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325年,赵雍继位。由于年幼,先王大臣肥义主事。
-
八年,五国称王,赵雍没有称王
-
十六年,娶吴娃
-
十七年,九门修野台,勘查齐国、中山国边境
-
十九年,胡服骑射
-
二十年,巡查中山国,西巡胡人地势。派人出使齐楚秦韩魏。赵固,掌管胡地招募士兵。
-
二十一年,攻占中山国,丹丘、华阳、鸱上
-
二十三年,又攻中山国。
-
二十五年,惠后去世。赵雍派周袑穿胡服辅佐教导其子赵何。
-
二十六年,再次进攻中山国,夺取的土地北至燕、代一带,西至云中、九原。
-
二十七年,武灵王传位,立王子赵何(吴娃子)为王,即惠文王。武灵王自称为主父。主父巡视胡地,乔装入秦,巡查秦国地形。
-
惠文王三年(前296),三年,灭中山国,把它的国王迁到肤施县。封长子赵章为代地的安阳君。
-
四年,主父欲分赵地,使其子章、何各为一主。同年,沙丘之乱,主父被困沙丘,饿死。
赵雍为继续扩大疆土,需要长期在外,国家政务和军中事务太多,会车裂他的精神的。他深知其害。若立赵章为王,章的羽翼已经丰满,必然不受赵雍长期的控制,以实现其野心。若退位立幼子何为王,幼子何羽翼未丰,没有能力处理政务,国家重大事务其实仍由他做决断。这样在外能专心处理军务,在内又有幼子何及党羽帮忙分担部分政务,堪称完美。但这样导致一个问题,原太子章无故被废,赵章势力心怀怨恨,必然背离赵雍。赵雍能如此做,是对自己军事和政治能力的绝对自信,但这也成了沙丘之乱导火索。
赵章反叛,公子成平叛赵章,赵章兵败,逃到主父那里。公子成就围困主父和赵章于沙丘,下令:出宫者灭族。围困长达三月之多,主父被活活饿死。
最有意思的是沙丘之乱后,
多方势力,三月之久,竟无一人营救主父
……
司马迁:主父初以长子章为太子,后得吴娃,爱之,为不出者数岁,生子何,乃废太子章而立何为王。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
赵雍谥号赵武灵王,武字是褒义,灵字是贬义。《周书》记载:乱而不损曰灵。意思是国君让国家陷入混乱,但没有伤到根本。
参考资料:
《资质通鉴》
《史记》赵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