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碳管理--常见问题解答FAQ

本文详细阐述了企业在核算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时的关键要素,包括边界定义、复杂结构处理、直接与间接排放的区别、间接排放种类、外包租赁业务的核算、基准年的作用、收购剥离时的排放调整、识别排放源、使用工具、数据管理、排放信息质量、抵消量处理和公开报告要求。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 着手核算和报告排放量时应当考虑什么?:

答:

  1. 公司的运营边界和组织边界,即确定哪些排放应该计入企业的核算范围内;
  2. 运营边界的定义,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区分;
  3. 可行的核算方法,如采用股权比例法和控制权法;
  4. 计算排放量所使用的排放因子;
  5. 数据收集和管理的方法;
  6. 报告排放量的质量和可靠性;

2. 如何处理复杂的公司结构和所有权问题?:

答:

  1. 确定公司对各项业务的控制权和所有权比例,以便正确计算排放量;
  2. 对于涉及多个股东或合作伙伴的情况,应当了解各方对业务的贡献和责任,以便准确核算排放量;
  3. 在采用股权比例法或控制权法时,应当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如股份转让、合伙协议变更等,以便及时更新核算方法;
  4. 在涉及到合资企业和分支机构的情况下,应当了解其财务和运营状况,以便正确计算和报告排放量;
  5. 对于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应当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便合法合规地核算和报告排放量。

3. 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有何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

  1. 直接排放是指从公司拥有的或控制的排放源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比如公司拥有的锅炉、熔炉、车辆等产生的燃烧排放。
  2. 间接排放则是指由于公司活动而导致的、但在其他公司拥有的或控制的排放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比如公司使用的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3. 因此,直接排放是由公司自身产生的,而间接排放则是由公司活动引起的其他公司的排放。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于,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都是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都需要被核算和报告。同时,间接排放也可以通过改变公司的能源消费和供应链等方式来降低。

4. 应当报告哪些间接排放?:

答:

间接排放是指由企业活动所引起的、不是直接产生于企业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根据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标准》规定应报告的间接排放包括:

  1. 能源供应过程中的排放:如发电厂、燃气、热力站等能源供应过程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排放;
  2. 运输过程中的排放:如运输车辆、船舶、飞机等运输过程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排放;
  3. 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
  4. 公共事业服务中的排放:如供水、供电、供暖等公共事业服务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5.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
  6. 采购的电力、热力、蒸汽等能源来源的温室气体排放;
  7. 处理废弃物的温室气体排放;
  8. 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如员工通勤、办公设备使用等。

总之,企业应当对其经营活动所涉及的所有间接排放进行核算和报告。


5. 如何核算和报告外包及租赁业务?:

答:核算和报告外包及租赁业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是共享所有权的业务,则可以根据股权比例法或运营控制权法来核算和报告。如果是承租人,则只需要核算由其运营的租赁资产产生的排放即可。在核算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重复计算,确保使用一致的核算方法和报告标准。同时,还需要注意识别和计算范围一和范围二的排放量,以便全面准确地反映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6. 什么是基准年?为什么需要基准年?:

答:基准年是指企业在制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时所选择的一个时间点作为起点,用于对比未来的排放量变化情况。选择基准年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排放状况,并且可以使得减排目标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基准年的选择应当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历史排放数据、未来的发展计划等因素。通过设置基准年,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减排措施,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7. 排放量会随着收购和资产剥离发生变化,如何核算这些变化?:

答:当企业发生收购或资产剥离等重大变化时,其排放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重新核算其排放量,并及时更新其排放清单。具体的核算方法可以参考《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标准》,其中第5章详细说明了如何核算收购和资产剥离等变化对企业排放量的影响。一般来说,企业需要重新评估其排放源和排放系数,并重新计算其排放量。同时,企业还需要更新其排放清单,并及时向相关方面报告其排放量的变化情况。


8. 如何识别公司的排放源?:

答:

识别公司的排放源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一般来说,企业的排放源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排放源和外购电力、热力或蒸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间接排放源。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识别其排放源:

  1. 列出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电力、热力或蒸汽、物理或化学工艺、运输原料、产品、废弃物和员工等活动;
  2. 对每项生产活动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其排放源及其排放量;
  3. 确定企业的运营边界,即企业所拥有的或控制的设备或运营消耗的外购电力所产生的排放;
  4. 确定企业的范围一和范围二的排放量,分别对应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

需要注意的是,识别企业的排放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情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标准》等相关规范和指南来进行识别和核算。


9. 有哪几种工具可以帮助核算排放量?:

答:

  1. 计算工具:菲尼克斯GreenPro平台,帮助企业识别和计算各种类型的排放源的排放量;
  2. 数据采集系统: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数据采集系统,如能源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收集和整合排放数据;
  3. 行业数据库:一些行业组织或政府部门可能会维护行业数据库,其中包含了各种行业的排放数据和核算方法,可供企业参考,GreenPro内部集成了国内外多种数据库可以方便多场景的使用

10. 在数据收集活动和数据管理问题上能做些什么?:

答:

在数据收集和数据管理方面,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优化数据收集和管理的过程:

  1. 制定清晰的数据收集计划:明确收集哪些数据、收集频率、收集方式等细节,确保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2. 建立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制定数据管理流程、规范数据命名规则、建立数据备份机制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使用GreenPro工具:利用GreenPro自动化工具,内置了数据库软件,实现数据自动化处理和分析;
  4. 培训员工:对企业员工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数据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
  5. 进行数据审核:定期对数据进行审核,发现并纠正数据异常和错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企业应该重视数据收集和数据管理工作,通过制定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和使用自动化工具等方式来提高数据质量和效率,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11. 哪些因素决定排放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

答:

排放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来源的准确性: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排放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
  2. 数据采集的方法和频率:采集数据的方法和频率对于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具有重要影响;
  3.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术: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4. 数据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数据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决定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报告的透明度和一致性:报告的透明度和一致性对于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排放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企业应重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排放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


12. 应当如何核算与报告出售或购买的温室气体抵消量?:

答:

核算与报告出售或购买的温室气体抵消量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抵消量的来源和类型:抵消量的来源和类型对于确认抵消量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非常重要;
  2. 计算抵消量的数量和价值:根据抵消量的来源和类型,计算出抵消量的数量和价值;
  3. 确认抵消量的抵消能力:抵消量的抵消能力是指抵消量所能抵消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小,需要确认抵消量的抵消能力;
  4. 报告抵消量的信息: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报告抵消量的相关信息,包括抵消量的来源、类型、数量、价值和抵消能力等。

综上所述,核算与报告出售或购买的温室气体抵消量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和步骤,确保抵消量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提高减排效果和社会效益。


13. 温室气体公开排放报告中应当包括哪些信息?:

答:

  1. 公司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联系人等;
  2. 排放数据的时间范围和期间,包括起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3. 排放数据的总体概况,包括总排放量、排放量的变化趋势等;
  4. 排放数据的分类,包括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等;
  5. 排放数据的具体来源,包括设施、产品、服务等;
  6. 排放数据的计算方法和假设条件,包括使用的排放因子、活动水平等;
  7. 其他相关信息,包括公司的减排措施、未来发展计划等。

以上信息可以帮助公众了解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评估公司的环保表现,同时也为企业自我监督和改进提供了依据。


14. 排放清单数据中的哪些数据必须得到外部核证?:

答: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编制全国性(国家)排放清单时需要避免重复计算,但这些清单通常是以自上而下方式,采用国家经济数据编制的,而不是以自下而上方式汇总各公司的数据。因此,重复计算并不是一个问题。但是,为了确保排放清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些关键数据需要得到外部核证,如:

  1. 范围一的直接排放数据,特别是来自工业生产的排放数据;
  2. 范围二的间接排放数据,特别是来自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方面的排放数据;
  3. 范围三的其他排放数据,特别是来自供应链、采购等方面的数据。

外部核证可以通过独立的审核机构或者认证机构进行,确保排放清单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5. 设定排放目标涉及哪些事项?如何比照目标报告业绩?:

答:

设定排放目标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类型:是设定绝对目标还是密度目标?
  2. 目标边界:包括哪些温室气体?哪些直接与间接排放?哪些地区的业务?分别处理不同的业务?
  3. 目标基准年:采用固定或滚动法?采用一年或多年法?
  4. 目标类型:设定长期还是短期目标?
  5. 目标承诺期的长度:设定一年或多年承诺期?
  6. 温室气体抵消量或信用额度的使用
  7. 制定目标重复计算政策:如何处理整个公司的减量重复计算问题?温室气体贸易对目标业绩有哪些影响?
  8. 确定目标水平:企业的平均水平如何?超出这个水平多少?

比照目标报告业绩的方法如下:

  1. 取得高级管理层的承诺
  2. 确定业绩基准点,即基准年排放量
  3. 对比当前排放量与基准年排放量,得出减排量
  4. 根据设定的目标类型和目标边界,判断是否达到目标
  5. 定期进行业绩检查,对照目标报告信息

     

  • 14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Proficloud&Greenpro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