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材(武汉大学出版《数字地形测量学》潘正风)进行的知识点总结,自用复习考试,侵删
第二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
一、地图
地图就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
地球表面复杂多变的形体,归纳起来可分为地物,地貌两大类
地面上各种固定性的物体,如铁路等,称之为地物;
地面上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如高山,称之为地貌
1、地图的分类
1)按地图内容分:
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表自然和社会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
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某一专题内容的地图,如地貌图等)
平面图,图上只有地物不表现地面起伏的图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绘制到图纸上
2)按地图比例尺分
大比例尺地图 大于等于1比1万(测量工程)or 大于等于1比10万(制图学)
中比例尺地图 其他
小比例尺地图 小于1比10万(测量工程)or 小于1比50万(制图学)
3)按成图方法分
线划图(将地面点的位置用符号与线划表示的地图,如地形图)
影像图(把影像平面图与线划图结合的一种形式)
数字图(用数字形式记录和储存的地图)
2、地形图的内容
1)地形图
地形图的内容:数学要素(如比例尺,坐标格网);地形要素(地物地貌);注记和整饰要素(注记说明);
地形图符号有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注记符号三类
2)地物符号
比例符号(按比例能将地物轮廓缩绘在图上的符号),
半比例符号(物体的长度按比例尺描绘但宽度不按比例尺描绘)
非比例符号(不保持物体的平面轮廓形状为特征,只表示地物在图上的点位和特征)
在地形图上,地物按图式符号加注记表示,地貌一般用等高线和地貌符号表示
3)地图比例尺
将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地面上的物体测绘在图纸上,通常要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即图上的距离与实地相应水平距离的比值称为地图比例尺
4)比例尺精度
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5)地形图符号的定位
a)非比例地形图符号定位
①符号图形只有一个点的,该点即使地物实地中心位置
②对于圆形,正方形等符号,定位点在其几何图形中心
③宽底符号定位点在其底线中心等
b)半比例地形图符号的定位
①单线符号,线划本上就是地物中心线位置
②对称性双线符号,其符号的中轴线是相应地物的中心线位置
③ 非对称性符号,其底线或缘线就是相应地物中线的位置
3、等高线
在地图上除了特殊地貌外一般都用等高线表示
等高线:就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
等高线平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间距
等高线分类
1) 首曲线
按规定的等高距描述的等高线,图上细实线描绘
2) 计曲线
加粗等高线,为了识图时计数方便,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绘制
3) 间曲线
半距等高线,按等高距的一般,以长虚线绘制的等高线,用于高差不大,坡度较缓,单纯以首曲线不能反映局部地貌形态的地段
4) 助曲线
辅助等高线,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短虚线绘制,表示首曲线和间曲线尚无法反映的地貌
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只有通过悬崖、绝壁或陡坎时才相交或重合
3)等高线与分水线、合水线正交,即在交点处,等高线切向方向与分水线、合水线垂直
4)等高线距相同情况下,图上等高线愈密地面坡度越陡,反之,等高线愈稀则地面坡度越缓
二、地图分幅
地形图的分幅可分为
1)按经纬度分幅称为梯形分幅法,一般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2)按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幅,称为矩形分幅法,一般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
1、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包括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等8种
Ⅰ.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
从赤道分别向南向北,每纬差4°为一列,至维度88°分为22横列,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从180°经线每经差6°为一列,自西向东分为60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Ⅱ.1:50万,1:25万,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这三种比例尺地形图都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形成的,分别是4幅,16幅,144幅
Ⅲ.1:5万,1:2.5万,1:1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这三种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都是在1:10万比例尺地形图基础上
Ⅳ.1: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在1:1万基础上
2、现行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3、地形图矩形分幅和编号的方法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通常采用矩形分幅,图幅的图廓线为平行与坐标轴的直角坐标格网线,以整千米或整百米分幅
编号方式
①按图廓西南角坐标编号
②按流水号编号
③按行列号编号
④以1:5000比例尺图为基准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