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中BERT预训练模型的使用

BERT模型的输入由字向量、句向量和位置向量叠加生成,BERT模型通过查询字向量表将中文序列中的字符转换为字向量表示,句子向量用于区分不同的句子,位置向量用于区分句子中不同位置 的 字 符,将三者拼接之后输入transformer中提取文本特征,最终的输出向量作为字符特征向量。以“[CLS]头 晕[SEP]脑梗死[SEP]”为例,用[CLS]标识句子的开始位置,用[SEP]标识句子的结束位置,E 表示向量表达,Trm 表示transformer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ERT模型详解1
BERT模型详解2

预训练阶段根据数据集处理得到BERT模型的输入向量—字向量、句向量和位置向量
使用网上下载的BERT预训练模型,比如bert-base-chinese
一:可以对其进行参数微调以适应特定的下游任务。在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中,需要将BERT模型与BiLSTM和CRF结合起来进行训练,通过反向传播算法优化模型参数,以提高模型在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上的表现。
二:固定参数,经过BERT得到词向量。

  • 2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Bert预训练模型是一种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它在大规模的无标签文本数据上进行预训练,然后可以通过微调来适应各种下游任务,如文本分类、命名实体识别等。 在介绍Bert预训练模型的代码之前,需要说明Bert模型的实现通常依赖于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或PyTorch。这里以PyTorch为例,介绍一下Bert预训练模型的代码。 首先,你需要安装PyTorch和transformers库。transformers库是一个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的库,其包含了Bert模型的实现。 接下来,你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加载Bert预训练模型: ```python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BertModel, BertTokenizer # 加载Bert预训练模型 model = BertModel.from_pretrained('bert-base-uncased') tokenizer = BertTokenizer.from_pretrained('bert-base-uncased') # 输入文本 text = "Hello, how are you?" # 对文本进行分词和编码 input_ids = tokenizer.encode(text, add_special_tokens=True) input_ids = torch.tensor([input_ids]) # 获取Bert模型的输出 outputs = model(input_ids) # 输出Bert模型的隐藏状态 hidden_states = outputs[0] ``` 上述代码,我们首先使用`from_pretrained`方法加载了一个预训练Bert模型和对应的分词器。然后,我们将输入文本进行分词和编码,得到输入的token ids。接着,我们将token ids传入Bert模型,得到模型的输出。其,`outputs`表示Bert模型的隐藏状态。 这只是Bert预训练模型代码的一个简单示例,实际应用可能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处理和调整,具体的代码实现会根据具体的任务和需求而有所不同。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