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GB2828
GB2828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的计数抽样检验系列标准。它规定了以合格质量水平(AQL)为质量指标的一次、二次、五次抽样方案及抽样程序。这些方案主要用于连续批的检查,目的是通过抽样检验来判断一批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该标准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监督、验收等环节。例如在电子元器件、机械零部件、塑料制品等众多工业产品的批量生产检验过程中使用。无论是原材料的进货检验,还是成品的出厂检验,只要是对批量产品进行计数型质量特性(如合格数、不合格数)的检验,都可以参照 GB2828 标准。
其中GB2828.10为 GB/T2828 计数抽样检验系列标准提供了总体的指导原则和方向。它适用于当需要对产品批进行抽样检验,以确定该批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各种场景。
二、术语和定义
1.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产品进行检验,根据这部分产品的检验结果来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过程。例如,从 1000 个灯泡中随机抽取 50 个进行点亮测试,以此来判断这 1000 个灯泡整体是否合格。
2.接收质量限(AQL):AQL是Acceptable Quality Limit 接收质量限的缩写,即当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如AQL取0.65时候,表示在心理可承受的质量不良率为0.65%,因此A QL值越大,表示心理可承受的不良率越高。涉及到产品电性能、安全隐患等方面时,顾客大多会拒绝采用AQL取值的抽样方案,一律零不良。
3.极限质量(LQ):对于一个孤立批,为了抽样检验,限制在某一低接收概率的质量水平。例如,某企业采购一批特殊材料,供应商偶尔供应,对这批材料设定极限质量为 4.0,即当不合格品率达到 4.0%时,这批材料被接收的概率很低。
4.不合格品:不满足要求的产品
分类依据:通常按不合格的严重程度将他们分类。主要分为A类和B类,有时会根据不良类型做出更细致的划分,制定出C类、D类不良。
A类:认为最被关注的一种类型的不合格。在验收抽样中,针对不同特性,有些关键参数(电性能等)会定义为A类,将给这种类型的不合格制定一个很小的AQL值。
B类:关注程度比A类稍低的一种类型的不合格,有些非关键参数(外观等)划到B类不合格中,制定一个较高的AQL值。
三、抽样方案类型
按单位产品的质量特征分类
1、计数抽样检验:按照一个或一组规定要求,把单位产品简单地划分为合格品或不合格品,或者只计算不合格数,然后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按预先规定的判定准则来确定接收还是不接收一批产品(计件或计点)。
2、计量抽样检验:对单位产品的质量特征,必须用某种与之对应的连续量(例如:时间、重量、长度等)实际测量,然后根据统计计算结果(例如:均值、标准差或其他统计量等)是否符合规定的接收判定值或接收准则来决定是否接收一批产品。
按抽取样本的次数分类
一次抽样方案:从批量为 N 的产品中抽取样本量为 n 的样本,对样本进行检验后,统计不合格品数 d。若 d 小于等于接收数 Ac,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若 d 大于等于拒收数 Re,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例如,规定 N = 1000,n = 80,Ac = 2,Re = 3。当抽取的 80 个样本中不合格品数 d≤2 时,接收该批产品;当 d≥3 时,拒收该批产品。
二次抽样方案:先抽取第一个样本,样本量为 n1,检查后统计不合格品数 d1。如果 d1 小于等于第一接收数 Ac1,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如果 d1 大于等于第一拒收数 Re1,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如果 Ac1<d1<Re1,则抽取第二个样本,样本量为 n2,统计两个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总数 d (d = d1 + d2)。若 d 小于等于第二接收数 Ac2,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例如,N = 1000,n1 = 32,Ac1 = 0,Re1 = 3,n2 = 32,Ac2 = 3,Re2 = 4。当第一个样本中的 d1 = 0 时,接收该批产品;当 d1≥3 时,拒收该批产品;当 d1 = 1 或 2 时,抽取第二个样本,根据 d = d1 + d2 的值来判断是否接收。
多次抽样方案:与二次抽样类似,最多抽样五次,抽样过程相对更复杂,需要最多抽取五次样本进行判断。这种方案在某些对质量判断要求更精细的场合使用,但实际操作相对复杂。
序贯抽样检验:抽取样本的次数事先不固定,每次只抽检一个单位产品,然
后把前面的所有抽检结果累计起来,做出接收、不接收或继续抽取一个单位
产品的判定(价格昂贵、件数少使用)。
GB2828.1抽样检验方案
GB/T2828.1有三种抽样检验方案
N‐‐正常检验方案
T‐‐加严检验方案
R‐‐放宽检验方案
GB/T2828.1有四个检验状态
N‐‐正常检验状态
T‐‐加严检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