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从入门到精通一:Linux的基础知识、切换yum源、连接远程管理工具、修改密码(多系统)

我跟的Linux视频是尚硅谷的Linux云计算运维课程,链接:http://www.atguigu.com/linux_video.shtml#linux_yw

匠心制作,请自行食用


前言

Linux系统安装与下载请参考下方链接,先把软件装好

软件打包地址
提取码:nhly
Vmare16的安装(内置CentOS7的安装)
Xshell7的安装
xftp的安装
Ubuntu22.04的安装


OK,开始讲正事

一.什么是Linux

linux就是一个开源的类Unix操作系统,他与Unix是子与父的关系
开源的含义:1:完全免费
2:可以获取源代码
3:可以传播和改良
常见的开源软件如mysql,python,apache等





二.为什么我们要学习Linux

请查看此文档

Linux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开源,广泛应用与服务器端和嵌入式领域







三.Linux版本分类

内核版本:主流为6、7版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Linux发行版本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红帽RedHat系列,另一个系列是Debian系列(在这两个系列安装软件略微有差异,之后会讲)


发行版就是在内核版的基础上加了点东西
主流是RedHat系列,Ubuntu简单,方便,但它不适用于服务器





四.讲点干货,在装完系统后,请你务必干这几件事

1.切换yum源

注:1.这里切换到的是国内的yum源,而不是挂载到本地yum源,挂载本地yum源的方法后面会讲
2.为什么要切换yum源,因为不切换,你会发现你在命令行下载的软件慢的很,甚至会出错
3.关于yum命令的作用后面会讲

你也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写的



注!!!!!!!!!!!!!!!!干这种事先拍个快照,你懂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这里以阿里云为例(针对CentOS用户)
1.进入阿里云官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点击开发者,进入到开发者工具和资源下的镜像站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CentOS,进入到界面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他的方法来,配置你的yum源

CentOS7用户

1. 备份

mv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backup

2. 下载新的 CentOS-Base.repo 到 /etc/yum.repos.d/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s://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或者

curl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s://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1. 运行 yum makecache 生成缓存
    也就是敲这个代码:yum makecache

  2. 其他
    非阿里云ECS用户会出现 Couldn’t resolve host ‘mirrors.cloud.aliyuncs.com’ 信息,不影响使用。用户也可自行修改相关配置: eg:

sed -i -e '/mirrors.cloud.aliyuncs.com/d' -e '/mirrors.aliyuncs.com/d'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CentOS 6.10(注意是6.10用户)

如果是6.10以前的用户请查看这篇文档
6.x配置yum源


1. 备份

mv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backup

2. 下载新的 CentOS-Base.repo 到 /etc/yum.repos.d/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s://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vault-6.10.repo

或者

curl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s://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vault-6.10.repo

3. 运行 yum makecache 生成缓存

4. 其他
非阿里云ECS用户会出现 Couldn’t resolve host ‘mirrors.cloud.aliyuncs.com’ 信息,不影响使用。用户也可自行修改相关配置: eg:

sed -i -e '/mirrors.cloud.aliyuncs.com/d' -e '/mirrors.aliyuncs.com/d'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Ubuntu用户,配置yum源

oh,这可太简单了

1.进入设置里的软件和更新

点左上角的活动按钮!!! 输入软件和更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进入软件和更新界面

选择其他站点,找到阿里云镜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选择服务器,等待完成

至此,CentOS和Ubuntu关于如何切换yum的方法已经讲解完成







2.如何让你的Linux联网


注!!!!!!!!!!!!!!!!干这种事先拍个快照,你懂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①.CentOS 7

(假设你已经安装好了CentOS7,且你的网络模式是NAT!!!)

让CentOS 7联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CentOS7自带的工具,另一种是通过VI编辑器,这里只讲第一种,后面讲到VI的时候会讲第二种方式


1.先拿出手机拍几个重要的数据

打开Vmare 16 找到左上角的编辑,进入虚拟网络编辑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记下你的子网IP,网关IP,起始IP地址和结束IP地址(NAT模式下,再次强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命令行输入nmtui
进入nmtui工具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编辑连接,选en33,点编辑(在这个界面下用 上下左右配合鼠标移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主要改的是ipv4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关一般都是.2结尾
地址就是你的子网IP,.什么什么结尾的话你就在起始IP地址和结束IP地址之间选一个数
DNS服务器照我的抄,当然你也不要抄这么多 ,写个8.8.8.8加114.114.114.114的话应该就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一定要记得把自动连接选上!!!

自动连接一定要选上(按空格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重启网络服务

root权限下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8.验证一下是否成功

ping www.baidu.com

ping 命令后面会讲
有这个界面就算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CentOS 6.10(我的是字符界面,服务器决不允许装图形界面)

(假设你已经安装好了CentOS6.10,且你的网络模式是NAT!!!)

让CentOS 6.10联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CentOS6.10自带的工具,另一种是通过VI编辑器,这里只讲第一种,后面讲到VI的时候会讲第二种方式


1.先拿出手机拍几个重要的数据

打开Vmare 16 找到左上角的编辑,进入虚拟网络编辑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记下你的子网IP,网关IP,起始IP地址和结束IP地址(NAT模式下,再次强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命令行输入setup
进入setup工具界面,这个界面下用上下左右和tab键配合鼠标使用

选Network configurat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Device configurat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编辑连接,选第一个,eth0(CentOS 7和6的网卡名不一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把你照片上的数填上去,on boot 一定要选上!!!!(按空格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ateway IP是网关,一般都是.2结尾
Static IP就是你的子网IP,.什么什么结尾的话你就在起始IP地址和结束IP地址之间选一个数,你有多个Linux虚拟机的话,不要重复
Netmask就是子网掩码
DNS服务器照我的抄
on boot一定要选上(按空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重启网络服务

root权限下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7.验证一下是否成功

ping www.baidu.com

ping 命令后面会讲
有这个界面就算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Ubuntu

额,ubuntu好像安装完后就有网了









3.连接远程登陆管理工具Xshell和Xftp

为什么要远程登陆管理:虚拟机是一台完全不同的电脑,而且登录后(字符界面)是黑白界面,不友好,如果要进行大量的命令输入,你只能在虚拟机里的百度粘贴,使用起来不方便
而Xshell,能在本机Windows下,完成虚拟机上的操作,用起来还方便
一句话:如果你的服务器在火星,你人在中国,你不可能天天跑到火星上去服务器本机上操作吧?

注!!!!!!!!!!!!!!!!干这种事先拍个快照,你懂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连接远程管理工具的条件:
1.IP地址正确
2.有网




连接Xshell

针对CentOS用户

1.输入命令ifconfig查看你的Ip地址
没有安装ifconfig命令的按照提示 yum -y install 要下载的命令就行

inet addr后面的地址就是你的ip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点击左上角的文件,点击新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要填:名称和主机号
名称:随便你写
主机号:你的ip地址(inet addr)

3.点击左边的用户身份验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要填: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就是你要用这个xshell管理哪个用户,root就写root,普通用户就写普通用户的名字
密码就是你给他们设的密码




4.最后,点连接就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xftp也是差不多一样的操作







针对Ubuntu用户

注!!!!!!!!!!!!!!!!干这种事先拍个快照,你懂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buntu多几步而已
可参考如下链接
First
Second

1.在终端中输入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然后输入自己的 root 密码就可以了;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

2.启动或重启ssh-server

/etc/init.d/ssh restart

3.查看ssh-server是否启动成功

ps -ef |grep ssh
若再次查看ssh进程时,同时出现sshd、ssh -agent进程,则说明openssh -service已经安装且启动成功;

4.使用这个命令: vim /etc/ssh/sshd_config

 vim /etc/ssh/sshd_config


vim编辑 ,先找到PermitRootLogin without-password,再将它更改为 PermitRootLogin yes,最新版本是将它注释掉的(Linux中#代表注释),更改完要删掉注释。
这里稍微讲一下vi怎么操作,找到PermitRoot后按A,进入插入模式,改完后按ESC,再按shift+:,输入wq!保存退出



5.然后ubuntu重启ssh服务,sudo /etc/init.d/ssh restart

sudo /etc/init.d/ssh restart



6.输入命令ifconfig查看你的Ip地址
没有安装ifconfig命令的按照提示 apt-get install 要下载的命令就行

inet 后面的地址就是你的ip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点击左上角的文件,点击新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要填:名称和主机号
名称:随便你写
主机号:你的ip地址(inet )

8.点击左边的用户身份验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要填: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就是你要用这个xshell管理哪个用户,root就写root,普通用户就写普通用户的名字
密码就是你给他们设的密码




9.最后,点连接就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xftp也是差不多一样的操作







4.我TM密码忘了怎么办?

额,我能怎么办



①针对CentOS 7用户

两种模式,两种方法,目前我了解到的

注!!!!!!!!!!!!!!!!干这种事先拍个快照,你懂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下面原理你暂时不要了解,后面也会讲

一.单用户修复模式

1.关机重启进到这个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中第一个,按e键


2.按e后进入到这个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找到Linux16这一行,在此行的结尾添加“rd.break”,并按ctrl+x执行启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进入到如下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执行如下代码
1.

mount -o remount,rw /sysroot/

2.

chroot /sysroot/

3.修改root用户密码

passwd root

4.修改你其他用户的密码

passwd 用户名

5.让他生效

touch /.autorelabel

6.

exit

7.重启

reboot


二.光盘修复模式,很牛逼的修复模式,能修复很多错误

注!!!!!!!!!!!!!!!!干这种事先拍个快照,你懂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先关机,在左边找到你要操作的虚拟机,右键点击电源,点击打开电源时进入固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进入到如下界面
在Boot下,把CD-ROM Drive提到第一位,以光盘启动(按+号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Exit,选择保存退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ye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进入到如下界面
选Troubleshooting,别选错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Rescue a CentOS syste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进入到如下界面

按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retur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输入以下代码
①:

chroot /mnt/sysimage/

②:现在你可以干任何事了,包括改密码
③:这个修复模式很强大,基本上你只要记得你犯过什么错,改了什么文件导致系统起不来,你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改回来(前提是你记得)
所以这个模式用来改密码,大材小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千万不要以为有修复模式,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你要删了什么数据,你肯定改不回来,我们要做到的是尽量不犯错,在实际工作中,你真改了什么文件导致系统崩溃了,估计你也连离被开除不远了





②针对CentOS 6用户

两种模式,两种方法,目前我了解到的

注!!!!!!!!!!!!!!!!干这种事先拍个快照,你懂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下面原理你暂时不要了解,后面也会讲

一.单用户修复模式

1.关机重启进到这个界面

选中第一个,按e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按e后进入到这个界面
选中Kernel的那一行,按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进入如下界面

在quiet后面按空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1,并回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又进入到如下界面

注意,此时是按b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进入如下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你会发现你根本不需要输入账户密码,你现在就是root用户,而且你的文件还是原来的内容

①:所以我直接修改密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修改完后reboot重启



二.光盘修复模式,很牛逼的修复模式,能修复很多错误

注!!!!!!!!!!!!!!!!干这种事先拍个快照,你懂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先关机,在左边找到你要操作的虚拟机,右键点击电源,点击打开电源时进入固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进入到如下界面
在Boot下,把CD-ROM Drive提到第一位,以光盘启动(按+号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Exit,选择保存退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ye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进入到如下界面
选Rescue installed syste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进入到如下界面
选English,因为我的是字符界面,字符界面不识别中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u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连不连接网络,yes或no都行,不过最好选no,选yes可能识别不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continu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shell Start she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输入以下代码
①:

chroot /mnt/sysimage/

②:现在你可以干任何事了,包括改密码
③:这个修复模式很强大,基本上你只要记得你犯过什么错,改了什么文件导致系统起不来,你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改回来(前提是你记得)
所以这个模式用来改密码,大材小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④:关机,你现在是使用光盘模式启动来修复硬盘模式下造成的错误的,你下次使用还是得用硬盘启动,所以得把启动方式从CD-ROM Drive改为Hard Drivce

注:千万不要以为有修复模式,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你要删了什么数据,你肯定改不回来,我们要做到的是尽量不犯错,在实际工作中,你真改了什么文件导致系统崩溃了,估计你也连离被开除不远了



③:针对Ubuntu用户

注!!!!!!!!!!!!!!!!干这种事先拍个快照,你懂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假如你还记得登录用户的密码,只是忘了root用户的密码

登录后直接输入以下命令并修改root用户密码就行

sudo su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我什么都忘了

1.打开Ubuntu后在读条阶段迅速按shift键进入如下界面

选Ubuntu的高级选项,回车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进入到如下界面

选中第二个,按e进入编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进入如下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找到 Linux /boot这一行,把 ro recovery后面的全删掉(画红线的那一部分)
\号也要删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删完后添加 rw single init=/bin/bash

添加完后按Ctrl+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进入如下界面,你会发现你现在是root用户,做你想做的事

注:如果出现了客户机操作系统禁止CPU的问题 看这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重启









5.散装零食

1.①把vim当做vi,用起来舒服点
②pwd(当前路径在哪)用不惯也给他起个别名叫whereami
先敲这个代码

vim ~/.bashrc

再添加这两句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reboot重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格式化不是清空数据,格式化又称逻辑格式化,它是指根据用户选定的文件系统(windows:FAT16、FAT32、NTFS;Linux:EXT2、EXT3、EXT4有什么区别也不要管,只要知道一般文件系统越先进越好),在磁盘的特地区域写入特定数据,在分区中划出一片用于存放文件分配表、目录表等用于文件管理的磁盘空间(他不是只有清空数据,它是会附带地清空数据,格式化≠清空数据)

格式化就是把分区分为两块,一块不放数据,一块放数据
②:如何放数据,系统会给数据区分配一些block块(数据块),每个大小默认4kb,也支持1、2kb,学过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这里应该都知道吧
③:但block块可能不会是连续的,比如10kb数据需要3个block块,可能分给不连续的block块,而且最后一个block块会浪费2kb空间,所以需要磁盘碎片清理工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分区:把一块大的硬盘分为一个一个的小硬盘,方便存储数据和找到数据


分区后面会详解,这里打个基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BR已经接近生命末尾,GPT是最先进的,服务器仍然有MBR
这里先研究MBR分区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分区拿出一块作为→扩展分区,它又包含多个→逻辑分区






4.挂载:从设备文件名到挂载点连起来的过程
挂载点:它是使用已经存在的空目录作为挂载点(也就是分配盘符),Windows中的盘符就叫挂载点,但在Linux中不是字母C、D作为挂载点罢了
Linux中是使用除/bin/、/lib/、/etc/下,其他的空目录都可作为挂载点,包括新建目录都可作为挂载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swap分区没有挂载点,因为它是给linux内核直接访问的,他不是给用户访问的,所以不需要挂载点这个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①:初学者建议用桥接,最简单
但它有个缺点:占用真实网段IP,连接人数有数量限制,导致有时候用不了(人不多就没问题)
②:日后更倾向于用NAT,随机生成网段,连接虚拟网卡,但连不了局域网






完结






  • 15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3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