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论文查重市场调查:学生心累,结果良莠不齐

​      随着一年毕业季的临近,“查重过了吗”“论文降重了吗”成为毕业生之间新的问候语。出于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约束,查重率成为衡量论文原创性的重要指标,许多学生选择自行付费购买查重服务,以确保毕业论文顺利过关。然而,面对五花八门的查重渠道、良莠不齐的查重结果和水涨船高的查重费用,许多毕业生感到困扰和无奈。

  毕业生的一块“心病”

      据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购买查重服务的网店评价里充斥着毕业生的抱怨,他们因各平台的查重结果良莠不齐而困扰,辗转花了不少冤枉钱。根据不同数据库和查重方式,费用每千字1元到10元不等,一些打着“与学校查重比对库结果一致”旗号的平台,一篇论文则需要三百至五百元,乃至上千元。

      许多学校供应的免费查重软件限制了查询次数,绝大多数学生为了达到查重要求,不得已需要付费另行查重。高校对学位论文查重率上限要求在10%至30%不等,不同学位层次的论文要达到不同标准,各个学校自行设定标准。若查重率超过上限要求,将不得参加论文送审从而导致延毕,对论文至少修改3个月后方可重新申请查重检测。

      查重率超标时,学生们便千方百计“花式降重”。为了把查重率降下来,学生们想尽各种办法,如替换同义词,调整句子结构、改变排列组合等。然而,由于查重是“刚需”,市面上不仅出现假冒知网、万方、维普的微信公众号、淘宝账号等,导致查重结果不准,还出现将提交的查重论文倒卖,他人抢先发表的“论文泄露”问题,使得学生们“愁上加愁”。

  市场火爆谁人催生?

      查重的本意是为了督促学生规范撰写论文,提高学术成果质量,然而在供求关系与市场牟利操弄中“变了味”。当下,查重比对资源主要由一些数据库平台垄断。例如东北一所大学发布的论文查重渠道显示,该校图书馆指定采用“(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5.3”进行付费检测,而被检测的学位论文自检测之日起一年后自动进入知网公司的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

      受访学生表示,学生们反复查重、高价查重,也有自己写论文不认真以及抄袭的因素。这也催生了“查重降重一条龙服务”,机器降重、人工付费降重、技术降重、翻译转换等操作游离于灰色地带。

  让查重回归本来意义

      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提高毕业论文查重标准,不少名校要求查重率低于5%,甚至个别导师要求低于2%,一些课程中的小论文或者报告都开始要求查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吴秋翔认为,单纯采用查重这一技术手段“一刀切”判定学生论文情况,甚至对论文质量进行高低评价,并不科学,只能逼着学生投机取巧,用各种方法规避查重率高的问题。

      专家建议,可以为查重率超标的学生提供申诉机会,组织专家力量对这部分论文进行评审并做出决议。针对查重率合格的论文,还可以从论文的思想表达、创新性、理论性等多方面进行审议,避免“以查重论优劣”。

      不少学生呼吁,希望学校进一步开放资源,提供正规渠道多次查重服务,而不是自己在网上到处找。洪志忠认为,还需加强查重平台管理,强化市场监管和舆论引导,规范查重平台的付费服务,建立科学透明的服务体系,整顿非法牟利行为。亟待有关部门对机构的收费标准给出指导意见,并审核相关资质。

      归根结底,学术规范需从源头抓起,高校从本科生阶段就要抓好学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开展必要的论文写作指导。学校和导师要切实承担指导职责,对学生开展相关训练,提升其学术道德意识。

编辑 / 木子

审核 / 朝阳

      伟骅英才,国内首个产业与人才一体化服务示范平台,为企业和人才提供精准的高层次人才、揭榜挂帅、城市优选、智能匹配、智能通办等服务。

  • 25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