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思想追求以有为求无为

本文探讨了禅宗的起源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特别是在科举制度下为知识分子提供的一种精神出路。禅宗主张以有为求无为,认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行为如吃粥、洗碗就能达到悟道的境界,强调不执着的心态对于实现心灵自由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真实、自由选择有为或者无为都是可以的。这个我们要把它讲清楚,于是就有了第三种态度禅宗。
  禅宗是什么?以有为求无为,老庄和禅宗是一个辩论发展的关系。老子是以有为求为,庄子是以无为求无为,禅宗是以有为求无为。为什么有禅宗这样一个思想,就因为我前面讲了一个问题,尽管老庄一再地讲无为,但是作为人也好、社会也好、民族也好,作为国家也好,不可能无为的。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冲突?就有禅宗。我认为,禅宗的产生原因之一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禅宗的兴盛是在唐。为什么在这个唐代出现呢?就因为隋唐之际有一个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科举制!国家需要很多的官员,这些官员从那里来?怎么样产生?这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从秦汉开始就开始探索,秦汉实行的是什么呢?察举制,就是由组织部门到地方上去考察,或者由地方上向中央推荐。这个制度不行啊,有问题对不对?所以曹操就提出唯才是举,到了曹丕,改成了荐举制度,就是规定了专门的推荐官员的官员,由他们去推荐,然后把人才分成三六九等,然后评上等的就做上等官,评下等的就做下等官,评不上的就不给官,这个制度导向的结果就是,评为上等的都是高干子弟,因为来评的人他都是高干,而那些出身低微的人永远做不到官。到了隋唐实行了科举制。什么叫科举呢?科就是考试,通过考试来推荐公务员。科举制就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任何读书人都有了做官的机会。二是官员真正能上能下,不像世袭制度,你出身好永远是高的,出身差永远是差的。
  这个时候,摆在读书人面前就有一条道路,一个问题,就是一旦你被提拔了当然是没有问题,你要是被撤职、降职、罢官了呢?你仕途顺利当然没有问题,如果不顺利怎么办?想起孟子的话来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儒家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请问如何独善其身呢?请问如何求得心理上的安宁呢?
  在这样一种制度下,禅宗应运而生了,禅宗最后能够大行其道,当然这就是原因之一了。佛教在中国最行其道的是两大宗派,禅宗和净宗,净宗很简单,就是念阿弥陀佛。禅宗则真正解决了人生的问题。只读老庄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就是无为和有为。这无为和有为的矛盾到底如何处理?一直没有办法。但是禅宗有办法。为什么禅宗有办法呢?禅宗抓住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佛就是觉悟。众生皆有佛性,区别在于悟与不悟
  人和佛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差别在于觉悟还是不觉悟。禅宗有一个观点叫做众生皆有佛性,既然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不是佛呢?禅宗告诉我们一个执,即执著,执的结果是迷。佛与众生的区别在什么呢?悟与不悟。
  老是去念叨老庄的无为,你什么事都不做,你能成佛吗?成不了。为什么呢?执,你老是在说无,空,无为,四大皆空,没觉悟,这叫执著。悟,真正的悟了以后,就是什么都想明白了。你不是说能不能成佛,不是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在于你能否在刹那之间顿悟。立马悟了,你就成佛了,这个叫什么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为什么有这句话?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众生皆有佛性,众生才可以普渡。如果众生都有佛性,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坏人有没有佛性?有,你必须承认坏人也有,不然众生都有佛性就不能成立,所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你放下,所以也叫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有一刹那间,如果你沉浸在这个苦海之中,只要你一回头,刹那之间就回到岸上。
  禅宗得道的途径就是该干嘛就干嘛。我们去看禅宗的公案,就是讲这个问题:一个小和尚问禅师,请问师傅我如何能够得道吗?吃粥去,学生就吃了一碗,又回来了,问怎么能够得道?洗碗去,大悟。很简单,得道的途径就是吃粥,洗碗。会做吗?会做。谁都会做,人人都会做,所以众生皆可成佛。这个就叫做以有为求无为。实际上就是说,你什么事情都可以做,该做的都可以做,没有关系,但是,不要执著。不要认为非得怎么样怎么样。没有这个执著的心思人就自由了。这就是为什么禅宗出现以后一直为中国知识界所喜爱的原因。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保持心灵的清晰与平衡显得尤为重要。《Zen Mind, Beginner's Mind》是禅宗思想的经典之作,由Suzuki Roshi撰写,它教导我们如何保持初心,对待每一件事都如同初学者一样,这在现代社会中尤其具有启发性。 参考资源链接:[Zen Mind, Beginner's Mind 英文版](https://wenku.csdn.net/doc/6491bd55c37fb1329a367107)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冥想练习来实践书中所传达的禅宗思想。例如,设定固定的时间进行zazen(坐禅),专注于呼吸,让心灵回归宁静。当思绪繁杂时,不必强行控制,而是允许它们来去自由,然后重新将注意力带回到呼吸上。 其次,应用“初心”概念于日常生活中,意味着对待任何事情都不带有成见,保持开放和好奇心。在面对决策时,这种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客观地评估信息,避免偏见和先入为主的观点影响判断。 此外,书中提到的“非二元”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问题时看到事物的全貌,避免陷入极端的思维模式。例如,当遇到团队冲突时,尝试从一个更高的视角来理解冲突双方的立场,寻找共通点而不是分歧。 最后,Suzuki Roshi所强调的“在专家的思维中可能性很少,在初学者的思维中可能性很多”,提醒我们在技术项目管理中,保持学习的态度和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是至关重要的。它鼓励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方法,而不是固守已经过时的技术和思维模式。 总之,将《Zen Mind, Beginner's Mind》中的禅宗思想应用于现代生活,是一种既简单又深刻的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清晰,提升个人修养,以及更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为了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理念,建议认真阅读并反复咀嚼这本书。 参考资源链接:[Zen Mind, Beginner's Mind 英文版](https://wenku.csdn.net/doc/6491bd55c37fb1329a367107)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