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项原则学习笔记
1.以顾客为关注点
图1
公司运营依赖于各项资源的支持,其中资金占据基础性的地位。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客户及利益相关者的供给。只有当公司能够满足甚至超越客户与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他们才会愿意提供所需的资源支持。
因此,我们将客户(及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置于核心位置。只有深入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甚至超越他们的期待,我们才能持续获得稳定的支持,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
2.领导作用
图2
公司的战略方向和宏伟目标均由高层领导团队精心规划与决策。一旦领导层明确了公司的发展轨迹与目标,公司便将全部资源集中投向这些既定目标。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领导层的批准是关键,确保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因此,在公司的整体运作架构中,领导层居于核心地位,他们的决策与支持是公司体系顺畅运行的基石。
3.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它要求公司每一位员工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业务流程中承担的质量管理职责,并且深刻理解不遵循质量标准可能带来的后果。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控制,从而共同推动公司质量的持续提升。
4.过程方法
图3
在2015版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引入了基于风险的思维和过程方法,以期公司能更系统地管理其业务流程。这一变化要求企业深入识别和分析可能影响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各种业务过程和活动。通过这种方法,公司可以预先防范潜在风险,同时捕捉潜在的机遇。一旦识别出风险,企业便可以据此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通过观察上述三张图,我们可以明确地认识到,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实际上遵循的是一种过程方法。这种方法以顾客及相关方的需求作为输入起点,通过各项活动来实现产品的制作,最终输出的则是我们的产品,而接受这些产品的是顾客和相关方。这一连串的流程不仅确保了产品从概念到完成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满足预定的质量标准,而且也体现了我们对顾客及相关方需求的重视和对质量的持续追求。同时也体现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5.循证决策
公司应当坚持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进行决策。在分析和评估过程中,必须重视事实与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以确保最终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6.关系管理
致力于与合作伙伴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相互推动,持续改进,共同迈向更高的进步。
7.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共包含十个章节,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循环。其中,第四章作为输入环节,第五章以领导力为核心,第六章为策划,第七章和第八章主实施,第九章主检查,第十章主改进,以顾客满意和运行结果为输出。共同形成了一个持续改进的闭合循环,确保了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