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RLC电路分析
电子器件三个基本元件的串联行为已在我们之前的文章系列 RLC 电路分析中详细介绍。 在本文中,介绍了另一种称为并联 RLC 电路的关联。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介绍基本的并联 RLC 电路并重点关注其阻抗。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并联 RLC 电路的交流行为。 我们重点介绍并解释了并联 L//C 配置引起的谐振现象,该配置解释了并联 RLC 电路的一些特性。
为了总结这两篇有关 RLC 电路的文章,最后一节介绍了替代配置。
1、概述
并联 RLC 电路由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它们在端子上共享相同的电压:
由于电压保持不变,因此并联配置的输入和输出被视为电流。
对于并联配置,总阻抗的倒数 ( Z R L C Z_{RLC} ZRLC) 是每个组件的倒数阻抗之和: 1 / Z R L C = 1 / Z R + 1 / Z L + 1 / Z C 1/Z_{RLC}=1/Z_R+1/Z_L+1/Z_C 1/ZRLC=1/ZR+1/ZL+1/ZC。 换句话说,电路的总导纳是每个元件的导纳之和。
该总导纳满足:
从等式1 可以清楚地看出,当 1 / L ω − C ω = 0 1/L\omega-C\omega=0 1/Lω−Cω=0 时,阻抗在特定的 ω \omega ω 值处达到峰值。 该脉动被称为共振脉动 ω 0 \omega_0 ω0(或共振频率 f 0 = ω 0 / 2 π f_0=\omega_0/2\pi f0=ω0/2π)并且由 ω 0 = 1 / L C \omega_0=1/\sqrt{LC} ω0=1/LC给出。
2、AC的行为
阻抗的快速分析可以揭示并联 RLC 电路的行为。 实际上考虑并联 RLC 电路的组件的以下值: R = 56 k Ω R=56k\Ome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