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学术圈是种怎样的体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83177

编辑: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声明:仅做学术分享,侵删

作者:何史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83177/answer/37860629

我念博士期间做理论物理,我是因为兴趣而唸的。我唸了八年,中间有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曲折和难堪,但都过去了,到了末年,我还雄心勃勃地找学术的工作,但众所周知,2012年是学术界困难的一年。我有居留问题,而且那时女朋友,父母希望我比妹妹早结婚,我便找了另一份跟物理无关的工作。

找工作期间没心情去失落,反倒一个又一个的decline让人心痛。学术界难找工作,但到工业界不是僱主们飞扑而来,而是要努力适应争取。但这个过程是有回报的,比学术界来得快。后来我在现在的政府部门找到工作,主要处理数据挖掘。唸物理的人的数学底子是可以应付这些工作的,但程度当然没有到计算机博士毕业生的程度了。这种工作蛮适合,因为工作也是研究,也是量化,也是数学,而我也要发表文章,东西也比物理容易,薪水也高,有work-life balance,其实可以很满足的了。

有时我也会拿起以前的物理书或文章看看,也查一查现在的进展是什麽,可以说是怀愐。但学术界有时会把数十年前的工作拿出来又炒作一番,离开圈子久了有时又帮助自己的大局观,发现有些文章还真的挺无聊。更吸引眼球的,就是跨学科的研究,以前鄙视这些,但现在明白这些才是真正的研究问题。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头看才觉得当时找博后找这里工作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离开学术圈后有过一番心理战争,而这在工作逐渐稳定下来时开始。身边总有一些朋友成功在学术圈内留下,但因总会觉得我不比他差,为什麽他可以找到而我却不能?然后总会有来自这些人的轻视。如果自己完全满足这状况,这些说话可以轻易不理;但我总会有一种感觉是因为我在学术圈混不下去才转行,不满自己也感到失落。

这些失落很多时被繁忙的工作盖过。去年八月,我到了宾州参加一个华人基督徒教授团契的退修营,看到有些同辈开始tenure-track,有时会想一想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误,为什麽当初没有坚持下去。。。但在营中跟别人聊起天来,有一个老教授问我是不是想做教授,我说:「没有这个打算了。」(这可是实话!)然后他说:「弟兄,you are smart!」(我回家后和牧师谈起,他修正说:「不是你smart,是God is smart!」)我完全明白这位老教授的意思,两个博后、tenure-track、正教授,这是慢慢长路,要教学、收学生、写项目、发文章,其实这些都多于研究。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其实是技术、计算、不太忙的生活,那教授真的是我的理想工作吗?(毕业前已经很多人跟我这样说过。)很明显不是。但我也喜欢讲报告,写閒文,但出文章那个过程,我受不了。而且在很多其他人眼中,我找到一条不错的出路。

这个理性的不走学术的原因,其实已经足够有说服力。但做了那麽多年,毕竟是有感情的,有时也在意部份在走学术路的同学们的眼光。这我明白是我的自视问题,有多明白我在上帝眼中的宝贵,和有多相信神给我的计划,和自己和上帝的挣扎,在我心中还是在进行中。

作者:One Two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83177/answer/36976283

其实如果在里面呆得久了,或是在外面呆得久了,感受都差不多。如果不是官富二代,大部分人都是从一个坑跳到另外一个坑。在天朝这种体制下,学术圈里的问题其它地方都有,其它地方的问题学术圈里一个不少:资源分配极不平衡,人力投入奇低,青年人上升困难,一切都得先站队讲ZZ,做得东西和理想相去甚远,等等。只是学术圈的发展太过单一,且一切资源由党国控制,而外面的可能性和自由度多些。

当然如果你是大牛或海龟水平稍高的,情况会好些,起码能混个千人在国内985211中科院先混个位置灌几篇水然后过个几年升个教授就能安度一生了。只是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学术圈的人智商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高因为一切都是相对的,里面比你聪明的人实在多太多了,而且智商在里面并不占主导有时甚至忽悠更重要。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学术界整整断代了一代人,60后在改革开放后占据了大部分核心位置而他们还远未到退休年龄(很多都是脱离了一线科研的“行政教授”和“党政教授”,他们自己不干正事却对要招收岗位的博士要求近乎苛刻,相反在科研岗位的教授倒宽容很多),99年大扩招后高校研究所的位置又被当时的本科生和硕士迅速填满(当时博士少不够用),使得现在毕业的土博甚至一般的海龟占坑都变得极其困难。大部分知名高校禁止近亲繁殖的规定甚至使得很多暂时没找到位置的博士毕业生想在本校打个临时工都很难,又有了中国特色的廉价劳动力式的博士生延期。一旦发生了延期或找不到工作,旁人的眼光、家庭的期待、经济的压力等会使得个人心态在那时变得很差。普通人无非为博士毕业挣扎为找工作挣扎为混资历挣扎为申基金挣扎,即使你再有理想,在这种现实压力之下,长久也会变得庸俗不堪。当然这是大环境,博士生也有自身的问题,比如过于沉迷电脑,与外界脱节,浮躁,缺少学术规划等等。所以很多人离开学术圈不是做不下去了,而是看明白了里面的规则,觉得自己性格不适合或能力不匹配,不如自己不玩了,或是被迫不玩了。与其跪着清高,不如站着赚钱。

说了这么多回到自己和题主的问题吧。先说会不会回去。学术圈是个需要保持曝光率和持续跟踪你方向最新进度的地方,一旦出来了,一般就回不去了。而且也不想回去。主要还是职业规划问题。选了另一条路,意味你所有新的学习、人脉、投入等都变了,要回去得重新积累。而学术圈和社会有时又像两个世界,这又不像其它的转行。

挫败感?出来的时候会有。毕竟这个方向,自己搞了这么多年了,怎么都是有感情的。整体导师和师兄弟都算不错。当时转行自身的原因占大多数,觉得自己搞砸了,不会灌水,没有人脉,没有好工作,也没有学会这个圈子内的规则。而且这还是多年的理想,却与现实的落差很大。这种挫败感本质还是人生的失败感和理想的破灭而不是转行引起的。

至于持续多久,没有多久吧。转工作之后,生存的压力、重新学习的迫切性、社交和休息等等使得胡思乱想也成为奢侈。而新工作逐渐转入正轨后又慢慢淡忘了。毕竟时间是稀释一切的利器。

至于会不会去回看以前方向的动态。新闻会关注一些,毕竟最近实验有些热点的突破,也在知乎回答一些以前方向的问题,也纯粹出于兴趣。不得不说,对同一个方向,兴趣和职业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至于专业论文是不会去看了,不是说看不懂,而是其它事情更多,比如现在的职业什么的。

去看之前的东西像偷窥?不至于,光明正大,只是心境不同了。比如我在知乎回答相关问题就很轻松,完全没有职业的紧张感和压迫感,有时心态还更好些,能很好整理和关注以前的思路和一些数据、计算、程序之外更加实质的东西。

总之,对学术圈,普通人还是慎入,兴趣不是你最大的资本因为把兴趣当成职业在任何地方都是有风险的。而一旦进去,就必须要学会这个圈子的生存法则,先活下来,再想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转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有些人觉得不适合在里面混下去了,仅此而已。

作者:知乎用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83177/answer/2339948416

我在美国做了几年助理教授,去年年底离开了学术圈,当上了码农。什么体验呢?四个字概括:心情愉悦。

在美国做faculty,属于赚卖白菜的钱,操开startup的心。找钱、招学生、发论文,还要上课、给系里做service、给学术界做service。很心累。在公司里,也需要招人、出成果,但是没别的屁事,需要headcount、机器,找公司要就行了。在industry当然有绩效压力,而且压力不小,但并不比高校的压力大。

在美国二流学校做faculty,最烦的事就是申funding。花很多精力写proposal,拿到钱的概率小的可怜,而且拿到钱了会先被学校分走40%。想要钱的话,去industry赚钱不香么,干嘛浪费时间写proposal呢?大多数的AP的工资、申请到的经费加起来,还没industry工资高。况且industry赚的工资进自己口袋,在高校好不容易拿的科研经费也不能进自己腰包。

在大学做faculty,其实就是重复做自己擅长的事,时间久了,除了发paper、写proposal、吹吹牛,什么都不会。离开高校,这些技能没啥用。在年轻的时候陷入comfort zone真不是好事,我最怕的就是陷入comfort zone再也出不来。我这几个月通过跟同事交流、看文档、面试其他公司的人,每天都能学到新知识,非常开心。

在大学里把发paper当职业其实挺无趣的,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自娱自乐。不论玩具多精致,还是小孩子过家家。在industry解决的都是很实在的问题,模型、策略、规则搞对了,AB测试就能涨点,用户体验会变好。在industry想发paper也没问题。做得好,值得发,才会发。不像高校为了发paper而发paper。

虽说industry辛苦,但其实work life balance比大学好。做faculty的时候,周末、假期都会想着论文、proposal之类的破事,根本没有真正的假期。现在周末就是周末,假期就是假期,工作和生活可以完全分开。

跟学术界相比,industry不好的地方是节奏太快,没时间慢慢思考,一开始有点不习惯。不过这只是中国industry的问题。再就是高校里时间灵活,不像公司要按时上班。

在industry比较耗费精力的是招聘。我们这种核心业务部门招聘标准定得很高,招聘策略是只要很聪明的人,不招水平一般的人进来拖后腿,所以招聘挺不容易的。有同事一年面了100个人,才进来一个人。好在我这段时间招聘挺顺利,发出去5个offer,有4位接了。现在有人干活,我心态不急了,剩下的headcount再慢慢招就好了。

总的来说,码农的工作强度跟助理教授差不多,心理压力小一些,收入高很多,工作和生活可以分割开。要是老了以后再回高校工作,我就当个teaching professor好了,可以enjoy life。绝不会再像当tenure-track牛马,不值得。

☆ END ☆

如果看到这里,说明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点赞。微信搜索「uncle_pn」,欢迎添加小编微信「 woshicver」,每日朋友圈更新一篇高质量博文。

扫描二维码添加小编↓

246467ec05c9bae7548f64ed3dab75d3.jpeg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