下颜色都不一样,这就不好判断了。而且,用颜色区分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区分度不够强。还有,这个纯青是个什么颜色?字面上也理解不了啊。但是还好,我们现在有更精确的方式:温度,这个温度就非常精准了。所以,咱得进一步:需要有一个精确量化的标准。

这样够吗?还不够,因为你还缺少参照物。有了这个参照物,你就能直接下结论了。比如你如果有了这个量表,你也能对温度非常敏感了。

如果我们再加上几个生活中的参照,那就无比鲜活了。比如:

蜡烛40℃就会软化变形;

水烧开了是100℃;

把铅烧融化,只需要327℃;

融化铜或者金子则需要1100℃;

把沙子(硅)烧化则需要1400℃。

把铁烧化就更难了,要1535℃。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量化标准=指标,参照物=历史业务表现和KPI。而且,参照物越多,你就能感知更多的东西。

当这些都深深的刻在脑子里之后,我们也就能通过细微的数据变化,感知到业务的各种异常情况了。

就像之前举的卖鸡蛋的例子。锻炼你对鸡蛋价格敏感度的方法有以下几步:

1、你每天都去买鸡蛋,持续感受鸡蛋价格波动,这个体感最强,但是非常耗时;

2、看鸡蛋价格监测数据,这个能快速感知,但是体感差一点意思;

3、看物价监测数据,这样还能横向对比肉、蛋、奶、白菜的情况,纵向分析整鸡、鸡肉、饲料等上下产业链的价格情况。

4、看兜里的钱,这样你还能知道自己消费能力,盘算一下是不是可以奢侈一把,吃一个茶叶蛋了。

总结

数据敏感度听上去很虚,让人一头雾水。但是扒开这玄之又玄的外衣,数据敏感度其实就是量化标准+参照体系。

用炉火纯青判别火炉内的温度就是非常典型的标准,但是用温度量化会更精准,加上一系列的对比、参照会更加丰富和完善了。比如颜色与温度的对照、生活中的温度对照等等。

我们想要锻炼数据敏感度,其实也就上面这些招术:跟紧业务、制定指标、完善指标体系、参照历史、参照行业、参照KPI等等。

欢迎大家加我个人微信号:shirenpengwh ,一起探讨大数据、数据分析相关知识。每天一篇原创,分享给大家,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配合以下文章享受更佳

热文 | 如何搭建一个数据分析体系

热议 | 光会拉个数,要你数据分析师干啥?

干货 | 什么才叫做懂业务?分析的5个层次

思考 | 为什么说你的运营团队一定要有一名女生?

干货 | 月薪3000和30000的数据分析师差在哪?

我需要你的转发,小小的满足一下我的虚荣心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研究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方式。邓文华清华大学的数据结构实验答案,通常是指邓文华教授为清华大学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实验题目的答案。 清华大学的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涵盖了数据结构的各个方面,包括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知识,邓文华教授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题目,学生需要通过编写C语言程序来实现这些实验题目中所要求的操作。 因为没有具体提及清华大学数据结构实验设计的具体内容,所以无法提供邓文华教授设计的具体答案。但是一般来说,数据结构的实验题目通常要求学生完成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操作,比如创建、插入、删除、查找等等。学生需要运用自己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合理地设计算法并编写相应的程序。 在实践数据结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还能够提高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验题目的设计,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为日后的编程和算法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邓文华清华大学数据结构实验答案是指邓文华教授为清华大学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实验题目的答案。通过完成这些实验题目,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知识,并提高编程和问题解决能力。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