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数据库:解锁全场景数据价值的钥匙

前言

近日,四维纵横对外官宣已完成上亿元 B 轮融资。作为超融合数据库理念的提出者,三年来 YMatrix 持续在超融合数据库领域中保持精进与迭代,对于超融合数据库在行业、场景中的应用和理解也更为深刻。

本篇文章,我们将基于 YMatrix 的功能路径和最佳实践,详细阐述超融合数据库的价值与应用。


伴随着全新的应用场景不断出现,各类数据库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截止上月,数据库专业媒体 DB-Engines 对外发布的全球数据库排名榜单已经收录了 400 多款产品。不过无论数据库产品的数量如何变化,对于企业而言,其对于数据库产品的核心诉求始终落脚于“性能、功能、运维、成本”。

归根结底,符合企业的真实需求,从真实环境中的痛点出发,才是数据库选型过程中要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平衡功能、性能、复杂度,切实提升可用性,降低人员的运维与学习成本,尽可能实现“花小钱办大事”,这才是企业在数据库选型过程中真正“务实”的思考方式;而如果简单关注某一个角度,最后结果难免差强人意,使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被木桶中最短的一根板子所限制。

01 融合,正在成为当下最热的“技术趋势”

面向新一代需求,打造一款用户真正需要的数据库。

整体上看,数据库发展至今已经覆盖了用户在不同维度、不同角度的需求。然而,当前大部分数据库仍很难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应用场景中,一条业务线中使用多款数据库已是一种常态,Gartner 报告指出,大约 85%的企业 IT 系统都会使用一种以上的数据库产品。究其原因,还是各个产品虽然各有所长,但也明显各有所短,高吞吐量、低延时、分布式无感知、强一致性、运维友好度甚至稳定性等维度难以实现面面俱到。

正是这种“常态”,为企业带来了不少问题:

  1. 各种产品授权费用,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复杂架构导致的稳定性差等带来了较高的成本压力;
  2. 相互之间数据难以流通,构建跨部门的服务技术、进行跨部门数据分析十分困难;
  3. 数据来源随着业务发展愈发复杂,图像、音频、文本等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为数据的整合处理带来较高的难度。

因此在实际使用场景中,企业往往需要用到非常多的中间件来搭建一套复杂的数据系统,其中包括 OLTP 数据库、OLAP 数据库,消息队列、流引擎、ETL 工具等等。这样一来,会导致系统复杂度不断膨胀,无论是从运维、使用角度来看,还是从长期业务发展角度来看,都是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