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GSM无线网络运营的发展,无线网络优化向着“集中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 化”方向发展。无线网络优化工作越来越需要信息化工具的支持。将传统网络优化技术与先进的 信息化工具相融合,提供完善的优化支撑与管理能力,保证整个移动网的服务质量。GSM网络优 化系统的设计,将大量复杂的无线网络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实现网络数据的综合评估,通过信 息化工具的建设提高了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作的整体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有效的监督无线网络 的运行状态和优化人员的工作情况,迅速定位解决影响网络质量的各种指标问题。
关键词:网络优化、体系架构、数据采集

目录

  1. GSM-R概述
    1.1 GSM-R的现状
    1.2 GSM-R在世界发展现状
  2. GSM-R系统的结构
  3. GSM-R技术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3.1GSM-R在铁路中的应用模型
    3.2无线列调
    3.3 行车调度指挥
    3.4铁路运输安全和保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GSM-R概述
随着全球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经济的不断 提升,各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全国各地 的通信资费也迅速下降,导致移动通信行业的入网用 户不断增加,最终各地移动网络运营商对网络进行不断的扩容,在频谱资源紧张,无线环境复杂,话务 量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网络通信的质量受到了严峻 的考验。另外网络规划中,大量的网络设置参数,如 最低接入电平、切换门限,邻区设置、功率控制等等都 会对网络指标和用户的感知度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随着我国铁路提速,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 发展,450 MH z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已不能满足 现代化铁路的发展需求。根据铁总要求,全国既有 普速铁路已进行或逐步进行 450 MHz 无线列调改建 GSM - R 系统,工信部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也将 收回 450 MHz 无线列调频段时,我国铁路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得普速铁路与高速铁路并行、交叉区段越来越多,但GSM - R系统可用频道数量仅有 19 个,实际工程中每个基站至少要配置 2 个载频,当不同等级铁路并行区段较长时,若每条线分别使用独立的 GSM-R 系统和载频进行无线覆盖,在频率规划上难度较大,若低等级铁路全部利用高等级铁路既有的GSM-R 系统进行无线覆盖,在隧道、路堑等较多的复杂地形中 可能无法实现。
如何很好的解决复杂地理条件下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并行区段GSM - R系统的无线覆盖问题,将是今后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工作重点之一。我国铁路GSM-R网络的发展目标是在全路建立一张移动通信网络,利用通信的手段实现铁路移动设施和固定设施的无缝连接,确保列车平稳、高速、安全地运行。同时,在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计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GSM-R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发展空间。
1.1 GSM-R的现状
GSM-R进入中国已有十余年的历程,经过理论研究、技术之争、政策审核、网络建设、施工验收等层层考验,最终在GSM-R工程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初步建设了分别代表高原、重载和繁忙干线的青藏线、大秦线、胶济线三条GSM-R线路,正在建设的线路还有迁曹线,客运专线的建设也已进入实施阶段(哈大客运专线)。其中,青藏线是一条集多种领先技术于一身的往返于“世界屋脊”的铁路;大秦线是使中国步入重载领域先进行列的标志性工程,突破性的实现了年运量2亿吨的目标,现在技术还在不断创新,预计年运量将达到4亿吨;胶济线的建设是对GSM-R技术应用于具有中国特色环境的一个尝试,它的成功与否影响着GSM-R技术在时速200Km/h铁路线路的普及率。与此同时,GSM-R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技术、工程上仍然存在未攻克的难点,如GPRS技术能否应用于列控和高速铁路,如何解决与中国移动间的共用带宽干扰问题等;GSM-R目前仅满足了铁路运输业务的基本需求,增值业务还未纳入发展规划。
1.2 GSM-R在世界发展现状
GSM-R具有功能完善、传输可靠、交换灵活、容量大等特点,在全球各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并在各国的铁路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引导着全球铁路事业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综合化的方向迈进。
早在1997年,24个国家共同签署备忘录,决定采用GSM-R作为铁路专用通信技术。经过9年的发展,GSM-R的发展达到了又一个高峰期,截至2006年4月6日,世界各国计划建设GSM-R铁路的里程数如下表所示。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发展需要,以及目前我国铁路客货运输的发展规模,预计我国GSM-R铁路的发展规模将会位居世界第一位。
2.GSM-R系统的结构
GSM-R技术是调度和指挥铁路日常运营的专用移动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分组数据的通信方式。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基站子系统,BSS借助无线接口直接连通移动台且承担着无线信号的发送接收与无线资源管理工作。BSS主要是由编译码和速率适配单元(TRAU)、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信机(BTS)和弱场设备这几个功能实体构成的。第二,网络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又涉及网络交换子系统、移动智能网子系统以及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子系统。一是,其中网络交换子系统主要是由VLR、MSC、HLR、AUC、IWF、GCR、SMSC、AC与IN等功能实体构成,进行交换业务与用户数据的安全和移动管理。这些实体是借助No.7信令协议来实现之间的通信;二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子系统,GPRS子系统是分组无线业务的重要部分。GPRS子系统主要包括两层结构:一是核心层,核心层主要是由SGSN、GGSN、DNS和RADIUS的功能实体构成;二是无线接入层,无线接入层主要包括基站、PCU与终端等结构。为了降低投入成本,GPRS无线接入层组网必须高效利用GSM―R系统所提供的设备资源;跟GSM―R系统同用一个频率资源;利用GSM―R系统的基站来完成无线覆盖,不增设单独的GPRS系统基站。GPRS子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为无线用户提供分组数据承载业务。第三,运行和业务支撑子系统,OSS主要包括用户管理系统与网络设备维护管理系统两个系统。第四,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是用来接入GSM-R网的移动台和无线固定台等设备,具有让用户直接使用的功能。
3.GSM-R技术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3.1GSM-R在铁路中的应用模型
GSM-R 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无线通讯平台,有助于铁路运输实现智能化管理,更有助于其进行信息化管理,其功能能够弥补有线通信做不到的业务,,提供可靠的信息传输通道,连接着信息的提供者和接收者,其内容就是语音和数据。以移动体与固定体为基础的移动体和移动体之间的信息传输,GSM-R 提供信息传输通道包含了这个几个部分:行车调度指挥、无线列调、列车运行控制、铁路运输安全和保障等。含有地—车形式,有一车—地形式,还有车—车形式,这些功能能够尝试在GSM-R通讯系统中完成任务。GSM、GSM-R以及GSM-R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转化的关系表示如图1。

图1:GSM 、GSM-R 及铁路应用的衍生关系图
3.2无线列调
无线列调,指的是指列车无线调度电话,主要作用是协助调度员,值班员,司机与车长等车组人员的交流联系。其在准确掌握列车运行状态、实现车站与列车上的及时沟通、及时处理运行中的突发事件、有效提高行车安全系数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功能。GSM-R作为一种新的铁路网络通信技术,可以给铁路调度运行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支持,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3.2.1优先级业务(eMLPP)与铁路紧急组呼
3.2.2语音组呼(VGCS)与广播(VBS)
3.2.3基于位置的寻址
3.2.4功能寻址
3.3 行车调度指挥
行车调度指挥为铁路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是铁路通过运用大量专业设备、合理调度列车运行来达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程的目的。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更是极大地促成了铁路行车调度环节中实时精确的指挥的实现。由于GSM-R通信系统可以提供高速的无线数据传输业务,因此如果改良当前铁路调度系统的通讯设备,就可使得列车调度信息的采集能够更加精确,更加及时,从而控制处理的传递也更快速高效。
3.3.1调度命令传送
调度命令是指调度所中调度员或者车站的值班员给辖区中列车司机传达的行车指令。GSM-R通信系统里面的调度命令传输运用其自身系统特定的数据传输格式,从而实现在机车号和IP之间建立映射关系,调度站中的调度员或者车站工作人员在工作台编辑调度指令然后发送,TDCS依据调度指令中的机车号查询到对应的目的IP地址,然后通过无线列调车站台将调度指令发射出去,指令经过GSM-R网络系统传输到机车的通信设备中,这样便实现了调度命令的传送。
3.3.2 车次号传送
车次号传送是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关键一环,想要实现调度中心对移动车体的位置控制,首先要解决调度中心对列车的车次号自动追踪。基于GSM-R网络通信技术的车次号传送系统能够实现当列车行进到新闭塞分区、入站、出站,列车停好各种状态的车次号自动传输功能。车次号传送依赖GPRS无线分组业务的数据传输方式,除了把数据传输方向是从机车传向地面,通信过程和调度命令传输基本一致。
3.4铁路运输安全和保障
铁路运输必须有一套功能齐备,安全可靠的安全保障系统,此保障系统应当包含数据监测平台、数据传输平台和数据处理平台这三部分,并且依靠这些平台来实现所有监测信息的自动采取、传递与统一管理分析。同时数据传递平台身为车—车、车—地间的信息通道,并且铁路运输安全和保障体系的发展程度全部依赖此数据运输平台的传递数据的能力。专用移动通信系统GSM-R作为无线数据传输平台,可以给所有监控系统提供信息传递通道,然而有较高的实时性需求,必须由CSD链路进行传递,此外个别的也可由GPRS进行数据传送。
3.4.1 无线调车信号与机车监控信息传递
铁路调车作业必须要有安全监管环节,GSM-R调车与监控系统能够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把车站车辆工作情况、调车作业情况、调车限制条件等情况及时向调车机车传递且动态展现,同时通过严密的看管记录装置为调车作业的提供一个安全防护,从而达到避免调车作业事故出现的可能。调车监控系统有特别高的实时性要求,所以运用CSD链路来完成。GSM-R机车通信设备依据地面设施的功能号做出以位置为基础的呼叫,GSM-R网接接收到呼叫以后将吧路由指向相应的地面设施,在地面设施和机车之间构建一条CSD数据链路,使得地面设施与机车间可以实时地进行数据传送,操作显示终端可以为列车司机提供调车情况与安全状况。
3.4.2 列尾监控数据传输
当列车行驶时,司机必须敏锐地感知列车尾部的性能变化。列尾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提供列尾风压,电池电压状况,主风管风压状况等数据情况。利用GSM-R网络通信技术,能够把此类列车尾部的信息数据传输给机车驾驶室,供司机参考。根据GSM-R列尾监控系统并采用GPRS网络系统数据传输方法,来实现车头与列尾相互间的数据传递。

结论
我们国家GSM-R技术的发现已经经历了十多年,从一开始一无所有到现在对其有所了解,到现在我们国家铁路开始逐步地的推广应用,而且按照国家铁路运输的需求做出了应用推广、技术转化和装备研制相关工作。利用GSM-R技术在铁路系统的发展应用,叙述GSM-R技术在我们国家高速、重载和高原铁路的实践,关于将来铁路系统建设和发展需求,联系到通信技术发展方向,可以总结得出GSM-R技术在铁路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
总之,目前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较高技术水平的通信系统做保障,GSM-R技术作为专用于铁路日常运行管理的关键技术,对铁路的高效、安全、快捷运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铁路运营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其的分析研究,为铁路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致谢
公元两千贰叄年,岁次癸卯,仲冬之月,毕业论文乃告杀青。辞穷理微,未敢称凌云之作,镂心鸟迹,得不效相如之叹?于是凭窗抱膝,寄情遐思。忆吾弱冠之龄入呼职铁道,意气方道。尔来春秋有六,于今毕业,年齿已趋而立。户之外万物滋荣,景致阙如昨日,堂室之内,先生已有苍颜白发矣。文凭两纸霜警两行,黄梁一枕功名一场,此皆寻常人生,乏善可陈。然弟子身发受之父母,道德受之母校,学问受之师长,盲教之恩,虽陨首结草不能报之万一。是以为情造文,铭而致谢!

参考文献
[1]李晟阳.融合GSM-R技术的铁路无线列调系统[D].西安工业大学,2012.
[2]吴端坡.GSM-R多普勒效应与切换掉话分析及车载分析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4.
[3]李瑞福.GSM-R通信系统及其应用与建设[D].北京邮电大学,2010.
[4] 马芳.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在中国铁路的应用[J].铁路运输与经济,2005.

  • 30
    点赞
  • 2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翟香一梦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