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CSS一分钟让网站拥有暗黑模式切换功能

前言

暗黑模式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MacOS系统Mojave,提供浅色主题深色主题两种皮肤供用户选择,深色主题就是我们常说的暗黑模式。为了眼睛健康,笔者在手机、平板和电脑上都选择了暗黑模式

主题皮肤

随着苹果官方逐渐要求各大系统平台都得适配暗黑模式,所以笔者也探索出一种应该是市面上最低成本网站暗黑模式适配方案

很多同学可能觉得这个方案只能使用JS实现,其实可使用纯CSS实现。

思路

思路很简单,使用一个按钮来回切换主题样式。按钮未选中则切换到浅色主题,按钮选中则切换到深色主题。可用:checked和+/~打辅助完成这个任务。

  • :checked:选项选中的表单元素

  • +:元素相邻的同胞元素

  • ~:元素后面的同胞元素

使用<input>模拟按钮,当按钮处于选中状态时触发:checked,通过+/~带动后面相邻的网站主体<div>进入暗黑模式,选中状态取消时则退出暗黑模式。

<body>
    <input class="ios-switch" type="checkbox">
    <div class="main">网站主体</div>
</body>

更多选择器的功能和分类请回看笔者这篇文章《可能是最全最易记的CSS选择器分类大法》

切换按钮

打算设计一个美观的按钮,可是没有特别思路,就打开iPhone,把设置里的切换按钮用纯CSS实现一番。

尺寸和颜色都是与iPhone切换按钮一致。思路是使用<input>模拟按钮,声明appearance:none将其默认外观抹去,使用::before模拟背景区域,使用::after模拟点击区域,在触发:checked后添加一些小动画进行修饰,近乎完美地实现了iPhone切换按钮

切换按钮
<input class="ios-switch" type="checkbox">
.btn {
    border-radius: 31px;
    width: 102px;
    height: 62px;
    background-color: #e9e9eb;
}
.ios-switch {
    position: relative;
    appearance: none;
    cursor: pointer;
    transition: all 100ms;
    @extend .btn;
    &::before {
        position: absolute;
        content: "";
        transition: all 300ms cubic-bezier(.45, 1, .4, 1);
        @extend .btn;
    }
    &::after {
        position: absolute;
        left: 4px;
        top: 4px;
        border-radius: 27px;
        width: 54px;
        height: 54px;
        background-color: #fff;
        box-shadow: 1px 1px 5px rgba(#000, .3);
        content: "";
        transition: all 300ms cubic-bezier(.4, .4, .25, 1.35);
    }
    &:checked {
        background-color: #5eb662;
        &::before {
            transform: scale(0);
        }
        &::after {
            transform: translateX(40px);
        }
    }
}

请戳这里????查看在线演示与源码。(https://codepen.io/JowayYoung/pen/KKzgWaz)

暗黑模式

还记得4月4日那次全网开启悼念模式吗?笔者发表了一篇文章《一行代码全站进入悼念模式》,巧妙地使用filter这个强大的CSS属性。

html {
    filter:grayscale(1);
}

真的是一行代码,本次也不例外,一行代码全站进入暗黑模式

html {
    filter: invert(1) hue-rotate(180deg);
}

filter的兼容性不差,各位同学可放心使用,还有一些细节地方需注意,本文就不重复讲解了,详情可回看《一行代码全站进入悼念模式》

filter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属性,能将Photoshop一些基础的滤镜效果应用到网站上。笔者平时非常喜欢使用filter,在笔者的CodePen上有许多纯CSS特效都使用了filter,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笔者特别喜欢使用hue-rotate()这个函数结合CSS变量动态生成过渡颜色,详情请回看《妙用CSS变量,让你的CSS变得更心动》

本次的暗黑模式使用到两个滤镜函数:invert()hue-rotate()

  • invert():反相,反向输出图像着色,值为0%则无变化,值为0~100%则是线性乘子效果,值为100%则完全反转

  • hue-rotate():色相旋转,减弱图像着色,处理非黑白的颜色,值为0deg则无变化,值为0~360deg则逐渐减弱,值超过360deg则相当绕N圈再计算剩余的值

invert()简单理解就是黑变白,白变黑,黑白颠倒hue-rotate()简单理解就是冲淡颜色。为了确保主题色调不会改变,将色相旋转声明为180deg比较合理。

依据上述分析的思路,当按钮处于选中状态时使用+/~连带后面的同胞元素也进入选中状态。若同胞元素无背景色需声明background-color:#fff,否则无法让滤镜效果起效,为了让这个同胞元素在使用滤镜效果时过渡得更自然,声明transition:all 300ms

.ios-switch {
    ...
    &:checked {
        ...
        & + .main {
            filter: invert(1) hue-rotate(180deg);
        }
    }
}
.main {
    background-color: #fff;
    transition: all 300ms;
}

在CodePen上为了更好地展示效果,就使用<iframe>引入我们最爱的搜狐门户,免费为其增加暗黑模式切换功能????。同时在排版上做了少量修改,请戳这里查看在线演示与源码。

暗黑模式

优化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怎么图片都变成照B超的感觉了。

缺陷

按照设计原则来说,换肤只针对组件,像一些媒体类型的元素,例如背景、图片、视频等,都是不能直接处理的,需保持其原样。既然暗黑模式是使用了滤镜的反相和色相旋转实现,那么对这些媒体元素再次使用滤镜的反相和色相旋转就能复原了。使用过Photoshop滤镜的同学应该会更清楚。

img,
video {
    filter: invert(1) hue-rotate(180deg);
}

还有一个问题,背景怎样处理?众所周知,背景是使用background系列属性进行声明的,因此无法通过特定的选择器进行标注。但是,可换种思路处理,就是给有背景的元素加上一个特定类名,将其包含到上述规则里即可。

通过Chrome DevTools查看搜狐门户的网站源码,发现这些头像、缩略图和展示图都有一些特定类名,将其特定类名添加到规则里。

img,
video,
.logo,
.icon,
.jubao-con {
    filter: invert(1) hue-rotate(180deg);
}

在通用网站里,这个类名可自行定义,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定义一个特定类名.exclude。不使用滤镜效果的元素统统加上.exclude

.exclude {
    filter: invert(1) hue-rotate(180deg);
}


改造

上述为了方便演示代码,在CodePen Demo里使用<iframe>引入我们最爱的搜狐门户。由于无法对<iframe>进行样式声明,所以转移到搜狐门户上,通过Chrome DevTools直接改造。

Chrome浏览器里按F12Cmd+Alt+I打开Chrome DevTools,分析网站的HTML结构。

<body>
    <header class="sohu-head"></header>
    <div class="sohu-ph" id="sohuTopc" style="display:none;"></div>
    <div class="top-box"></div>
    <div class="wrapper-box"></div>
    ...
</body>

<body>里插入切换按钮

<body>
    <input class="ios-switch" type="checkbox">
    <header class="sohu-head"></header>
    <div class="sohu-ph" id="sohuTopc" style="display:none;"></div>
    <div class="top-box"></div>
    <div class="wrapper-box"></div>
    ...
</body>

把以下SCSS代码转换成CSS代码插入到<head>新建的<style>里。推荐一个在线SASS转CSS的工具网站,复制以下代码到网站里直接转换,完成后再贴到<style>里。

值得注意,<input>后面的同胞元素是<header>和多个<div>,所以将+换成~响应多个同胞元素。

.btn {
    border-radius: 31px;
    width: 102px;
    height: 62px;
    background-color: #e9e9eb;
}
.ios-switch {
    position: relative;
    appearance: none;
    cursor: pointer;
    transition: all 100ms;
    @extend .btn;
    &::before {
        position: absolute;
        content: "";
        transition: all 300ms cubic-bezier(.45, 1, .4, 1);
        @extend .btn;
    }
    &::after {
        position: absolute;
        left: 4px;
        top: 4px;
        border-radius: 27px;
        width: 54px;
        height: 54px;
        background-color: #fff;
        box-shadow: 1px 1px 5px rgba(#000, .3);
        content: "";
        transition: all 300ms cubic-bezier(.4, .4, .25, 1.35);
    }
    &:checked {
        background-color: #5eb662;
        &::before {
            transform: scale(0);
        }
        &::after {
            transform: translateX(40px);
        }
        & ~ header,
        & ~ div {
            filter: invert(1) hue-rotate(180deg);
            img,
            video,
            .logo,
            .icon,
            .jubao-con {
                filter: invert(1) hue-rotate(180deg);
            }
        }
    }
}
.ios-switch ~ header,
.ios-switch ~ div {
    background-color: #fff;
    transition: all 300ms;
}

完成后发现切换按钮没有出现,可通过position:absolute将其绝对定位到想要显示的位置。

.ios-switch {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0;
    z-index: 99999;
    outline: none;
}

或在<input>后的某个<div>里任意地方创建一个<label>,通过声明<input class="ios-switch" id="toggle" hidden><label for="toggle">互相绑定,将<input>的触发区域转移到<label>上。具体怎样实现,可参照笔者这个纯CSS标签导航栏实现。

若觉得讲解有点乱,可稍作整理,三步完成上述操作。

打开搜狐门户网站

F12Cmd+Alt+I打开Chrome DevTools

<head>里插入<style>

为了方便复制粘贴,笔者将上述分析得出的CSS代码进行压缩。

<style>.btn,.ios-switch::before,.ios-switch{border-radius:31px;width:102px;height:62px;background-color:#e9e9eb;}.ios-switch{position:relative;appearance:none;cursor:pointer;transition:all 100ms;}.ios-switch::before{position:absolute;content:"";transition:all 300ms cubic-bezier(0.45,1,0.4,1);}.ios-switch::after{position:absolute;left:4px;top:4px;border-radius:27px;width:54px;height:54px;background-color:#fff;box-shadow:1px 1px 5px rgba(0,0,0,0.3);content:"";transition:all 300ms cubic-bezier(0.4,0.4,0.25,1.35);}.ios-switch:checked{background-color:#5eb662;}.ios-switch:checked::before{transform:scale(0);}.ios-switch:checked::after{transform:translateX(40px);}.ios-switch:checked ~ header,.ios-switch:checked ~ div{filter:invert(1) hue-rotate(180deg);}.ios-switch:checked ~ header img,.ios-switch:checked ~ header video,.ios-switch:checked ~ header .logo,.ios-switch:checked ~ header .icon,.ios-switch:checked ~ header .jubao-con,.ios-switch:checked ~ div img,.ios-switch:checked ~ div video,.ios-switch:checked ~ div .logo,.ios-switch:checked ~ div .icon,.ios-switch:checked ~ div .jubao-con{filter:invert(1) hue-rotate(180deg);}.ios-switch ~ header,.ios-switch ~ div{background-color:#fff;transition:all 300ms;}.ios-switch{position:absolute;right:0;top:0;z-index:99999;outline:none;}</style>

<body>里插入<input>

<body>
    <input class="ios-switch" type="checkbox">
    <header class="sohu-head"></header>
    <div class="sohu-ph" id="sohuTopc" style="display:none;"></div>
    <div class="top-box"></div>
    <div class="wrapper-box"></div>
    ...
</body>

就这样,一个纯CSS的实现方案就能让网站瞬间拥有暗黑模式切换功能,有没有又对CSS刮目相看了。

三步操作

总结

整个纯CSS实现方案围绕着:checked+/~filter三个点进行,缺一不可。看似简单,若不是常用CSS做特效也很难想象出区区三个点打辅助也能完成一个这么强大的功能。

<body>
    <input class="ios-switch" type="checkbox">
    <div class="main">网站主体</div>
</body>
.ios-switch {
    ...
    &:checked {
        ...
        & + .main {
            filter: invert(1) hue-rotate(180deg);
            img,
            video,
            .exclude {
                filter: invert(1) hue-rotate(180deg);
            }
        }
    }
}
.main {
    background-color: #fff;
    transition: all 300ms;
}

相比于CSS+JS实现方案而言,无需维护一整套暗黑模式样式代码,无需操作DOM,没有了往常复杂的操作。除非要做一整套高度定制的暗黑模式才需一个CSS+JS实现方案,否则用该方案即可。

本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 纯CSS实现,简单高效,逼格更高

  • 几乎没有维护成本,快速迭代

  • 充分利用滤镜效果,兼容性好

试试无妨,完成了觉得效果不错就赶紧找你老板加薪去吧????!

❤️爱心三连击

1.看到这里了就点个在看支持下吧,你的「点赞,在看」是我创作的动力。
2.关注公众号程序员成长指北,回复「1」加入高级前端交流群!「在这里有好多 前端 开发者,会讨论 前端 Node 知识,互相学习」!
3.也可添加微信【ikoala520】,一起成长。


“在看转发”是最大的支持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了解Jenkins的操作界面及其功能布局。首先,用户提到了他们之前的问题和回答,其中涉及CI/CD的原理和流程,特别是以GitLab CI为例。现在用户转向Jenkins,所以需要将之前的CI/CD知识迁移到Jenkins的UI介绍中。 首先,我需要回顾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引用1提到了Jenkins的设计基础,Java模型和UI元素,以及报告插件的扩展点。引用2介绍了如何设置自定义主题,引用3涉及Jenkins UI的代码片段,引用4则讨论了Jenkins作为CI系统的角色。这些引用应该被用来支持回答,但用户也提醒要参考之前的对话。 用户当前的请求是了解Jenkins的操作界面UI布局及功能。我需要先确定Jenkins的主要界面组成部分,并逐一介绍。根据我的知识,Jenkins的界面大致分为顶部导航栏、左侧菜单、主工作区、构建队列/历史等部分。需要详细说明每个区域的功能,例如仪表盘、任务管理、构建配置、系统设置等。 接下来,结合引用中的信息,比如引用2提到的simple theme插件,可以在界面自定义部分提到如何通过插件美化UI。引用4提到的CI系统角色,可以联系到Jenkins如何通过界面反映构建状态和监控流程。引用1提到的扩展点,可能需要简要提及插件的开发,但用户主要关注的是界面布局,所以这部分可能不需要深入,除非用户的问题涉及插件开发。 需要注意用户可能的深层需求:他们可能正在开始使用Jenkins,需要快速熟悉界面以进行日常操作,如创建任务、查看构建结果、配置系统设置等。因此,回答需要结构清晰,按区域划分,每个部分的功能和操作步骤明确。 需要确保回答符合之前设定的格式要求:使用中文,行内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但这个问题可能不涉及数学公式,所以可能不需要。同时,要生成相关问题,并正确添加引用标识。例如,在提到插件管理时引用[^2],在构建监控部分引用[^4]。 最后,检查是否覆盖了用户的所有引用内容,并确保回答真实可靠,结构清晰。可能需要添加示例图片的位置,但用户无法显示图片,所以用文字描述代替。例如,在介绍任务列表时,可以提到任务名称、状态图标、最后一次构建时间等信息。 现在组织内容,分为导航栏、侧边栏、主工作区、系统配置等部分,每个部分详细说明功能和常见操作。同时,在适当的地方加入引用,如界面美化引用[^2],CI角色引用[^4],插件开发引用[^1]等。确保每个引用自然融入内容,不显突兀。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考虑用户可能的后续疑问,如如何安装插件、如何自定义界面、如何管理用户权限等。这些问题应基于当前回答的内容,帮助用户进一步探索Jenkins的功能。</think>#### Jenkins 操作界面 UI 布局及功能介绍 Jenkins 的界面设计以功能模块化为核心,主要分为 **导航栏**、**侧边栏**、**主工作区** 和 **状态提示区**,以下按区域详细说明其功能及布局逻辑。 --- ### 一、顶部导航栏 位于页面最上方,包含全局操作入口: 1. **新建任务(New Item)** - 创建自由风格项目、流水线(Pipeline)、多分支流水线等任务类型[^4] - 支持模板化配置(需插件支持,如 Job DSL) 2. **用户个人中心** - 查看构建历史、API Token 管理、主题切换(需安装 Simple Theme 插件[^2]) 3. **系统管理(Manage Jenkins)** - 插件管理(`Available`/`Installed`/`Updates` 选项卡) - 系统配置(全局环境变量、工具路径配置) - 安全设置(用户权限、凭据管理)[^1] --- ### 二、左侧功能侧边栏 提供快速访问核心功能的入口: 1. **仪表盘(Dashboard)** - 显示所有任务的构建状态(成功/失败/进行中) - 支持自定义视图(如按项目分组、按构建状态过滤) 2. **构建队列(Build Queue)** - 实时显示排队中的构建任务及触发原因(如代码提交、定时触发) 3. **构建历史(Build History)** - 按时间轴展示任务执行记录,可查看日志、构建产物(Artifacts) 4. **任务管理(Project)** - 任务列表支持右键操作:立即构建(Build Now)、配置(Configure)、删除 --- ### 三、主工作区 根据当前操作动态显示内容,主要包含以下模块: #### 1. 任务配置界面 - **General 基础设置** - 参数化构建(如动态输入版本号) - 丢弃旧构建(设置构建历史保留策略) - **源码管理(SCM)** - 集成 Git/SVN 代码仓库,支持分支指定、凭证绑定 - **构建触发器(Build Triggers)** - 定时构建(Cron 表达式,如 `H/15 * * * *` 每15分钟构建[^3]) - 远程触发(通过 Webhook URL) - **构建环境(Build Environment)** - 提供“删除工作空间”“注入环境变量”等选项 - **构建步骤(Build Steps)** - 支持 Shell 脚本、Windows 批处理、Maven/Gradle 命令等 #### 2. 构建详情页面 - **控制台输出(Console Output)** - 实时显示构建日志,支持关键字搜索与日志染色(需插件) - **构建结果分析** - 单元测试报告(需配置 JUnit/TestNG 插件) - 代码覆盖率趋势图(需集成 JaCoCo/Cobertura) --- ### 四、状态提示区 1. **构建状态图标** - 蓝色(成功)、红色(失败)、黄色(不稳定)、灰色(未执行) 2. **健康报告(Weather Report)** - 根据近期构建成功率显示“晴/多云/雨”图标,反映项目稳定性 --- ### 五、界面自定义功能 1. **主题美化** - 通过 **Simple Theme 插件** 替换 CSS/JS 文件,支持暗黑模式[^2] - 示例配置路径:`Manage Jenkins` → `Configure System` → `Theme` 2. **面板布局调整** - 使用 **Dashboard View 插件** 创建自定义视图面板 - 拖拽组件实现个性化布局(如添加构建趋势图、测试覆盖率卡片) --- ### 示例:典型操作流程 ```mermaid graph TD A[登录Jenkins] --> B[点击新建任务] B --> C{选择任务类型} C -->|流水线| D[配置Git仓库地址] C -->|自由风格| E[添加构建步骤] D/E --> F[保存并触发构建] F --> G[查看控制台输出]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