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AI+应用系列深度研究报告:《AI+应用报告:AI应用落地的商业模式探索》。
(报告出品方:国金证券)
报告共计:27页
AI 基座模型提供按量收费服务
以 ChatGPT 为代表的大模型能力涌现,为基座模型厂商带来增量收入,以 OpenAI 为例, 根据 The Information 预测,其 2023 年收入约为 16 亿美元,为 2022 年收入的 8 倍。目前国内外大模型厂商的变现方式主要有 5 种:
1)根据使用量(tokens)计费,这是最常见的计费方式;
2)根据时间区间收取订阅制会员费;
3)基于自身大模型技术能力,提供 模型微调服务和 API,赋能 B/C 端开发者;
4)对外提供定制化服务;
5)目前海内外主流 大模型主要由头部互联网厂商主导开发,可赋能其原有业务,从而间接变现。
根据 tokens 计费是目前国内外大模型最常见的收费方式。在自然语言处理中,token 是指文本中最小的语义单元。GPT 系列模型采用 Transformer 架构,模型使用子词 (subword)作为 token 类型,并使用 Byte Pair Encoding(BPE)进行子词划分。 BPE 是一种基于数据压缩原理的算法,它可以根据语料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节对 (byte pair)来合并字节,从而生成新的字节,这种方法能够以无损的方式压缩文本 内容,实现语言覆盖度和计算效率之间的平衡。各大模型厂商对 token 与中文字词的 对应关系定义有所差异,国内主流模型定义 1token 对应约 1-1.8 个汉字。
大模型厂商在用户输入、输出时均进行计费,国内外模型定价差异较大,GPT-4 32K 输入、输出价格分别为 0.06 美元/千 tokens、0.12 美元/千 tokens;国内大模型输入 输出价格相等,集中在 0.008-0.0036 元/千 tokens 价格区间,预计随国内模型水平 进步,与 OpenAI 产品的价差有望缩小。
付费套餐也是大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