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LOv8魔改核心(二)模型yaml文件解析与教程

前言

本篇文章主要用于YOLOv8中网络模型yaml文的解读,我们一般只知道如何去训练模型,和配置yaml文件,但是对于yaml文件是如何输入到模型里,模型如何将yaml文件解析出来的确是不知道的,下面我们从yaml文件来讲解。

往期回顾

1、YOLOv8入门(一)训练TT100K数据集实践

一、yaml文件的定义

文件位置:./ultralytics/cfg/models/v8/yolov8.yaml,文件详解:

# Ultralytics YOLO 🚀, AGPL-3.0 license
# YOLOv8 object detection model with P3-P5 outputs. For Usage examples see https://docs.ultralytics.com/tasks/detect

# Parameters
nc: 80  # 类别数目,nc代表"number of classes",即模型用于检测的对象类别总数。 80表示该模型配置用于检测80种不同的对象。由于默认使用COCO数据集,这里nc=80;
scales: # 模型复合缩放常数,用于定义模型的不同尺寸和复杂度。例如 'model=yolov8n.yaml' 将调用带有 'n' 缩放的 yolov8.yaml
  # [depth, width, max_channels]
  n: [0.33, 0.25, 1024]  # YOLOv8n概览:225层, 3157200参数, 3157184梯度, 8.9 GFLOPs
  s: [0.33, 0.50, 1024]  # YOLOv8s概览:225层, 11166560参数, 11166544梯度, 28.8 GFLOPs
  m: [0.67, 0.75, 768]   # YOLOv8m概览:295层, 25902640参数, 25902624梯度, 79.3 GFLOPs
  l: [1.00, 1.00, 512]   # YOLOv8l概览:365层, 43691520参数, 43691504梯度, 165.7 GFLOPs
  x: [1.00, 1.25, 512]   # YOLOv8x概览:365层, 68229648参数, 68229632梯度, 258.5 GFLOPs

# YOLOv8.0n backbone 骨干层
backbone:
  # [from, repeats, module, args]
  - [-1, 1, Conv, [64, 3, 2]]  # 0-P1/2 第0层,-1代表将上层的输出作为本层的输入。第0层的输入是640*640*3的图像。Conv代表卷积层,相应的参数:64代表输出通道数,3代表卷积核大小k,2代表stride步长。卷积后输出的特征图尺寸为320*320*64,长宽为初始图片的1/2
  - [-1, 1, Conv, [128, 3, 2]]  # 1-P2/4 第1层,本层和上一层是一样的操作(128代表输出通道数,3代表卷积核大小k,2代表stride步长)。卷积后输出的特征图尺寸为160*160*128,长宽为初始图片的1/4
  - [-1, 3, C2f, [128, True]] # 第2层,本层是C2f模块,3代表本层重复3次。128代表输出通道数,True表示Bottleneck有shortcut。输出的特征图尺寸为160*160*128。
  - [-1, 1, Conv, [256, 3, 2]]  # 3-P3/8 第3层,进行卷积操作(256代表输出通道数,3代表卷积核大小k,2代表stride步长),输出特征图尺寸为80*80*256(卷积的参数都没变,所以都是长宽变成原来的1/2,和之前一样),特征图的长宽已经变成输入图像的1/8。
  - [-1, 6, C2f, [256, True]] # 第4层,本层是C2f模块,可以参考第2层的讲解。6代表本层重复6次。256代表输出通道数,True表示Bottleneck有shortcut。经过这层之后,特征图尺寸依旧是80*80*256。
  - [-1, 1, Conv, [512, 3, 2]]  # 5-P4/16 第5层,进行卷积操作(512代表输出通道数,3代表卷积核大小k,2代表stride步长),输出特征图尺寸为40*40*512(卷积的参数都没变,所以都是长宽变成原来的1/2,和之前一样),特征图的长宽已经变成输入图像的1/16。
  - [-1, 6, C2f, [512, True]] # 第6层,本层是C2f模块,可以参考第2层的讲解。6代表本层重复6次。512代表输出通道数,True表示Bottleneck有shortcut。经过这层之后,特征图尺寸依旧是40*40*512。
  - [-1, 1, Conv, [1024, 3, 2]]  # 7-P5/32 第7层,进行卷积操作(1024代表输出通道数,3代表卷积核大小k,2代表stride步长),输出特征图尺寸为20*20*1024(卷积的参数都没变,所以都是长宽变成原来的1/2,和之前一样),特征图的长宽已经变成输入图像的1/32。
  - [-1, 3, C2f, [1024, True]] #第8层,本层是C2f模块,可以参考第2层的讲解。3代表本层重复3次。1024代表输出通道数,True表示Bottleneck有shortcut。经过这层之后,特征图尺寸依旧是20*20*1024。
  - [-1, 1, SPPF, [1024, 5]]  # 9 第9层,本层是快速空间金字塔池化层(SPPF)。1024代表输出通道数,5代表池化核大小k。结合模块结构图和代码可以看出,最后concat得到的特征图尺寸是20*20*(512*4),经过一次Conv得到20*20*1024。

# YOLOv8.0n head 头部层
head:
  - [-1, 1, nn.Upsample, [None, 2, 'nearest']] # 第10层,本层是上采样层。-1代表将上层的输出作为本层的输入。None代表上采样的size=None(输出尺寸)不指定。2代表scale_factor=2,表示输出的尺寸是输入尺寸的2倍。mode=nearest代表使用的上采样算法为最近邻插值算法。经过这层之后,特征图的长和宽变成原来的两倍,通道数不变,所以最终尺寸为40*40*1024。
  - [[-1, 6], 1, Concat, [1]]  # cat backbone P4 第11层,本层是concat层,[-1, 6]代表将上层和第6层的输出作为本层的输入。[1]代表concat拼接的维度是1。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上层的输出尺寸是40*40*1024,第6层的输出是40*40*512,最终本层的输出尺寸为40*40*1536。
  - [-1, 3, C2f, [512]]  # 12 第12层,本层是C2f模块,可以参考第2层的讲解。3代表本层重复3次。512代表输出通道数。与Backbone中C2f不同的是,此处的C2f的bottleneck模块的shortcut=False。

  - [-1, 1, nn.Upsample, [None, 2, 'nearest']] # 第13层,本层也是上采样层(参考第10层)。经过这层之后,特征图的长和宽变成原来的两倍,通道数不变,所以最终尺寸为80*80*512。
  - [[-1, 4], 1, Concat, [1]]  # cat backbone P3 第14层,本层是concat层,[-1, 4]代表将上层和第4层的输出作为本层的输入。[1]代表concat拼接的维度是1。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上层的输出尺寸是80*80*512,第6层的输出是80*80*256,最终本层的输出尺寸为80*80*768。
  - [-1, 3, C2f, [256]]  # 15 (P3/8-small) 第15层,本层是C2f模块,可以参考第2层的讲解。3代表本层重复3次。256代表输出通道数。经过这层之后,特征图尺寸变为80*80*256,特征图的长宽已经变成输入图像的1/8。

  - [-1, 1, Conv, [256, 3, 2]] # 第16层,进行卷积操作(256代表输出通道数,3代表卷积核大小k,2代表stride步长),输出特征图尺寸为40*40*256(卷积的参数都没变,所以都是长宽变成原来的1/2,和之前一样)。
  - [[-1, 12], 1, Concat, [1]]  # cat head P4 第17层,本层是concat层,[-1, 12]代表将上层和第12层的输出作为本层的输入。[1]代表concat拼接的维度是1。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上层的输出尺寸是40*40*256,第12层的输出是40*40*512,最终本层的输出尺寸为40*40*768。
  - [-1, 3, C2f, [512]]  # 18 (P4/16-medium) 第18层,本层是C2f模块,可以参考第2层的讲解。3代表本层重复3次。512代表输出通道数。经过这层之后,特征图尺寸变为40*40*512,特征图的长宽已经变成输入图像的1/16。

  - [-1, 1, Conv, [512, 3, 2]] # 第19层,进行卷积操作(512代表输出通道数,3代表卷积核大小k,2代表stride步长),输出特征图尺寸为20*20*512(卷积的参数都没变,所以都是长宽变成原来的1/2,和之前一样)。
  - [[-1, 9], 1, Concat, [1]]  # cat head P5 第20层,本层是concat层,[-1, 9]代表将上层和第9层的输出作为本层的输入。[1]代表concat拼接的维度是1。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上层的输出尺寸是20*20*512,第9层的输出是20*20*1024,最终本层的输出尺寸为20*20*1536。
  - [-1, 3, C2f, [1024]]  # 21 (P5/32-large) 第21层,本层是C2f模块,可以参考第2层的讲解。3代表本层重复3次。1024代表输出通道数。经过这层之后,特征图尺寸变为20*20*1024,特征图的长宽已经变成输入图像的1/32。

  - [[15, 18, 21], 1, Detect, [nc]]  # Detect(P3, P4, P5) 第20层,本层是Detect层,[15, 18, 21]代表将第15、18、21层的输出(分别是80*80*256、40*40*512、20*20*1024)作为本层的输入。nc是数据集的类别数。

1、参数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c:80 # 数据集的类别数,默认coco是80类别(yolov8的权重也是基于此数据集训练出来的),nc此处其实不需要修改,模型会自动根据我们数据集的yaml文件获取此处的数量

scales:# 包含了不同模型配置的尺度参数,调整模型的规模,通过尺度参数可以实现不同复杂度的模型设计。YOLOv8n、YOLOv8s、YOLOv8m、YOLOv8l、YOLOv8x五种模型的区别在于depth、width、max_channels这三个参数的不同。

#model compound scaling constants, i.e. ‘model=yolov8n.yaml’ will call yolov8.yaml with scale ‘n’
#此处的含义大概就是如果我们在训练的指令时候使用model=yolov8.yaml 则对应的是v8n,如果使用model=yolov8s.yaml则对应的是v8s

[depth, width, max_channels]
depth:深度,控制子模块的数量
width: 宽度,控制卷积核的数量
max_channels: 最大通道数

2、backbone模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rom, repeats, module, args]
from: 有三种可能的值分别是 -1、具体的数值、list存放数值。
(1)-1代表此层的输入就是上一层的输出
(2)如果是具体的某个数字4则代表本层的输入来自于模型的第四层
(3)有的层是list存在两个值可能是多个值,则代表对应两个值的输出为本层的输入

repeats: 这个参数是为了c2f设置的,其他模块用不到,代表着C2f中Bottleneck重复的次数,当我们的模型用到的是1时候,repeats=3那么则代表C2f当中的Bottleneck串行3个。

module:模块类名,通过这个类名在common.py中寻找相应的类,进行模块化的搭建网络。

args:以conv[64, 3, 2]为例,分别对应[channel, kernel, padding] 。channel是输出feature map的通道数,kernel是卷积核的个数, stride是卷积核移动步幅。此处代表输入到对应模块的参数,此处和parse_model函数中的定义方法有关,对于C2f来说传入的参数->第一个参数是上一个模型的输出通道数,第二个参数就是args的第一个参数,然后以此类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C2f[128,true]为例,128是输出feature map的通道数,True代表Bottleneck模块中的shortcut=True,m没有写代表False。
以SPPF[1024,5]为例,1024是输出feature map的通道数,5是SPPF模块中池化核的尺寸。
以nn.upsample为例,None表示不指定输出尺寸,2表示输出尺寸为输入尺寸的2倍,“nearest”表示上采样差值方式为最近邻差值。

3、head模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于将主干网络(backbone)的特征图(feature maps)转化为目标检测的输出结果,head部分定义了模型的检测头,即用于最终目标检测的网络结构。头部网络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目标分类和定位。它根据颈部网络提供的融合特征图,对每个特征点进行分类(目标类别预测)和定位(边界框预测)。
关键组成:
nn.Upsample:表示上采样层,用于放大特征图。
Concat:表示连接层,用于合并来自不同层的特征。
C2f:层再次出现,可能用于进一步处理合并后的特征。
Detect:层是最终的检测层,负责输出检测结果。

二、模型结构图

YOLOv8(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8)目标检测模型的结构图。它展示了模型的三个主要部分:Backbone(主干网络)、Neck(颈部网络)和 Head(头部网络),以及它们的子模块和连接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8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