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树造林与毁林开荒对水循环的影响
(1)植树造林与保护湿地的正面效应:
植树造林和保护湿地等措施能显著增加植被覆盖和湿地面积,这些自然元素具有截留和蓄积雨水的能力。它们通过增加下渗量,进而丰富了地下径流。同时,这些措施会减少直接汇入地表径流的水量,从而降低地表径流的强度。此外,植被和湿地还能有效削减径流洪峰,延迟洪峰的出现时间,并起到调节径流水位变化的作用。
(2)滥伐森林与破坏湿地的负面效应:
滥伐森林和破坏湿地等行为会导致植被和湿地面积大幅减少,进而削弱它们对雨水的截留和蓄积能力。这会导致下渗量显著减少,更多的雨水直接汇入地表径流,从而增加地表径流的强度。此外,这些行为还会增大径流洪峰,并可能使洪峰出现时间提前。
- 植被与湿地对水循环中降水的影响
关于植被和湿地是否会对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产生影响,这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虽然植被丰富和湿地面积广大可以增加蒸发(蒸腾)量,但是否能增加到足以形成降水的程度,还需考虑当地的气候状况。在湿润地区,植被和湿地的增加可能会促进降水的增加;然而,在干旱地区,由于空气中的水汽严重不足,即使蒸发量增加,也难以形成降水。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将植被对降水环节的影响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在解题时,如果遇到关于植被或湿地对水循环影响的题目,我们应首先考虑其他更直接、更显著的影响因素。如果其他合理的选项都已被排除,我们才需要考虑植被或湿地对降水环节的可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