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阿九今天来聊聊如何在毕业论文致谢中恰当地提及ChatGPT,让你的谢词既真诚又与时俱进。
关于如何在论文致谢中提到ChatGPT,我总结出了一个4+1模型,即4个核心步骤和1个注意事项。
这个模型是我指导近50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撰写论文致谢后,反复验证得出的。
以后你们给学弟学妹分享时,就可以用这个4+1模型,既容易记忆又实用高效。
四个核心步骤是什么?
第一:明确致谢对象的层次和顺序。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第二:巧妙融入ChatGPT的贡献。
第三:用具体事例支撑感谢之情。
第四:修饰语言,增强情感表达。
为什么要明确致谢对象的层次和顺序呢?
这是因为致谢词体现了你的为人处世,也反映了你对他人帮助的认知和感恩程度。
通常来说,致谢顺序应该是:导师、其他教师、同学、家人、朋友,最后才是工具或平台。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很多同学在这一点上犯了错误,有的甚至把ChatGPT放在了致谢的开头。
这不仅显得不懂人情世故,还可能引起导师的不满。
致谢是表达感恩,最好的方式是按照帮助的重要程度和人际关系的亲疏来安排顺序,而不是一味追求新颖。
那么,如何巧妙地融入ChatGPT的贡献呢?
我总结了一个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在致谢的最后部分提及ChatGPT。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第二步:明确指出ChatGPT在你论文写作中的具体作用。
第三步:用适当的措辞表达对技术进步的感慨。
举个例子,你可以这样写:我要感谢ChatGPT这一人工智能工具。
它在我论文的英文摘要撰写和参考文献格式规范方面提供了很大帮助。
科技的进步让学术研究变得更加便利,也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说到这里,阿九忍不住想起了一位学生的经历。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他在致谢中过分夸大了ChatGPT的作用,结果被导师要求重写。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在致谢中提及AI工具时要把握好分寸。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为什么要用具体事例支撑感谢之情。
阿九的一位核心成员小李在第一次写致谢时,只是简单地列举了要感谢的人。
但在看了阿九的指导后,她重新修改,加入了具体的事例。
比如她写道:感谢王老师在我迷茫时给予的指导,让我找到了研究的方向;感谢张同学在我熬夜赶论文时送来的夜宵,给了我继续奋斗的力量。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这样的致谢词读起来更加真挚动人。
事实上,具体的事例能让你的感谢更加真实可信。
它不仅能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真诚,也能让被感谢的人倍感温暖。
最后一步是修饰语言,增强情感表达。
这一步骤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
很多同学认为只要把感谢的对象和事由写出来就够了,但实际上,如何表达同样重要。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为此,阿九也给核心成员准备了一份《情感词汇宝库》,里面收录了上百个表达感激之情的词句,让你的致谢词既不失真挚,又不显得干巴。
再来说说那个重要的注意事项:保持适度,不要过分依赖AI。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一点?
因为有些同学在使用ChatGPT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他们完全依赖AI生成致谢词,结果失去了个人特色和真挚之情。
举个例子,之前有位同学直接让ChatGPT生成了整段致谢词。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虽然文字流畅,但缺乏个人经历和情感,读起来像是模板文章。
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致谢的初衷,还可能被细心的老师发现,影响论文的整体印象。
记住,ChatGPT应该是你的助手,而不是代笔人。
它可以帮你润色语言,提供表达建议,但内容应该来自你的真实感受和经历。
在撰写致谢时,你可以这样使用ChatGPT:首先自己列出要感谢的对象和事由,然后让ChatGPT帮你组织语言,最后再根据自己的风格和情感进行调整。
这样既能保证致谢的真实性,又能提高文字的表达质量。
阿九给头疼的论文的小伙伴还准备了更多的论文傻瓜式工具,已经放在阿九的自留地:《阿九教你用AI》,聪明的你肯定知道怎么寻到自己想要的!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另外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最大化ChatGPT写论文的能力,阿九这里的教程刚好可以让你快速上手!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