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选择协议 TCP/IP协议 路由器间的分组转发算法详解 网关协议

        路由选择协议位于网络层

        某自治系统采用RIP协议 若该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R1收到其另据路由器R2的距离矢量中包含信息<net1,16>,则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R1不能经过R2到达net1

        OSPF与RIP协议 前者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互联网使用 而RIP适合与规模较小的互联网使用

        列举IP路由器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转发所受到的IP数据报 为需要转发的IP数据报选择最佳路径 维护路由表信息

        ---!分析IP数据报所携带的数据部分内容不是IP路由器因具备的主要功能

        TCP/IP协议栈数据解封的过程是 比特流-帧-分组-报文段-数据

        从路由器算法能否随网络变化自适应地进行调整来划分有两大类 静态路由选择策略和动态路由选择策略

        网络层IP协议常被称为被路由协议 而路由协议的作用是生成路由表从而转发IP分组 对于动态路由协议 互联网采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分为两大类 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

        路由器间分组转发算法实现过程:

        从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主机的IP地址D 用子网掩码做AND运算 得出目的网络号为N

        若网络N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 则把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D  否则是间接交付 运行下一条

        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D的特定主机路由 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条路由器 否则运行下一条

        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 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 否则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根据网络拓扑图 使用C类IP地址 (可以不在划分子网 使用缺省掩码即可)

        1、每个网段分配一个网络号 同时给每个路由器端口及主机分配接口地址

        2、给出路由器Router()的静态路由表

        RIP OSPF BGP路由选择协议的特点

        R1-R5运行RIP协议 根据条件计算路由器R2收到路由器R3发来的路由信息后更新的路由表 ---列表list

        RIP 内部网关协议 路由表内容:目的网/下一站/距离

        最佳路由选择 跳数 距离向量算法 传输层UDP 简单效率低适合小型网络路由表收敛慢

        OSPF 内部网关协议 目的网/下一站/度量 最佳路由选择 度量   算法基础:最短路径算法

        路由信息交换方式:IP数据报  效率高 可划分为若干更小区域 路由表收敛快 路由信息交换频繁

        BGP 外部网关协议 路由表内容为目的网完整路径 最佳路由选择为多种策略 算法基础为路径向量算法 路由信息交换方式为传输层TCP 适合大规模网络 用于自治系统互连

        UDP协议 提供无连接服务 提供复用/分用服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墨漓映江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