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学习】第六章摘要补全(待修)

6.1ConcurrentHashMap实现原理与使用

1.hashmap实现原理

1.7版本:数组+链表。用的是头插法,所以会出现多线程的时候产生环

1.8版本:数组+链表+红黑树。链表长度>8变红黑树,<6变链表。出现碰撞用的是尾插法

2.currenthashmap实现原理

1.7版本:采用锁机制,在对某个子hash进行操作时,将该Segment锁定,不允许对其进行非查询操作,想对HashEntry操作需要先获取Segment。

1.8版本:CAS无锁算法,这种乐观操作在完成前进行判断,如果符合预期结果才给予执行,对并发操作提供良好的优化.

3.hashmap扩容会导致哪些问题

1.7版本中采用的是头插法会出现死循环

1.8版本中采用尾插法,会出现数据覆盖的问题

4.hashtable和hashmap和Concurrenthashmap的区别

hashmap:线程不安全。因为不同步的问题,多线程场景下是不安全的,容易出现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在单线程场景下非常推荐使用

hashtable:全部加锁

Concurrenthashmap:分为很多子hashMap,再进行加锁(读写锁)

Concurrenthashmap是可以代替hashtable的,hashtable因为锁住全部线程的安全性可以说是非常强,concurrenthashmap对部分上锁安全性肯定没有hashtable高,但是对于大量数据情况下,hashtable因为锁全部会导致处理时间长,此时concurrenthashmap当然会比hashtable好。

更多细节在这里一文读懂Java ConcurrentHashMap原理与实现 - 知乎 (zhihu.com)

6.2有哪些阻塞队列

ArrayBlockingQueue:数组结构组成的有界阻塞队列

LinkedBlockingQueue:链表结构 有界阻塞队列

PriorityBlockingQueue:支持优先级排序的无界阻塞队列

DelayQueue:使用优先级队列实现的无界阻塞队列

应用场景:缓存系统的设计,定时任务调度

SynchronousQueue:不存储元素的阻塞队列

LinkedTransferQueue:链表结构组成的无界阻塞队列

LinkedBlockingDeque:链表结构组成的双向阻塞队列

6.4Fork/Join框架(没有也能实现)

1.任务拆分代码

int moddel=(start+end)/2
CountTask leftTask=new CountTask(start,model)
CountTask rightTask=new CountTask(middle + 1,end)
//执行子任务
leftTask.fork();
rightTask.fork();
//等待子任务执行完,并得到其结果
int leftResult=leftTask.join();
int rightResult=rightTask.join();
//合并子任务
sum=leftResult+rightResult();

没弄太明白。。。等我再补,有没有大佬啊啊啊啊啊啊

  • 16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