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互联网时代中的隐私保护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对传统中心化的互联网发起了一次革命性的挑战。而随着区块链的不断成熟,产业规模和应用也不断扩增,许多人都认为,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在打开互联网新时代大门之时,也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那便是数据隐私问题。长期以来,在传统互联网中,隐私保护都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要么花费大量成本制作操作十分复杂的密码验证,要么就是形同虚设,几乎没有安全保护能力,更多时候,数据更是直接暴露在网络中,毫无隐私可言。

在早期的互联网中,数据的重要性并不高,因此,人们对于隐私保护并不特别看重,但当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之时,数据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人们对于数据隐私的保护呼声越来越高。而现实却是,数据受到大量互联网企业掌控,数据的重要性越高,带来的利益也就越高,这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是一个十分诱惑的蛋糕,特别是对于收集互联网用户信息可以称得上零成本时,让企业不侵犯用户数据隐私,是几乎不可能的。比如,Facebook(现Meta)便数次被爆料侵犯用户隐私,涉及数亿人,此外,其他很多互联网企业也或多或少有相关侵犯隐私的报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们对于互联网企业已经很难保持高度的信任,因此,由区块链所构建,拥有数据加密、隐私计算等功能的分布式网络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关注。

区块链中的隐私保护可以大致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

地址/身份隐私:这主要是对用户的身份和地址的保护,以及对用户账户余额,不同账户之间的关联进行保护。黑客在进行攻击时,通常也是利用爬虫技术获取交易账本、社区信息等内容,对交易、用户等进行分析。针对这些攻击,主要是通过混淆网络、环签名、ZKP(零知识证明)、通道隔离等手段。

网络隐私:这方面主要涉及用户身份/地址和所在网络环境的关系,以及通讯内容的保护。通常来说,黑客是通过爬虫技术获取节点公开信息,以及部署节点监听网络信息,从而实现对网络隐私的窃取。这里主要采用混淆网络、闪电网络、可信第三方转发等方式解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跨链隐私:区块链的生态并非只是一条单一的链,而是由无数不同的链所构成。这些链在进行交互时需要执行跨链操作,这里便主要涉及了跨链数据以及相关地址的保护。由于不同链之间的差异性,跨链时往往也是区块链隐私保护最为脆弱之时,黑客通常会通过监听节点,截取跨链数据获取敏感的隐私信息。针对这类情况,主要是利用 ZKP、TEE(可信执行环境)等来解决问题。

交易/合约隐私:这主要是对智能合约的数据、交易池信息进行保护。黑客采用的方式也主要以三明治攻击、抢跑攻击为主。解决方案则主要以零知识证明的二层扩容方案(ZKRoolup)、TEE 为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应用隐私:这是针对区块链应用而进行隐私保护,主要包括开源代码中的 BUG、支付敏感信息、密钥安全等内容。黑客往往是通过盗取私钥、利用代码漏洞等进行信息窃取。相应的,也有诸如KYC身份认证、代码审核等手段进行预防和保护。

随着人们对数据隐私保护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者都在不断探索更加优秀的隐私保护方式,隐私保护的赛道也将不断蓬勃发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