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标准-移动通信标准和无线局域网标准

 移动通信标准

2G

  1.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GSM是一种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广泛应用于手机通信网络。它是第二代(2G)移动通信技术的代表,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开始使用,并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移动通信标准之一。

GSM采用数字信号传输,使用时分多址(TDMA)技术,将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隙,每个时隙用于传输一个用户的数据。这种时分多址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共享同一个频率,提高了频谱利用效率。

GSM提供了语音通信和短消息服务(SMS),并逐渐引入了数据业务,如传真传输和基于IP的数据传输。它还支持国际漫游,使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国家之间使用同一个手机进行通信。

GSM的核心网络架构由移动交换中心(MSC)组成,负责电话呼叫的连接和路由。此外,GSM还包括了各种辅助网络元素,如家用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等,以支持各种功能和服务。

目前,GSM仍然广泛存在,在我国GSM网络的发展较为成熟,GSM有着较强的覆盖,尤其是在偏远农村和山区,用户群体较为庞大,它可以保障通信的基础网络。然而,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3G、4G和5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逐渐取代了GSM,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更丰富的功能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2.5G

1.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是一种移动通信技术,介于2G和3G之间,位于UMTS之前。它是在GSM网络基础上引入的数据业务技术,为移动设备提供了基于分组的数据传输能力。GPRS采用了分组交换的方式,将用户的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相对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GPRS的分组交换方式更加高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分配网络资源,提供按需连接和灵活的带宽分配。

GPRS技术提供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相比于2G网络中的短信和传真服务,它可以支持更丰富的数据应用,如电子邮件、互联网浏览和即时消息等。然而,与后续的UMTS和其它3G技术相比,GPRS的数据速率相对较低,通常在10-100 kbps的范围内。

2.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

是一种移动通信标准。它是对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标准的增强和改进,旨在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性能。

EDGE作为一种通信标准,定义了无线接口和协议规范,使得移动设备和网络之间能够进行兼容和互操作。它扩展了GSM网络的能力,提供了更高的数据速率,通常在100 kbps至200 kbps之间。

通过引入更高级别的调制和编码技术,EDGE实现了更高的数据传输效率,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支持更多的应用,如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多媒体消息等。EDGE定义了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口、协议和功能,旨在提供增强的数据传输能力。它在2G时代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演进提供了重要的过渡阶段,并为后续的3G、4G和5G技术的引入奠定了基础。

3G

1.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是一种基于CDMA技术的无线通信标准,用于3G系统。它采用了宽带信道和更高的频谱效率,提供了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好的语音质量。WCDMA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部署和采用。

2.CDMA2000:

CDMA2000是一种基于CDMA技术的3G标准,是CDMA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提供了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强的系统容量,支持高质量的语音和数据服务。CDMA2000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SCDMA是中国发展的一种3G标准,与欧洲的WCDMA和美国的CDMA2000称为三大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采用时分多址和同步码分多址技术。它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和较好的抗干扰能力,适用于高密度人口区域。TD-SCDMA主要在中国内地部署和使用。

4.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是3GPP制定的第三代(3G)移动通信标准,基于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技术,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增强的功能。相比于第二代(2G)的GSM网络,UMTS提供了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低的延迟,支持更丰富的数据应用和多媒体服务,例如高速互联网访问、视频通话、实时流媒体等。UMTS的核心网络架构基于IP(Internet Protocol),采用了分组交换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以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它还引入了更多的服务和功能,例如语音通信(通过VoIP)、移动电视、位置服务等。

UMTS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采用,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要标准之一。它为用户提供了更快速、更丰富的移动通信体验,并为移动应用和服务的创新提供了基础。UMTS后续的4G LTE和5G技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演进和改进。

4G

1.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属于第四代(4G)移动通信标准。

WiMAX标准最初基于IEEE 802.16标准,旨在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和无线城域网(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WMAN)覆盖。它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广域覆盖范围和灵活的部署方式。

WiMAX支持长距离传输和非视距通信,可以提供多媒体流媒体、互联网接入、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电话和数据传输等应用。它在频谱利用、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方面相对于前一代移动通信标准有显著的改进。

尽管WiMAX最初被认为是4G标准之一,但随后LTE(Long-Term Evolution)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主流的4G技术。WiMAX在一些地区和特定应用中仍然存在,但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部署和采用相对较少,而LTE和其后续的5G标准则更为广泛和普遍。

2.LTE(Long-Term Evolution):

LTE全称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制定的第四代(4G)移动通信标准,采用了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和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等技术,提供了更高的数据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系统性能。LTE网络可以在不同的频段上运营,提供广泛的覆盖范围。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基站类型(如宏基站、微基站和室内基站)和部署策略(如宏蜂窝和小区覆盖)来满足不同地区和需求的通信需求。

LTE标准为高速移动宽带数据传输提供了支持,使得用户可以享受更快的互联网访问速度和更高质量的多媒体服务。LTE标准在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安全性和频谱利用等方面定义了一系列技术规范,为移动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厂商提供了统一的参考框架,推动了4G技术的全球普及和应用。

LTE包含TDD LTE和FDD LTE两种,分别采用TDD和FDD两种双工模式,TDD是时分双工模式,即按时隙分配资源,上下行在同一频段上按照时间分配交叉进行;FDD是频分双工模式,即按频段分配资源,上下行分处不同频段同时进行。

5G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

5G是目前最新的移动通信标准,也由3GPP制定。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组织(ITU)制订,5G的正式名称为IMT-20205G的愿景是实现万物互联。它引入了许多创新技术,如毫米波频段的利用、大规模MIMO、网络切片等,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5G具有超高速率、超低延迟和大规模连接的特点,能够支持更广泛的应用,如智能城市、物联网、虚拟现实等。

2017标准化组织3GPP推出第一版5G技术规范NR

NR充分利用多天线技术特别是大规模天线(Massive MIMO)技术。可以说NR是以多天线技术为中心进行的设计。通过多天线技术,NR不但提高了覆盖,而且提升了网络容量。NR在LTE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增强了上行、下行信道探测,解调参考信号等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空间复用技术的潜力。NR支持高速的数据传输。为了支持非常高的数据速率,NR引入了一些新的技术。比如数据信道编码采用LDPC码。相较于LTE中使用Turbo码,在较高码率时LDPC码接收机更加易于实现。NR向前兼容,未来可以方便引入新技术。可以预见5G的需求会不断变化,同时新技术的演讲也一刻不停,这都需要让NR为其未来的演进预留足够的空间:能够支持未来具有新需求和新特性的服务,同时仍能支持同一载波上的传统终端。

无线局域网标准

IEEE 802.11标准

IEEE 802.11是一系列标准,用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通信。这一系列标准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制定,并指定了无线网络的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和介质访问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的规范。

IEEE 802.11标准的不同版本和扩展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标准:

IEEE 802.11b:发布于1999年,提供最大传输速率为11 Mbps的无线通信。它使用2.4 GHz频段,并采用了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调制技术,DSSS通过将数据信号扩展到较大的带宽,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距离。IEEE 802.11b2.4GHz频段划分为3个不重叠的20 MHz频道。每个频道可以容纳一组设备进行通信,这使得多个设备可以同时工作而不会相互干扰。

IEEE 802.11a:发布于1999年,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最高可达54 Mbps。它使用5 GHz频段,并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调制技术。EEE 802.11a将频谱分成多个20 MHz的频道,这些频道之间相互之间没有重叠。每个频道可以容纳不同数据速率的传输,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频道。

IEEE 802.11g:发布于2003年,将2.4 GHz频段的传输速率提升到54 Mbps,与802.11a兼容。它采用了OFDM调制技术。

IEEE 802.11n:发布于2009年,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增强的信号覆盖范围。它支持多天线技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和通道绑定(Channel Bonding)等功能,最高传输速率可达600 Mbps。

IEEE 802.11ac:发布于2013年,是一种更高性能的Wi-Fi标准,提供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大的网络容量。它在5 GHz频段采用了更宽的频谱和更多的MIMO天线,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 Gbps以上。

IEEE 802.11ax(也被称为Wi-Fi 6):发布于2019年,旨在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网络效率。它引入了一些新技术,如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和MU-MIMO(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以支持同时连接多个设备的高效通信。

这些IEEE 802.11标准的不同版本和扩展为无线局域网提供了不同的传输速率、频段选择和功能特性,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的无线通信需求。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