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动自锁混合案例控制
(1)按SB1,电机正转
(2)按SB2,电机反转
(3)按SB3,电机点动
分析步骤:
(1)画出电路图。
(2)画出对应的梯形图。
(3)脱离电路图去编程。
(1)按SB1,电机正转(电路图如下)
L1,L2,L3指的是工厂用电的三相交流电,即三根火线,每根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伏的交流电。
QF指的是空气开关,一般在工厂中指的是总开关。
KM是接触器的符号。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通电时,内部线圈产生磁场。常开开关闭合,常闭开关断开。
所以如图所示,当总开关QF闭合时。线路通电km中的常闭开关吸合电动机M得电。电机正转。
上面是接触器的图片(来自百度搜索)
而上图片的电路为主电路。实现SB1、SB2、SB3各个功能的为控制电路。而主电路中接触器的三个开关。称之为主触点。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触点。
若要实现(1)和(2)的功能。需要实现当SB1或SB2按下时电路能够实现自锁。
上面是实现整体功能的电路图。很好理解,SB1按下。 KM得电吸合。右侧小回路中KM触点吸合。 SB1松开时,回路仍然通电,实现电机正转。SB2按下状态取反。控制回路不得电,电机停转弱。SB3按下时电路得电电机转动。但没有自锁,松开后,电机停转。
然后进行下一步。根据电路图直接画出梯形图。大致如下图所示。
当然,这只是练习电路图转程序图的能力。实际应用时,这种编程格式并不推荐。
然后进入下一步。使器电路图和梯形图直接进行编程。
编程的梯形图,大概长这样。但注意此图片用的是博图编程软件。而西门子Plc200SMART
编程用的不是这个软件。思路也很好理解,至少电路I0.1闭合。 M0.0得电。 M0.0得电之后,这条线一直得电实现自锁。 M0.0相当于一个它相当于一个中继信号。 RM0.0得电后变成长闭第二条线得电Q0.0。做出反应,输出。从而实现电机的转动。而第三条线。I0.3。按一下时,开关闭合。 M0.1得电后。第二条线同样的得电,电机转动。
上述内容只是简单梳理一下逻辑了解一下Plc编程的基本步骤。内容并不严谨,尤其是程序图。请批判性地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