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聚酯材料,胶片寿命500年,磁带寿命只有10年?

去年4月份,笔者曾经在本公众号上发过一篇文章《档案数字资源常见存储载体寿命考证》,其中给出了档案数字资源常见存储载体的寿命估算以及判定依据。

过程中很多人找笔者探讨相关问题,特别是对于磁带和胶片寿命的判定存在疑问,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深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笔者想说的是,这两种载体寿命的判定依据本身并不存在争议。

根据DA/T 83-2019《档案数据存储用LTO磁带应用规范》“11.3”中的描述:保存时间超过10年的磁带,宜进行更新或转换。因此磁带作为档案数据存储时的寿命为10年

根据GB/T 15737-2014《缩微摄影技术 银-明胶型缩微品的冲洗与保存》“前言”中的描述:在规定的条件下,用银-明胶型黑白聚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胶片制作的缩微品可存储500年

而后面“7.1.1 温湿度控制”“表1 银-明胶型黑白影像胶片存储温度和相对湿度范围”中给出了具体的温湿度条件要求:

无独有偶,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经权威测试后验证,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温度<15℃,湿度25%~35%),胶片的保存寿命可达500年

国际原子能机构同样认可胶片的保存寿命可达500年!

要知道,磁带和胶片都是由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层结构,它们的基材是一样的,都是聚酯材料(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英文简称PET),而且聚酯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几何尺寸稳定性和耐光性能,柔性好韧性强,热稳定性好、抗氧化等优点,常温下的材料寿命就可达100年以上,特定条件下确实可达500年,那为什么磁带作为档案数据存储时的寿命只能被认定为10年

这只能说明在决定载体寿命的众多因素中,材料本身的耐久性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就磁带而言,除了带基材料之外,至少还包括磁记录介质的稳定性、读写过程中的运动摩擦以及环境因素等。比如,磁记录介质的稳定性是指磁记录层在其保存和利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电磁转换性能的完整性的能力,也就是能否完整地将最初存入的档案信息再现出来。物理磨损有可能造成磁粉脱落,环境因素也可能造成剩磁消失、信号漏失等,都会影响磁记录介质的稳定性。

但是,综合上述众多因素之后,磁带的寿命依然可达30年左右,那说明还有更重要的影响因素。笔者查阅了国家档案局科研所专家、DA/T 83-2019规范起草人之一的史金老师2021年1月发表在《中国档案》上的一篇文章“《档案数据存储用LTO磁带应用规范》解读”,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虽然厂商标称LTO磁带的保存寿命一般在30年以上,但是磁带驱动器数据读取操作仅能向下兼容两代,数据写入操作仅能向下兼容一代,例如LTO7磁带驱动器能读取LTO5、LTO6、LTO7磁带的数据,可以对LTO6和LTO7磁带进行数据写入操作。目前,市场上平均2~3年推出一代LTO磁带产品,以此速度发展,现在购买的最新版本LTO磁带,会存在10年以后没有相匹配驱动器的风险。因此,《规范》建议LTO磁带的保存周期不应超过10年,10年以后应及时进行磁带的更新或转换。

这才是决定磁带作为档案数据存储载体寿命认定的最关键因素!说到底,在磁带存取的标准(LTO)、磁带驱动器设备(磁带机/磁带库)、LTO磁带载体本身都被国外厂商主导和垄断的情况下,相关产品和技术用于中短期的数据备份没有什么问题,但肯定不适合用于重要档案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

讲到这里,我想关于磁带的寿命问题应该已经讲清楚了,但胶片的寿命为什么可达500年?磁带面临的问题在胶片身上为什么不存在呢?这很大程度上是由胶片的可直读特性决定的,也正是模拟载体相对于数字载体最大的优势所在。

尽管缩微胶片现阶段不管是写入设备、冲洗设备还是缩微胶片本身,甚至还有很多周边辅助设备和耗材(比如冲洗液、胶片清洗机等)也都是国外进口的,看上去比磁带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两者存在本质区别。当数据写入磁带之后,将来的读取是需要依赖专门设备的,这就是数字信息的非直读性带来的卡脖子问题;而当数据写入胶片之后,将来的读取只需要依赖简单的仪器即可(放大镜、幻灯片放映机等随手可得的设备),其中的模拟图像信息人眼即可识别。

这是传统缩微胶片,那么数字胶片呢?是不是也具有模拟载体所具有的“可直读特性”?客观地说,存储在数字胶片上的信息并不是完全“可直读”,但可以称之为是“间接可直读”。

数字胶片技术采用“数→胶→数”的胶片应用新模式,将拟保存的档案数字资源(数据包)经编码处理之后生成高密度二维码图像打印到胶片上,未来可以通过光学仪器读取胶片上的编码图像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还原成原始数据。数字胶片的技术原理如下图所示:

由于数字胶片上存储的是编码图像,采用光学仪器拍摄之后依然是编码图像,显然无法直接被人眼所识别。但同时,数字胶片上存储的编码图像的解码软件是开源软件,不依赖于任何公司的专利产品或技术,编码图像经过解码之后可以还原成原始数据,再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辅助就可以被人类读懂,因此可以被称之为是“间接可直读”。

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手机摄像头的精度也随之越来越高,预计不久的将来利用手机即可实现数字胶片编码图像的拍摄和解码。当然,由于还原之后的数据依然需要依赖于原始数据的运行环境才能正常阅读,最终能不能在手机端打开数字胶片中存储的数据直接进行阅读取决于数据格式:如果存储的是普通文本、图像、音视频格式,有望直接打开阅读;如果是数据库文件、特殊格式文件则需要依赖专用的运行环境和阅读软件。当然从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角度来说,数据库文件、特殊格式文件本身就不适合作为长期保存格式存储到数字胶片上去,因此,最终很大的可能性是可以在手机端直接打开阅读的。这和存储在磁带上的数据必须依赖专用设备才能读取已经是本质的不同。

数字罗塞塔计划公众号致力于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客观公正地表达自己对于档案信息化领域的看法和观点。真理越辩越明,我们也衷心欢迎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档案数字资源管理和保存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来并发表真知灼见,共同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而努力奋斗!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数字罗塞塔计划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