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排序之冒泡排序

Java排序之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

基本思想:比较相邻两个元素的值,如果第一个值大于第二个值,则交换位置。那么一趟扫描下来,最大的值就被排到最后位置,二趟扫描,则第二大的值就被排到倒数第二的位置,三趟扫描…依次,就像冒气泡一样,从小到大冒出。

算法实现

写法一
    private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ay) {
        boolean exchanged = true; //标记是否有数据交换过
        for (int i = 1; i < array.length && exchanged; i++) {
            exchanged = false;
            for (int j = 0; j < array.length - i; j++) {
                if (array[j] > array[j + 1]) {
                    int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 + 1];
                    array[j + 1] = temp;
                    exchanged = true;
                }
            }
        }
    }
写法二
    private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ay) {
        boolean exchanged = true; //标记是否有数据交换过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 exchanged; i++) {
            exchanged = false;
            for (int j = 0; j < array.length - 1 - i; j++) {
                if (array[j] > array[j + 1]) {
                    int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 + 1];
                    array[j + 1] = temp;
                    exchanged = true;
                }
            }
        }
    }

写法比较

写法1和2运行效果完全一样,这里解释一下exchanged这个标记,试想一下当一次扫描过去,发现此次扫描并没有出现一次元素交换的记录,说明什么呢?对的,元素已经是有序状态了,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扫描了。

再注意写法二的内层for循环的条件j < array.length - 1 - i,其实最后的“- i”也是可以去掉的,只是这样会增加循环次数,因为每次扫描后已经把最大的值排到后面了,下一次扫描,就没有必要再和这个大的值比较了,所以要“- i” 了。

exchanged标记和写法二的“- i”,也就是所谓的冒泡排序的优化之处。

算法分析

冒泡排序算法最好的情况是初始数据就已经排序好了,只需一趟扫描,比较次数为n,没有数据移动,时间复杂度是O(n)。最坏的情况是数据全部反序,时间复杂度是O(n^2)。一般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O(n^2)。
空间复杂度为O(1)。
冒泡排序算法是稳定的。
稳定解释:例如序列{8,5,3,5,1},排序后变成{1,3,5,5,8},红色的5依旧在黑色的5后面,所以说冒泡排序是稳定的。大家如果把上面判断交换的条件改成array[j] >= array[j + 1],那么就会变成不稳定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