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Linux文件系统

inode和block概述

  • block(块)

    • 连续的八个扇区组成一个block(4k)
    • block(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
  • inode(索引节点)

    • 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也叫 i 节点
    • 用于存储文件元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详细概述

  • 文件是存储在硬盘上的,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存储512字节。
  • 一般连续八个扇区组成一个"块"(block),一个块是4K大小,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个块一个块的读取的。
  • 文件数据包括实际数据元信息(类似文件属性)。
  • 文件数据存储在""中,存储文件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创建日期、文件大小、文件权限等)的区域就叫做inode
  • 因此,一个文件必须占用一个inode,并且至少占用一个block。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

文件的字节数
文件的拥有者的User ID
文件的Group ID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文件的时间戳
…等等

目录文件的结构

  • inode不包含文件名。文件名是存放在目录当中的。
  • Linux系统中一切皆文件,因此目录也是一种文件。
  •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 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t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
  • 而目录文件就是用来存放文件名和inode号码对应关系的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ode的号码

当用户在Linux系统中试图访问一个文件时,系统会先根据文件名去查找它对应的inode号码;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根据inode信息,看该用户是否具有访问这个文件的权限;如果有,就指向相对应的数据block,并读取数据。

查看inode的号码

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格式
stat <文件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三个时间属性分别为
最近访问:atime:最后一次访问文件或目录的时间
最近更改:mtime:最后一次修改文件或目录(内容)的时间
最近改动:ctime:最后一次改变文件或目录(属性)的时间

ls -i 命令查看inode号码

格式
ls -i <文件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件存储小结

1 硬盘分区后的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访问文件的简单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ode的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
每个inode的大小
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
格式化文件系统时确定inode的总数
使用df -i命令可以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
如果创建多个文件将inode号占满即使还有多余的存储空间也无法再创建文件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ode号特殊作用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分离,导致Linux系统具备以下几种特有的现象:
1.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可能无法正常删除。这时直接删除inode,能够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
2.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变文件名,不影响inode 号码;
3.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就以inode 号码来识别这个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
4.文件数据被修改保存后,会生成-一个新的inode 号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