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验证性实验
一.关于ipconfig/all命令
1.
其中可以看到ip地址为192.168.43.191,当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之后就能得到网络号即192.168.43.0,网关这是网络号最后为1的网络号即192.168.43.1 。
物理地址则是该设备唯一的标识信息。
DNS是域名,通过域名解析可以获得相对的ip地址
DHCP代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它是存在于应用层的网络管理协议。在它的帮助下,可以将 Internet 协议 IP 地址动态分配给网络上的任何设备或节点,以便它们可以使用该 IP 进行通信。
2.以下为朋友的设置图片
可以看到其网络号为192.168.3.0所以不在一个子网内。
二.ping
1.
命令以及回复如下图所示
字节表示回复数据的大小,时间则是说明回复过来的包经过了的时间,TTL这是表示生命周期表示该包经过转发后生命周期还有54。
2.
参数 | 含义 |
-a |
将地址解析为主机名。 |
-t |
Ping 指定的主机,直到停止。 若要查看统计信息并继续操作,请键入 Ctrl+Break; 若要停止,请键入 Ctrl+C。 |
-n count | 要发送的回显请求数。 |
-S srcaddr | 要使用的源地址。 |
-c count |
ping指定次数后停止ping。 |
-i TTL | 设置TTL(Time To Live)为指定的值。 |
ping -a会将我们的域名解析成为IP地址如图所示
ping -t 一直不停的ping
ping -n 5 目的地址回复5次
ping -i 5 设置发送的包生命周期只有5 应为ttl太短所以没能传送过去。
问题1:网络连通 ping不过去可能是包在途中因为各种原因丢失,可以通过有近到远的方法进行ping排查问题所在。
问题2:不能ping域名可能是因为设备对于域名无法解析成ip所以没有办法发出去这个包,只需要设置一下DNS的解析服务即可。
三.tracert
1.
每次数据包由某一同样的出发点到达某一同样的目的地(走的路径可能会不一样,但基本上来说大部分时候所走的路由是相同的。
通过查询后得知117.32.112.153
所以说从我开始访问的包会转发到到榆林然后再出去
2.
2通过 http://ping.pe/qige.io 全球主要的 ISP 到某站点如 https://qige.io 的线路状态
其中可以查看丢包率等信息。
问题1:主要是通过设置ttl的大小进行验证,不断递增ttl的大小每次就能多转发一次,这样子就可以不断的探索追踪下去最终探索出路径
问题2:第一跳相同是从我的主机出发的包转发去另一个地址总要我所在的这一片地方,而我们小区(举例)转发消息通过的交换机是同一个,所以第一跳相同。
问题3:出现*的原因是缺少数据,可能是防火墙封掉了ICMP的返回信息,所以我们得不到什么相关的数据包返回数据。
四.ARP
1.
存放的东西为IP地址与相对应的MAC地址。
ping完边上计算机ARP表会变是因为这个表格是动态的,首先表格的存储需要内存,在一定的内存下只能存定量的表所以当访问不在表内的接口时会通过ARP请求获取该表项。
2.
3.
问题1:首先要以管理员身份打开控制台 在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