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这篇文章主要参考Alex Graves的博士论文《Supervised Sequence Labelling with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详细介绍其关于BP算法的推导过程。
2)论文没有提到过偏差的处理,不过如果能耐心推导出论文给出的公式,那么这将十分简单。
3)由于是结合语音训练的,最后是softmax出来是获得有限结果的概率值,然后做交叉熵作为目标函数,所以可能与其他的网络不一致,但是反馈的推导应该是一样的,除了输出层和最后一个隐层之间的个推导。
转载请保留出处 http://write.blog.csdn.net/postedit/41809341
1.MLP 多层感知器
1.1前向传播
普通的BP前向传播很简单,如果最后一层不是softmax层,那么就是 输入 × 权重 然后通过一个激活函数(eg. sigmoid),加上偏差作为输出。为了简便以下直接通过截图,然后详细的介绍每一步的作用。
其中I 代表输出单元个数,输入的数据是向量x,下表带有h的表示在隐层。左面两个式子就是求第一个隐层其中一个unit(单元)的输出。 3.1式,可以理解为一个过渡式子,但是这个式子很重要,后面推导的时候就是用目标函数对a求导作为基本结构(我猜想这也是考虑到 后面对权重w求导方便)。右面两个式子,是其余隐层单元的输出(因为这里要讲的是深度网络,所以有多个隐层)
那个θ是一个非线性函数(激活函数),一般有下面两种选择:
指所以选择非线性函数,因为其可以拟合线性的函数,发现非线性的分类边界(nonlinear classi cation boundaries),同时线性函数的组合还是线性的,而非线性则可以更好地”记忆“输入数据的特征。(算了这样下去就成翻译了,我还是注重推导吧,反正大家的ANN基本知识比我好)
前向传播到最后,当然要把输出数据和原来的数据进行比对然后更新权重(这里讲的是有监督学习)。对于语音识别网络结构CD-DNN-HMM熟悉的话,知道网络最后的输出是关于每个phoneme或triphone的概率,而概率的得来是通过最后一个softmax层求得并输出的(此层非常特殊,不像原来每个节点单独求输出b,而是等此层所有节点的a都求出后,一起求b【概率】)。式子如下
左面那个就是标准的softmax函数,求Ck类的概率值。 右面那个函数z是标签(或者说本应该的正确结果,但是完全由一个1其余为0组成比如[0,1,0,0,0] ,1,0其实代表的是概率值,它们求和为1,可以理解为总共有5个分类结果,输入应该对应第二个分类)
1.2目标函数O
结合2.11式(在下面,就是求交叉熵的)与3.13式可得3.15式——我们需要最小化的目标函数(交叉熵越小,说明模型越逼近真实的结果)
目标函数以前用的是均方误差
最小化目标函数O就需要用梯度下降法【应该是随机梯度下降,因为基本上是训练一个数据(或mini-batch),更新一下权重,而不是把所有的都训练完再更新】
关于梯度下降法,要理解清楚,要不然就不知道下面为什么要那么干,可参考博客 http://www.cnblogs.com/iamccme/archive/2013/05/14/3078418.html 。 简单说一下,如果要更新权重w,就要知道更新量,可以选取梯度最大的值(传说中的导数),如果+则是最大化目标函数,如果减则是最小化目标函数.为了防止过快/慢则乘以一个系数.
1.3 后向传播
这才是真正难的地方.大体说一下,由于最后一次层特殊是个softmax层,所以单独证明一下,后面的则完全一样了,通过找到递归的算法.使得公式十分简洁.
再次强调,ah是指下面的 输入X 权重 求和的值,还没有通过节点,而 bh 是指ah 通过节点的激活函数θ的值,那么这个bh乘以权重whk与其他求和,就又得到上一层的ak,而论文的作者是以求dO/da 为核心,然后推导出递归公式。
先看softmax这层的推导
根据3.15式和3.13式,不难想到3,20式 【牢记每个 单元/节点 的softmax值依赖于这层所有的a】
对于3.22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推,下面是我的推导过程,截图如下,不知是否准确
其他层的递归求法推导
之前我强调了很久的地方,是因为我在推导哦啊RNN和LSTM的时候,充分发现其巧妙之处,作者在接下来也直接给出了公式 3.23
δk 在3.22式就已经得到了,接下来,论文通过简单的求导变换就推出出的递归公式,下面慢慢讲,首先是倒数第二个隐层
类似3.1有
解释:上面这个式子,在不知不觉中牵扯到两个隐层 ,ah产生bh,bh产生ak,记住a只是通过矩阵乘法还没通过节点,而b就是a通过后的值。
给个我画的图片吧,
通过3.24式与3.2,3.9式结合,便可得3.25式,这样推广一下除了最后的softmxt层其他层都可以按3.36这样递归来算
虽然找到了递归关系,但是有朋友要问了,不是应该求权重w的倒数吗?怎么一直没看到?我想说的是如果一开始直接利用求w的倒数来推导,那么上面的公式将会复杂,还有论文后面的LSTM列出的公式(论文同样没给具体的推导,需要自己来推推)也利用dO/da 总结出公式……不说了,下面就看看这样之后求dw是多么简洁吧!
2.RNN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循环的神经网络)
网络的结构就是每一个隐层,拥有上一时刻这个隐层输出的输入值.,原文示意图如下
2.1前向传播
直接看公式吧,很简单,注意上标是指时间t
当然输出层的a则和以前的一样
2.2 后向传播
先给公式
其实也没什么难的,但是有个地方要仔细揣摩一下,仔细观察 公式3.23 用到了t+1,如果求导思路清晰则可以推,出来.但是也可以这样理解:前向传播时h层的输出bh影响了h层t+1时刻,所以按照多元函数求导的法则,自然要加上对t+1时刻的影响,或者干脆看作上面不仅有k层还有 h(t+1) 层,这样就好理解为什么有 δ(t+1)了吧,【明白这个很重要,要不然LSTM给出的公式将更难理解】
求对w的倒数和往常一样的简单
3 LSTM Long Short-Term Memory (长短时间记忆)
到这里,朋友们可能要失望了,因为接下来我也不贴结构图或者是公式。在这里给想推导出LSTM公式的同学一些经验。
1)先把结构图看明白,要对照论文给出的各个定义,结合Forward Pass ,注意图中C=1,其实这一个memory block 应该有多个输出。前万不要先看 Backward Pass
2)要时刻警惕脚标t ,t+1 ,t-1
3)开始推导后向算法的朋友,也不要害怕,其实就是下图这么回事
推导过程中z到t可能间隔几层,而非上图中的一层,一定要明白谁是最后的求导对象。一般来说除了像3.24那种需要变换的,其余只要根据图中箭头的反像就可以慢慢链式的求出来。 当然这是我的理解不一定对,大家数学好的可能就会说,这还用求吗?显然是这样,就像1+1=2一样的显然。
这一块内容我看了很久,这三个推导看了大约5天,很多笔记在打印纸上,这里只能摘一点防止自己忘记,也为入门的朋友提供一些小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