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Linux系统下printf函数的输出问题

目录

printf函数输出问题

为啥要放到缓冲区呢? 

\n 强制刷新缓冲区 

fflush 强制刷新缓冲区 


printf函数输出问题

        在 Linux 下,printf 函数通常会先将输出放入缓冲区而不是立即将其发送到终端或文件。这是为了提高性能,因为逐个字符或逐个字节地发送输出会更加低效。

为啥要放到缓冲区呢? 

将输出放入缓冲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程序的性能。直接将每个字符或字节立即写入到输出设备(如终端或文件)可能会导致频繁的系统调用和磁盘/网络 I/O 操作,这在性能上是昂贵的。因此,缓冲的使用可以减少这种开销,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以下是一些关于为什么要使用缓冲区的重要原因:

  1. 减少系统调用: 每次写入输出设备都会导致系统调用,这是操作系统与硬件交互的开销。通过将输出暂时存储在缓冲区中,程序可以减少系统调用的次数。

  2. 提高磁盘和网络效率: 如果输出是写入磁盘文件或通过网络发送的,那么频繁的写入可能会导致较低的效率,因为磁盘和网络 I/O 操作通常比内存操作慢得多。通过将输出存储在内存中并按块写入,可以减少实际的物理 I/O 操作,提高效率。

  3. 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缓冲可以将小块输出组合成较大的块,以提供更连贯和可读性更强的输出。例如,当你在终端上看到一行完整的文本而不是逐字符显示时,这是缓冲的效果。

  4. 减少碎片化: 将输出合并到较大的块中可以减少磁盘上的碎片化,这有助于提高磁盘的寿命和性能。

printf 函数并不会直接将数据输出到屏幕,而是先放到缓冲区中,只有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一种情况满足,才会输出到屏幕。
1 缓冲区满
2 强制刷新缓冲区 fflush 或者加上 \n
3 程序结束时
 

执行程序是空格先闪3秒才出现 hello

进程是先刷新缓冲区才退出的
exit(0)调用后,刷新缓冲区,然后会调用_exit(0),这个才是真正退出进程的方法
所以,如果代码上写的是_exit(0),则没有刷新缓冲区就退出进程了。 

\n 强制刷新缓冲区 

运行后如下 屏幕上先出现hello 再出现空格3秒

fflush 强制刷新缓冲区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清酒。233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