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数组与链表

一、数组理论基础

数组是存放在连续内存空间上的相同类型数据的集合。可以方便的通过下标索引的方式获取到下标下对应的数据。

不能单独删除、释放数组中的某个元素,只能覆盖。如果要释放,就是全释放(程序运行结束,回收内存栈空间)。

因为数组的在内存空间的地址是连续的,所以我们在删除或者增添元素的时候,就难免要移动其他元素的地址。对于数组来说,在尾部插入、删除元素是比较高效的,时间复杂度是 O(1),但是如果在中间或者开头插入、删除元素,就会涉及数据的搬移,时间复杂度为 O(N),效率较低。

技巧:
把待删除元素交换到最后一个,然后再删除,就可以避免数据搬移。

使用双指针法,可原地修改数组

二、链表理论基础

链表是一种通过指针串联在一起的线性结构,每一个节点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数据域一个是指针域(存放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最后一个节点的指针域指向null(空指针的意思)。
链接的入口节点称为链表的头结点也就是head。

1.链表分类

1)单链表

单链表中的节点只能指向下一个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双链表

每一个节点有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一个指向上一个节点。
双链表既可以向前查询也可以向后查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循环链表

链表首尾相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块状链表

块状链表结合了数组和链表的特性,将连续成段的数组通过链接串起来。块状链表的特点是插入很灵活,寻找特定元素也比正常链表快速。

2.链表的存储方式

链表在内存中可不是连续分布的。
链表是通过指针域的指针链接在内存中各个节点。所以链表中的节点在内存中不是连续分布的 ,而是散乱分布在内存中的某地址上,分配机制取决于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链表起始节点为2, 终止节点为7, 各个节点分布在内存个不同地址空间上,通过指针串联在一起。

3.链表的定义

C/C++的定义链表节点方式:

// 单链表
struct ListNode {
    int val;  // 节点上存储的元素
    ListNode *next;  // 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ListNode(int x) : val(x), next(NULL) {}  // 节点的构造函数
};

Java定义链表节点:

public class ListNode {
    // 结点的值
    int val;
    // 下一个结点
    ListNode next;
    // 节点的构造函数(无参)
    public ListNode() {
    }
    // 节点的构造函数(有一个参数)
    public List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 节点的构造函数(有两个参数)
    public ListNode(int val, ListNode next) {
        this.val = val;
        this.next = next;
    }
}

Java单向链表定义:

public class LinkedList {
    static class ListNode(
        int val; 
        ListNode next;
        public List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ListNode head; //头节点
    ListNode tail;//尾节点
    int size;
    public LinkedList() { //初始化
        head = null;
        tail = null;
        size = 0;
    }
}

4.链表的操作

1)删除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要将C节点的next指针 指向E节点就可以了。
C/C++里要手动释放D节点内存,有自动回收机制(Java、Python)则不用

public void delete(int number) {
    if(head != null && head.val == number) { //删除头节点
        head = head.next;
        size--;
        if(size == 0) { //没有剩余元素
            tail = head;
        }
    } else {//删除非头节点
        ListNode prev = head;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prev != null && cur != null) {
            if (cur.val == number) {
                if(cur == tail) { //删除末尾元素
                    tail = prev;
                }
                prev.next = cur.next;
                size--;
                return;
            }
            prev = cur;
            cur = cur.next;
        }
    }
}

链表的增添和删除都是 O ( 1 ) O(1) O(1)操作,也不会影响到其他节点。

但是要注意,要是删除第五个节点,需要从头节点查找到第四个节点通过next指针进行删除操作,查找的时间复杂度是 O ( n ) O(n) O(n)

2)插入节点

在一个链表中插入新元素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 插入到链表的最前头,作为新的头结点。
  • 插入到链表中间的位置。
  • 插入到链表的尾部,作为链表中最后的元素。

将新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插入位置后的节点,再将插入节点前的next指针指向新插入的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
我们必须先执行步骤1,再执行步骤2;如果先执行步骤2,否则会导致插入位置后续的节点无法被找到。

public void insert(int position, int number) {
    if (position > size) {
        return;
    }
    ListNode newNode = new ListNode(number);
    if (position == 0) {
        newNode.next = head;
        head = newNode;
        if(tail == null) {
            tail = newNode;
        }
        size++;
    } else if (position == size) {
        this.append(number);
    } else {
        ListNode prev = head;
        for (int i = 0; i < position - 1; i++) {
            prev = prev.next;
        }
        ListNode next = prev.next;
        newNode.next = next;
        prev.next = newNode;
        size++;
    }
}
//末尾增添新元素
public void append(int number) { 
    ListNode newNode = new ListNode(number);
    if(tail == null) {
        tail = newNode;
    } else {
        tail.next = newNode;
        tail = newNode;
    }
    size++;
}

3)查找元素

public int search(int number) {
    ListNode cur = head;
    for(int index = 0; cur != null; index++) {
        if(cur.val == number) {
            return index;
        }
        cur = cur.next;
    }
    return -1;
}

4)更新元素

public int update(int oldValue, int newValue) {
    ListNode cur = head;
    for(int index = 0; cur != null; index++) {
        if(cur.val == oldValue) {
            cur.val = newValue;
            return index;
        }
        cur = cur.next;
    }
    return -1;
}

5.虚拟头节点的使用

链表的一大问题就是操作当前节点必须要找前一个节点才能操作。这就造成了,头结点的尴尬,因为头结点没有前一个节点了。

链表中每次对应头结点的情况都要单独处理,所以使用虚拟头结点的技巧,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设置虚拟头节点dummyNode,dummyNode.next 指向head,对原头节点的操作即可和其它节点统一,更加方便

6.与数组的对比

数组在定义的时候,长度就是固定的,如果想改动数组的长度,就需要重新定义一个新的数组。

链表的长度可以是不固定的,并且可以动态增删, 适合数据量不固定,频繁增删,较少查询的场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逻辑结构:描述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线性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形结构(如二叉树、堆、B树)、图结构(有向图、无向图等)以及集合和队列等抽象数据类型。 存储结构(物理结构):描述数据在计算机中如何具体存储。例如,数组的连续存储,链表的动态分配节点,树和图的邻接矩阵或邻接表表示等。 基本操作:针对每种数据结构,定义了一系列基本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插入、删除、查找、更新、遍历等,并分析这些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算法算法设计:研究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步骤形式化为一系列指令,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以求解问题。 算法特性:包括输入、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和可行性。即一个有效的算法必须能在有限步骤内结束,并且对于给定的输入产生唯一的确定输出。 算法分类: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查找算法(如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图论算法(如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回溯法,分支限界法等。 算法分析:通过数学方法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运行时间随数据规模增长的速度)和空间复杂度(所需内存大小)来评估其效率。 学习算法数据结构不仅有助于理解程序的内部工作原理,更能帮助开发人员编写出高效、稳定和易于维护的软件系统。
数据结构——用C语言描述(第3版)》课后答案的描述使用C语言来实现各种数据结构算法。以下是对几个常见数据结构的描述和相关代码示例。 1. 数组(Array):数组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用于存储相同类型的元素。C语言中使用数组可以快速访问和修改元素。示例代码如下: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5] = {1, 2, 3, 4, 5}; for(int i = 0; i < 5;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 2. 链表(Linked List):链表是一种动态数据结构,通过节点之间的指针链接来存储数据。C语言中可以使用结构体和指针来实现链表。示例代码如下: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 void printList(struct Node* head) { struct Node* current = head; while(current != NULL) { printf("%d ", current->data); current = current->next; } } int main() { struct Node* head = NULL; struct Node* second = NULL; struct Node* third = NULL; head = (struct Node*) malloc(sizeof(struct Node)); second = (struct Node*) malloc(sizeof(struct Node)); third = (struct Node*) malloc(sizeof(struct Node)); head->data = 1; head->next = second; second->data = 2; second->next = third; third->data = 3; third->next = NULL; printList(head); return 0; } ``` 3. 栈(Stack):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数组来实现。示例代码如下: ```c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_SIZE 100 int stack[MAX_SIZE]; int top = -1; void push(int item) { if(top == MAX_SIZE - 1) { printf("Stack Overflow\n"); } else { stack[++top] = item; } } int pop() { if(top == -1) { printf("Stack Underflow\n"); return -1; } else { return stack[top--]; } } void printStack() { for(int i = top; i >= 0; i--) { printf("%d ", stack[i]); } } int main() { push(1); push(2); push(3); printf("Popped element: %d\n", pop()); printStack(); return 0; } ``` 这些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C语言描述《数据结构——用C语言描述(第3版)》中介绍的数据结构。读者可以根据书中提供的习题进行编程练习,进一步巩固数据结构算法的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