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反馈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反馈

反馈也称为回授,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在控制系统中,通过对执行机构偏移量(输出量)的监测来修正系统的输入量,反馈的目的是通过输出对输入的影响来改善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控制效果

在电子电路中,将输出量(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作用到输入回路,用来影响其输入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或者输入电流)的措施称为反馈

将反馈放大电路网络化后,按照各部分电路的主要功能可将其分为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两部分

如图所示,前者主要功能是放大信号,后者主要功能是传输反馈信号

基本放大电路的信号称为净输入量,它不但决定于输入信号(输入量),还与反馈信号(反馈量)有关

二.正反馈与负反馈

根据反馈的效果可以区分反馈的极性,使基本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增大的反馈称为正反馈,使基本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由于反馈的结果影响了净输入量,就必然影响输出量,因此也可以根据输出量的变化区分反馈的极性

反馈的结果使输出量的变化增大的为正反馈,使输出量的变化减小的为负反馈

例如在典型工作点稳定电路中,温度的变化引起集电极电流(输出量)变化,这种变化在发射极电阻Re上产生变化的电压,并影响放大管b-e间的电压(净输入量),导致基级电流向相反方向变化,从而使集电极电流向相反方向变化,由此可见反馈的结果使|△IC|减小,说明电路中引入的是负反馈

三.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如果反馈量中只含有直流量,则称为直流反馈

如果反馈量中只含有交流量,则称为交流反馈

仅在直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直流反馈,仅在交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交流反馈

在很多放大电路中,常常是交、直流反馈兼而有之

在经典电路中,Re只存在于直流通路,故引入的是直流反馈,若去掉旁路电容Ce,则Re上的电压就既有直流量又有交流量,因而电路中既引入了直流反馈又引入了交流反馈

直流负反馈主要用于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反馈的判断

反馈的判断就是对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进行定性分析,正确判断反馈的性质是研究反馈放大电路的基础

一.有无反馈的判断

若放大电路中存在将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相连接的通路,并由此影响放大电路的净输入,则表明电路引入了反馈,否则电路中便没有反馈

在图a所示电路中,集成运放的输出端与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均无通路,故电路中没有引入反馈

在图b所示电路中,电阻R2将集成运放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相连接,因而集成运放的净输入量不仅决定于输入信号,还与输出信号有关,所以该电路中引入了反馈

在图c所示电路中,虽然电阻R跨接在集成运放的输出端与同相输入端之间,但是因为同相输入端接地,R只不过是集成运放的负载,而不会使uo作用于输入回路,所以电路中没有引入反馈

综上所述,只有图b引入了反馈,可以通过寻找电路中有无反馈通路,即可判定出电路是否引入了反馈

二.反馈极性的判断

瞬时极性法是判断电路中反馈极性的基本方法

规定电路输入信号在某一时刻对地的极性,并以此为依据,逐级判断电路中各相关点电流的流向和电位的极性,从而得到输出信号的极性,根据输出信号的极性判断出反馈信号的极性:

若反馈信号使基本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增大,则说明引入了正反馈

若反馈信号使基本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则说明引入了负反馈

如图a所示电路中,设输入电压uI的瞬时极性对地位正

即集成运放同相输入端电位uP对地为正,因而输出电压uo对地也为正,uo在R2和R1回路产生电流,方向如图中虚线所示,并且该电流在R1上产生的极性为上正下负的反馈电压uF,使反相输入端电位对地位正,由此导致集成运放的净输入电压uD(uP-uN)的数值减小,说明电路引入了负反馈

若将图a所示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互换时

则得到图b所示电路,设uI瞬时极性对地为正,则输出电压uo极性对地为负,uo作用于R1和R2回路所产生的电流的方向如图中虚线所示,由此可得R1上所产生的反馈电压uF的极性为上负下正,即同相输入端电位uP对地为负,所以必然导致集成运放的净输入电压uD(uP-uN)的数值增大,说明电路中引入了正反馈

注意,反馈量时仅仅决定于输出量的物理量,而与输入量无关,例如图a中反馈电压uF不代表R1上的实际电压,而只表示输出电压uo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反馈极性时,可将输出量视为作用于反馈网络的独立源

在图c所示电路中,设输入电流iI瞬时极性如图所示

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的电流iN流入集成运放,电位uN对地为正,因而输出电压uo极性对地为负,uo作用于R2,产生电流iF,如图中虚线所标注,iF对iI分流,导致集成运放的净输入电流iN的数值减小,故说明电路引入了负反馈

以上分析说明,在集成运放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中,可以通过分析集成运放的净输入电压uD或者净输入电流iP(iN),因反馈的引入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来判断反馈的极性

结论:

1.由于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变化总是与其反相输入端电位的变化方向相反,因而从集成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电容等反馈通路引回到其反相输入端的电路必然构成负反馈电路

2.由于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变化总是与其同相输入端电位的变化方向相同,因而从集成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电容等反馈通路引回到其同相输入端的电路必然构成正反馈电路

上述结论可以用于单个集成运放中引入反馈的极性判断

对于分立元件电路,可以通过判断输入级放大管的净输入电压(b-e间,e-b间,g-s间,s-g间)或者净输入电流(iB、iE、iS)因反馈的引入被增大还是被减小,来判断反馈的极性

三.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的判断

根据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的定义,可以通过反馈存在于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之中还是交流通路之中,来判断电路引入的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

在图a所示电路中,已知电容C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因而它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故图a所示电路中只引入了直流反馈,而没有引入交流反馈

如上图所示,已知电容C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

对于直流量,电容C相当于开路,即在直流通路中不存在连续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通路,故电路中没有直流负反馈

对于交流量,C相当于短路,R2将集成运放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相连接,故电路中引入了交流反馈

例题:

判断下图所示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解:

观察上图所示电路,电阻R4将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相连接,故电路中引入了反馈,又因为无论在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中,反馈通路均存在,所以电路中既引入了直流反馈又引入了交流反馈

利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的特性,设输入电压uI的极性对地位"+",A1的输出电位uo1的"-",即后级电路的输入电压对地位"-",故输出电压uo对地为"+"

uo作用于R4和R1回路,所产生的电流在R1上获得反馈电压uF,极性如图中所注,由于uF使A1的净输入电压uD减小,故电路中引入了负反馈

在上图所示电路中,A2和R2、R3所构成的电路引入了负反馈,因为其只影响局部电路,故称之为"局部反馈",而R4所引入的反馈影响整个电路,故称之为"总体反馈"或"级间反馈"

  • 13
    点赞
  • 4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