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要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算力作为支撑各种应用和服务的新型生产力,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首先,对综合算力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次,从算力形式、运力性能、存储技术等维度对综合算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最后,提出了推动综合算力高质量发展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 综合算力; 算力; 存力; 运力
0 引言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单一算力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集算力、运力、存力于一体的综合算力迎来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综合算力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计算和更低的成本,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满足各行各业对于算力的多样化需求。
综合算力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综合算力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劲支撑。例如,在大数据领域中,综合算力可以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挖掘数据中的价值,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云计算领域中,综合算力可以为企业提供弹性和可扩展的计算资源,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
1 综合算力概述
1.1 综合算力的概念
综合算力是集算力、运力、存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可以赋能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1]。我国高度重视综合算力的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算力、存力、运力协同推进。《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首次从算力、运力、存力的角度明确我国综合算力各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发展任务,特别是在算力供给、网络运载、存力灵活、应用赋能、绿色低碳、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方向[2]。
算力包括算力规模、计算能力等多个方面。在数字革命的浪潮下,算力成为决定信息时代胜负的关键因素[3]。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力要素,算力扮演着挖掘数据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角色,是支撑和驱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运力包括网络通信配套、传输质量等多个方面。在“东数西算”工程的背景下,网络运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赋能力量[4]。网络能力奠定了我国“东数西算”工程的坚实基础,发挥着桥梁作用,有效连接了用户、数据和算力,使得工程的各个部分能够高效协同工作,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支撑工程顺利推进。
存力包括存储容量、存储性能等多个方面。在数字经济的环境下,存储能力已经成为支撑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重要指标[5]。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战略的推进,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流动性也随之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存储设施作为数据的承载者,其重要性愈显突出。
综合算力强调多种计算资源的协同和整合,从而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计算服务。综合算力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综合性,即整合多种计算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计算平台;二是先进性,即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