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普及的非常广泛了,网络就是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介质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网络,网络是用来数据信息交换的,按照覆盖部分主要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甚至全球网。

IP地址

IP地址也被称为互联网地址,在网络层把不同的物理地址统一地址到全球唯一的IP上,(屏蔽物理差异),是唯一标识互联网计算机中的逻辑地址,在计算机中,一般使用一个32位的整数表示IP地址,但是由于整数比较大,肉眼看起来不太方便,因此为了更好的表示,采用了点分十进制进行表示。每个部分的取值为0-255

端口号

端口号主要是为了区分主机上的程序,通过端口号来把各个程序区分开来,相当于是门牌号,并通过端口号传输网络请求给不同的程序。端口号也是个整数,范围是0-65535。并且两个程序不能有相同的端口号。

客户端和服务器

客户端:主动发起请求的一方

服务器:被动接受请求的一方

由于服务器不知道请求具体什么时候来,就会一直等待,随时待命。

服务器和客户端有多种交互方式:一问一答(最常见也是最经典的方式),一问多答,多问一答,多问多答

协议

网络协议就是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交换而进行建立的规则标准 或约定的集合

举一个例子:人和人打电话,比如两个人之间进行汉语交流,这就是协议,电话和电话之间进行声音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和接受发送,这也是协议,此外这还体现了封装,人不需要了解电话的工作原理,电话也不需要懂人的语言。

网络通信中的五元组

两台主机之间通过源IP,源端口,目的IP,目的端口,协议类型进行实现网络通信。

协议分层

网络里面的内容比较复杂,无法通过一个协议把所有的功能涵盖进去,就需要拆分出多个协议,为了更好的组织这么多的协议,按照协议的定位,再进行分类,就有了协议分层(类似于,写代码如果将所有的函数和方法都写在一个函数里面,会非常麻烦,可读性也会很差,而通过多个类把代码分成块,代码的可读性和修改就会变得很方便)。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七层网络模型

1.物理层

2.表示层

3.会话层

4.传输层

5.网络层

6.数据链路层

7.物理层

由于七层模型复杂也不实用,所以七层模型没有落地和实现

Tcp/IP模型(五层或四层)

1.物理层:硬件设备,网络与通信的基础设施,例如网线

2.数据链路层:实现两个相邻设备的数据通信

3.网络层:针对网络上的任意两台主机完成通信路径的规划和具体传输。

4.传输层:负责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可靠的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5.程序层:负责具体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沟通

由于物理层考虑的比较少因此,很多时候也可以称为TCP/IP四层模型

网络设备所在分层

对于一台主机其操作系统实现了传输层到物理层的内容,也是TCP/I五层模型的下四层

对于一台路由器,实现了网络层到物理层,也就是五层模型的下三层。

对于交换机来说世系按了数据链路层到物理层,就是五层模型的下两层。

但是对于现在来说,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界限已经不明显,有的交换机也世系按了五层模型的下三层。

(谢谢你能看完~)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