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枢反应:对称负载时,电枢磁动势对主极磁场基波产生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电枢反应。
当电枢绕组中没有电流通过时,由磁极所形成的磁场称为主磁场,近似按正弦规律分布,
当电枢绕组中有电流通过时,绕组本身产生一个磁场,称为电枢磁场,
电枢磁场对主磁场的作用将使主磁场发生畸变,产生电枢反应。
影响:这个磁场对原先转子磁场产生了叠加效应,使得其呈现增磁或去磁的现象。
为什么需要弱磁?
电机转速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反电动势逐渐增大,而电机输入的电压是有限的,当反电动势达到逆变器输出的最大电压时,转速不再上升。若想要实现电机宽范围转速控制,并且不使用弱磁控制,则要求设计电机在整个电机运行范围内能产生额定转矩,此时电机的相电感小,所以短路电流大,电机绕组及逆变器损坏的风险大,从而需提高逆变器功率器件的容量等级,增加了系统成本。
第一受到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限制,为电机提供有限的电压;
第二当逆变器拥有足够大的电流和电压等级时,交流电机本身因为绝缘材料,磁饱和以及温度的限制使电机电流和电压也会受到限制,但是交流电机的热时间常数通常远大于逆变器的热时间常数,所以在短时间内交流电机可通过几倍于自身额定电流值的电流。
弱磁存在的问题
由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凸极效应使得磁路交叉饱和严重。在电机高速运行期间,电机参数发生非线性变化,主要是由于磁饱和(可分为饱和和交叉饱和)以及电机长时间运行温度升高、趋肤效应导致的参数变化。
凸极效应:凸极电机的气隙不均匀,也即直轴(d轴)和交轴(q轴)的有效气隙不同。交-直轴电枢反应电抗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称为凸极效应。
磁饱和现象:磁饱和是磁性材料的物理特性,其通过的磁通不能无限增大,达到一定值时,即使增大电流和线圈匝数都无法提高磁通密度。当外界磁场强度慢慢加强时,铁磁材料内部的磁通密度(可以理解成磁性,磁感应强度)也会慢慢加强,当磁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再加强时,铁磁材料的磁通密度增强的速度越来越慢。
硅钢片把电能转化成磁能再转化成动能的能力是有限的。当电机电流超过一定范围后,电能无法再转化成更多的磁能,只能转化成热能,导致电机迅速升温,这是磁饱和的后果。
趋肤效应:当导体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集中在导体的“皮肤”部分,也就是说电流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体内部实际上电流较小,结果使导体的电阻增加,使它的损耗功率也增加。
电感参数:
主要影响原因:磁饱和
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中,转子磁路结构不对称,有效气隙小,电枢反应磁场的作用使磁阻发生很大变化,d轴电感和q轴电感不相等,存在磁路饱和影响。
磁饱和产生原因:绕组电流变化和温度
Ld:d轴位于永磁体轴向位置,永磁体磁导率接近空气磁导率(磁导率小,磁阻大),气隙大,磁阻大,受磁路饱和影响较小;
Lq:q轴的气隙小,磁阻小,受磁路饱和影响比d轴影响大,随iq增大而大大降低,通常有1到3倍的变化。电枢反应引起的磁路饱和主要存在于q 轴。
气隙与磁阻:变压器都是由硅钢片拼成的,两个对着的硅钢片之间的间隙叫气隙。气隙大了当然磁阻就大了。变压器留气隙是为了防止在工作中产生磁饱和。有了气隙的确增加了磁阻,但却是有益的。气隙的作用是减小磁导率,使线圈特性较少地依赖于磁芯材料的起始磁导率。气隙可以避免在交流大信号或直流偏置下的磁饱和现象,更好地控制电感量。然而,在气隙降低磁导率的情况下要求线圈圈数较多,相关的铜损也增加,所以需要适当的折中,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
当 q 轴电流较小时,磁路轻度饱和或者不饱和,q 轴电感几乎为常数。随着 q 轴电流增加,磁路进入饱和区,Lq逐渐变小。d 轴电流为去磁电流,随着 d 轴电流增加,电机电枢磁场被削弱,因此当 d 轴电流较大时,退出磁路饱和区,Ld几乎为常数。
电阻磁链参数:
阻随温度升高而升;磁链随温度升高会降低。
电机磁路饱和及交叉饱和对输出转矩的影响
(1)d轴电感对电机运行的影响
d 轴电感受饱和影响的变化较小,因此对输出转矩的 影响主要来自于q 轴,但是当电动机定子电流增加时,受到磁路饱和的影响,d 轴电感也会减小。
由上图定子电压极限椭圆可知,当Ld减小时,椭圆整体会向左偏移,那么在电机运行时的工作点也会向左偏移,需要更大的id去磁电流,iq将减小。此时若按照Ld参数不变,原工作点运行,则iq电流更大,电压会更大,电流调节器更容易饱和,并且会延迟进入弱磁的时间。
(2)q轴电感对电机运行的影响
电感参数为常数时:在定子电流幅值较小时,三种情况下电机输出转矩基本相等。这是由于在电机定子电流较小时,q 轴电流也较小,q 轴磁路处于不饱和状态,因此三种情况下电机电感参数基本没有变化。
只考虑单磁路饱和影响:随着定子电流幅值增大,q 轴磁路进入饱和状态,当只考虑 q 轴电感随 q 轴电流饱和,随着电流的增大电感明显下降,因此由凸极效应产生的转矩随之下降,因此其值明显低于 Lq为常数的情况。
考虑dq电流交叉耦合影响:当考虑了电机交叉耦合的影响时,由于随着定子电流的增大,d 轴退磁电流也随之增大,由于交叉耦合的影响,d 轴电流会对 q 轴磁路产生弱磁效果,从而使得 q 轴磁路饱和程度降低,因此其得到的电感参数会相应地增大,从而使得输出转矩要高于只考虑 q 轴电感随 q 轴电流饱和的情况。
电动机在同一个电流工作点(id,iq)下,与 q 轴电感没有变化时相比较,Lq 减小以后使得电动机输出转矩下降;与Lq参数不变时比较,电机提前进入弱磁。因此为了输出相同的转矩,必须增加id 或者 iq。
(3)铁耗对电机运行的影响
铁损可分为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铜损是定子线圈发热所产生的热损失;
铁损主要是电机正常运行过程中的主要损耗;铜损是电机堵转时的主要损耗。
交流电动机的运行需要一个以同步速度旋转的磁场,这个磁场在电动机铁心尤其是定子铁心中产生较大的铁耗,并且随着电动机运行速度的增加,损耗会进一步增加。
如果电动机工作在同 一个电流工作点(id,iq)下,考虑到铁耗电阻后电动机的定子总电流(ids,iqs)会有所增加, 铜耗也会增加,所以效率有所下降,同时定子电压的需求会有所增加。
反过来考虑,如果不考虑铁耗电阻,仍然按照原有的定子电流进行控制,那么实际的弱磁电流分量与转矩电流分量将会发生变化。从而电动机的实际工作点和电动机实际输出转矩都会有所变化, 会导致输出转矩的下降和对定子电压需求的提高。如果电流调节器此时进入饱和,那么将不能够对电动机电流实施闭环控制。电动机处于电流的开环控制下,这成为系 统安全运行的严重隐患,最好能够尽快脱离这种状态而重新进入电流可控状态。
弱磁分区曲线
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电机电流电压约束数学模型,拉格朗日乘数法在数学最优问题求解过程中是一种寻找受一个或多个条件限制的多元函数极值的方法。
拉格朗日乘数法可以将求函数z=f(x,y)在满足g(x,y)=0下的条件极值转化为求函数F(x,y,k)=f(x,y)+kg(x,y)的无条件极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