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335X平台开发日记
2014-11-24至2014-11-29进行核心板原理图设计
2014-12-1至2014-12-10
进行PCB设计。
2014-12-5
开始学习AM335X软件部分的知识。
安装了vmware虚拟机,10.0.1版本的。
安装了ubunt12.04版本。
安装vmware-tools,创建共享文件夹。
在root(需执行sudo su)下执行mount -t vmhgfs .host:/ /mnt/hgfs
在windows共享文件夹存放TI安装包
ti-sdk-am335x-evm-06.00.00.00-Linux-x86-Install.bin。在终端里面执行安装。安装目录为/usr/local/ti-sdk-am335x-evm#,一般会自动加入环境变量,如果没有,在/etc/environment增加环境变量:
(注意:6.0的安装包不支持ubunt14.04版本,只支持12.04以下的版本) 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usr/games:/usr/l ocal/ti-sdk-am335x-evm/linux-devkit/sysroots/i686-arago-linux/usr/bin:"
输入命令arm-linux-gnueabihf-gcc –v
即可查询版本
执行setup.sh配置linux环境,例如安装包更新,NFS,TFTP,minicom等。
下载了Uniflash V3,准备选择USB或者ETH接口进行FLASH编程。
执行命令make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O=am335x ARCH=arm
am335x_evm编译u-boot,生成MLO(spl)和u-boot.img
Nandflash程序分区:
1.0-0x1ffff 为SPL
2.0x20000-0x3ffff为SPL backup1
3.0x40000-0x5ffff为SPL backup2
4.0x60000-0x7ffff为SPL backup3
5.0x80000-0x25ffff为uboot
6.0x260000 -0x27ffff为env
7.0x280000-0x77ffff为linux kernel
8.0x780000- 为file system
9.下载uboot软件并进行修改适应新设计的核心板,并把uboot下载到板子里
调试运行。
2014-12-8
下载安装TI的AM335X开发板的6.0软件包,安装下载了用于USB下载烧录FLASH
的工具UniFlash,学习UniFlash的使用方法。
2014-12-9
今日编写部门年度计划和总结,未进行软件调试。
2014-12-10
编译uboot,尝试用USB下载,下载安装了驱动程序linux_am335x.inf,板子能识别USB接口并虚拟成网口,但是程序下载过程中没反应。
学习uboot的软件结构,编译选项和编译过程,分析uboot中SPL的运行过程,不同加载方式的区别等。
SPL加载执行过程:
1.首先Start.s里面调用cpu_init_crit,再运行lowlevel_init,里面执行s_init()
2.然后运行_main,在arch/arm/lib里面的crt0.s中
3.运行board_init_f,在arch/arm/lib里面的spl.c中,再运行board_init_r()。
4.执行spl_board_init到am33xx_spl_board_init,进行主频设置(会根据不同板
子进行)。
5.根据启动参数boot_params.omap_bootdevice来选择进行uboot.img的加载。
6.跳转到uboot程序运行,这里也可以选择通过SPL直接加载linux。
尝试用UART口加载程序,采用xmodem可以下载,但是下载后没有反应。
晚上采用PSP的软件包编译,放到SD卡里面可以加载运行。
但是仍然不理解为什么UART下载的程序不运行,是否内部ROM程序把软件加载位置和编译选项之间的关系不匹配?但查不到出问题的地方。
2014-12-11
把关于EEPROM的部分删除,编译UBOOT,可以在周立功的板子上运行,并可以加载ubot,进而引导内核。可能是SD卡文件系统有问题,就是加载文件系统失败。
另外发现在运行CPSW时提示“wait_for_user_access Timeout”,这是对PHY操作的MDIO长时间处于忙状态导致,判断GO状态位,在寄存器MDIOUSERACCESS0中有说明。
下一步准备在uboot中调通以太网和NANDFLASH。
2014-12-12
Nand调试说明:
1.首先修改Mem.c中的gpmc_init()函数,相应修改Mem.h中的配置。查看
gpmc_config = gpmc_m_nand;找到gpmc_m_nand的配置,也在Mem.h中。2.外设引脚的配置在SPL中执行,在s_init()函数中,
enable_board_pin_mux(&header);header是从EEPROM中读出,如果没有EEPROM,需要自己重新定义。
3.重新编译uboot后,下载运行能识别NAND并可正常进行读写。
4.用UART或者SD卡启动后,可以在uboot里面进行nand的操作,具体说明
参考sitara-linuxsdk-sdg-06.00.00.00.pdf。
2014-12-13
以太网调试:
根据板子PHY的配置是RMII,因此需要移植
1.board.c里面,首先进行RMII接口外设的mux配置。
static struct module_pin_mux rmii1_pin_mux[] = {
{OFFSET(mii1_txen), MODE(1)}, /* RMII1_TXEN */
{OFFSET(mii1_txd1), MODE(1)}, /* RMII1_TXD1 */
{OFFSET(mii1_txd0), MODE(1)}, /* RMII1_TXD1 */
{OFFSET(mii1_rxd1), MODE(1) | RXACTIVE}, /* RMII1_RXD1 */
{OFFSET(mii1_rxd0), MODE(1) | RXACTIVE}, /* RMII1_RXD1 */
{OFFSET(mdio_data), MODE(0) | RXACTIVE | PULLUP_EN},/* MDIO_DATA */
{OFFSET(mdio_clk), MODE(0) | PULLUP_EN}, /* MDIO_CLK */
{OFFSET(mii1_crs), MODE(1) | RXACTIVE}, /* RMII1_CRS_DV */
{OFFSET(rmii1_refclk), MODE(0) | RXACTIVE}, /* RMII1_REFCLK */
{-1},
};
对于接收引脚,一定要使能RXACTIVE,否则会出现异常。
2.以太网的初始化,是从执行board_init_r(),进入eth_initialize(),执行phy_init(),
这里要选择和实际一样的配置,选择CONFIG_PHY_MICREL(周立功的板子KSZ8041)和CONFIG_PHY_SMSC(现在自己做的板子LAN8720),这里会registerPHY,比较PHYID的一致性,提供相关驱动。
3.接着执行board_eth_init(),需增加接口的配置模式#define
RMII_MODE_ENABLE 0xc5,用于配置GMII_SEL 寄存器(使能RMIIrefclk input)。cpsw_slaves[0].phy_if赋值为PHY_INTERFACE_MODE_RMII。接着执行cpsw_register() (在cpsw.c中),里面会对PHY进行初始化操作cpsw_phy_init。2014-12-15
为方便进行在windows下编辑软件,使用samba服务进行文件共享。
在虚拟机下的network配置要为NAT,VMware Virtual Ethernet Adapter for VMnet8的IP配置和客户机里的IP一个网段。客户机的网关配置为虚拟机的IP。安装samba,apt-get install samba
建立共享目录,/home/jiao/share,并设置读写权限,chmod 777 share
建立samba用户,smbpasswd –a jiao (jiao为当前用户),并输入密码。
修改smb.conf文件,添加共享目录设置。
[share]
comment=share files
path=/home/jiao/share
available = yes
browseable = yes
public = yes
writable = yes
write list =jiao
valid users=jiao
guest ok = yes
其他都不用改。
启动samba服务,service smbd start或者重启/etc/init.d/smbd restart
在windows下地址栏输入\\192.168.138.5(客户机IP),第一次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可保存密码,以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在里面可以看到共享的文件夹了。
看到网上说,如果遇到访问权限,需要关闭防火墙和seliunx,命令是
Iptables –F
Setenforce 0
2014-12-16
今天是个收获的日子,昨天偶然看到MII_SEL 寄存器中有RMII_REFCLK引脚方向配置,默认是输出,原来没有配置造成RMII不能正常工作
在windwos下用source insight进行编辑软件还是很方便,效率提高不少,编译时写了脚本文件,也提高了效率。
更改NAND flash的写保护和MII_SEL寄存器的配置,下载后,调试发现NANDflash 和以太网操作都正常了,可以实现TFTP的下载,并对成功对NAND进行读写。
另外在初始化网络时,可以先把UBOOT中的IP地址设置好,减少后面的输入操作。可以用如下方法:
Ipaddrset=0x0501a8c0; //192.168.1.5
ip_to_string(Ipaddrset, tmp);
setenv("ipaddr", tmp);
先采用UART下载u-boot-spl.bin和u-boot.img,启动后采用TFTP进行下载MLO 和u-boot.img,并烧录nand
Tftp 0x82000000 MLO
Nand erase 0x0 0x80000
Nand write 0x82000000 0x0 0x20000
Nand write 0x82000000 0x20000 0x20000
Nand write 0x82000000 0x40000 0x20000
Nand write 0x82000000 0x60000 0x20000
Tftp 0x82000000 u-boot.img
Nand erase 0x80000 0x80000
Nand write 0x82000000 0x80000 0x80000
如果用SD或USB下载,命令如下
Mmc rescan
Fatls mmc 0
Fatload mmc 0 0x82000000 MLO
下面开始进行linux系统的移植工作,主要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编译系统的配置,包括各种外设配置
2.文件系统的移植
3.6个UART驱动和CAN驱动的移植
4.网络驱动(两个网口)、USB驱动、SD卡驱动
5.LCD驱动的调试
6.音频驱动
7.SPI驱动
Linux编译
1.clean :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mrproper
2.目标板默认配置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编译AM335X的板子如下: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am335x_evm_defconfig
自定义配置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menuconfig 编译内核: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uImage
通过uboot下载内核后,能启动内核,下一步进行文件系统的移植。
2014-12-17
利用周立功提供的文件系统,编译后下载,启动报错。
UBI error: ubi_init: UBI error: cannot initialize UBI, error -19
下午参加了技术中心年中总结汇总会议,没有进行调试。
2014-12-18
今天是郁闷的一天,文件系统一直挂载失败,利用自己编译的内核,和周立功的文件系统也不行,又试了周立功的内核和文件系统,利用自己的ubot,也不能启动。
后来从UBI error: ubi_init: UBI error: cannot initialize UBI, error -19这个报错,一直跟踪查找,找到了open_mtd_device返回出错,进一步查到idr_find函数返回出错,下面都是linux的链
表数据,看不太懂,无法进行下去了。反复进行,折腾了一天,没有眉目。
下午快下班时,想到原来9260平台的linux 系统文件系统的分区信息在一个结构体mtd_partition 里可进行修改,找到mtd_partition 这个结构体的定义am335x_nand_partitions 。发现有7个分区信息,但是就是没有看到打印信息,于是怀疑nand 就没有进行初始化操作。 从分区初始化查找evm_nand_init 没有执行,进而查到板子硬件初始化的结构体evm_dev_cfg ,发现定义这个结构体的数组都是根据不同板子的信息进行的,由于我没有EEPROM 的信息,把根据这个信息进行的操作都屏蔽了,怪不得这些硬件初始化都没有执行。
于是更改初始化信息的把,从EEPROM 读出的config 信息都进行手动配置,选择ind_auto_mtrl_evm_dev_cfg 这个板子进行硬件初始化。
主要是修改board-am335xevm.c 文件。从am335x_evm_setup 函数开始。
修改程序后,运行发现文件系统能进行初始化操作了,也看到了分区信息,但是由于UBI 参数和编译文件系统是的参数不一致,没有文件系统没有挂载成功。下一步把UBI 参数调整好再试试。
总结linux 下文件系统参数的传递过程:
是从启动命令行kernel command line 传递过来的,console=ttyO0,115200n8 root=ubi0:rootfs rw ubi.mtd=7,2048 rootfstype=ubifs rootwait=1。
从这个信息看到根文件系统的信息是ubi0,挂载在ubi.mtd 的第7个分区上。周立功的内核分区信息只有5个,所以用我们的uboot 传递过去的信息不对,导致不成功,原来没有进行nand 初始化并得到分区信息,因此在进行ubi 初始化时找不到分区信息而报错。因此uboot 的传递过去的根文件系统的挂载信息必须和linux 系统下的分区信息相对应。一般在会在用mtd_partition 定义的数组里,不同板子配置系统放的位置不太一样。
2014-12-19
调试发现文件系统的烧录和ECC 的配置有很大关系,目前标准版uboot 里面用的是HW_BCH8_ECC 。从周立功的启动信息看,NAND: HW ECC Hamming Code selected ,他们把uboot 的的ECC 更改了。
为了内核和uboot 保持一致,暂时都选用HW_BCH8_ECC ,但是这样在做UBI 文件系统时,参数的选择是否就不应该和周立功的一致。
目前系统默认的是:
UBI logical erase block size 0x1F000
UBI minimum I/O size 0x800
Maximum LEB count 2047 (一般小于或等于block conut-1)
UBI phyisical erase block size 0x20000
UBI sub-page size 0x800 (不分页擦除和校验等于min I/O size )
制作根文件系统,参考TI 的FAE 编写的文档Ubifs文件系统的制
作和启动.pdf
从官网上下载ftp://http://www.wendangku.net/doc/d0b7ab07172ded630a1cb659.html /pub/mtd-utils
直接make 编译。中间会报错,需要安装一些支持库,主要有libacl1-dev 、liblzo2-dev 、uuid-dev 、zlib1g-dev 。
编译完成后,进行make install。
执行命令进行生成镜像文件。
mkfs.ubifs –F -q -r /home/usr/fs -m 2048 -e 126976 -c 2047 -o ubifs.img
这个地方搞了很久,原来以为下载这个文件就行了,其实对于用uboot烧录nand 的方式,必须还要用ubinize进行格式转换。
ubinize -o ubi.img -m 2048 -p 128KiB ubinize.cfg
ubinize.cfg文件内容如下:
[ubifs]
mode=ubi
image=ubifs.img
vol_id=0
vol_size=200MiB
vol_type=dynamic
vol_name=rootfs
vol_flags=autoresize
制作文件系统后,利用SD卡烧录到nand中,上电启动后系统运行和加载文件系统正常了。搞了两天终于把文件系统成功加载了。
2015-1-2
前一段时间由于工作的不确定性,把AM335X的开发暂时停了一段时间,现在继续捡起来把这个平台完善。时间过得好快,不经意已经跨年了,俗话说好事多磨,相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应该能把这个平台的功能完善,做出一个稳定可靠并且容易使用的平台。
前面已经把文件系统加载成功,下面需要调试系统的网口和串口驱动。没有修改的情况下,网口PING不成功。应该还要修改一些地方。
修改am33xx_cpsw_init函数,把gmii_sel配置为0x49,MAC1设置为RMII,MAC2设置为GMII。同时在setup_ind_auto_motor_ctrl_evm中执行
am33xx_cpsw_init(AM33XX_CPSW_MODE_RMII, NULL, NULL);
编译后在UBOOT中通过TFTP下载内核,首先要执行NAND的启动模式。
run nandargs
tftp 0x82000000 uImage
bootm 0x82000000
系统启动后,PING主机成功。
在ind_auto_mtrl_evm_dev_cfg数组中添加对MAC2的初始化配置:
{rgmii2_init, DEV_ON_BASEBOARD, PROFILE_ALL},连接网口2,能识别出千兆位口,但是当网口1使能时,网口2不能ping通,把网口1关闭后,网口2就能ping 通,是不是linux系统里识别到一个主机IP后,会把主机IP绑定到这个网口上。
后来在百度上查询,有人说两个网口是不能在一个网段,验证设置成两个网段后,两个网口能同时工作了。如果要配置在一个网段,必须采用策略路由方式,这个比较麻烦,就没有进行尝试。
USB调试:
插入U盘后,系统能检测到U盘插入。
利用命令cat /proc/bus/usb/devices可以查看U盘信息。
挂载U盘
mkdir /mnt/usb
mount –t vfat /dev/sda /mnt/usb
另外通过free –m 可查看内存情况,通过top命令可查看进程任务。Dmesg查看内核的打印信息,包括各种硬件初始化和启动信息。
SD卡调试:
插入SD卡,系统能检测到SD卡。一般挂载到目录/media/mmcblk0p1。可以对SD卡进行读操作,但是写操作失败,提示是只读系统,好像是进行了写保护,分析代码,原系统里面有写保护设置,在下面数组里有定义,修改为GP0-19,修改后读写正常。
static struct omap2_hsmmc_info am335x_mmc[] __initdata = {
{
.mmc = 1,
.caps = MMC_CAP_4_BIT_DATA,
.gpio_cd = GPIO_TO_PIN(0, 6),
//.gpio_wp = GPIO_TO_PIN(3, 18),
.gpio_wp = GPIO_TO_PIN(0, 19),
.ocr_mask = MMC_VDD_32_33 | MMC_VDD_33_34, /* 3V3 */ },
{
.mmc = 0, /* will be set at runtime */
},
{
.mmc = 0, /* will be set at runtime */
},
{} /* Terminator */
};
利用命令fdisk –l能看到SD卡的挂载信息。
利用df命令可以查看各个文件系统的信息,包括各种挂载的文件系统。
液晶调试:
首先要在ind_auto_mtrl_evm_dev_cfg里面增加LCD的配置项:
{lcdc_init, DEV_ON_BASEBOARD, PROFILE_ALL}, //液晶初始化
{enable_ecap0, DEV_ON_BASEBOARD, PROFILE_ALL}, //背光
{mfd_tscadc_init, DEV_ON_BASEBOARD, PROFILE_ALL},//触摸屏
在lcdc_init和backlight_init的函数里面增加对IND_AUT_MTR_EVM的支持。
驱动文件是da8xx-fb.c,可以配置像素,液晶选择S9700RTWV35TR,像素是
800*480
系统启动时,能看到小企鹅和进度条在液晶上显示出来了。
下一步对于显示,准备实现QT的操作。
2015-1-3
对于LCD显示,一直想做个测试程序,显示个图像,但是昨天一直没有找到,自己不想全部动手编程,网上说,通过cat xx.bmp > /dev/fb0可以实现显示图像,测试了一下不行,因为bmp文件格式里面有一些文件信息,不是完整图像数据信
息,FrameBuffer设备只能识别图像数据信息,并且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数据格式,比如bits_per_pixel(每个像素点占用的数据位)的大小,有些是16位(565格式),有些是24位(888格式),还有些32位(带有灰度的888格式,最高字节是透明度),因此直接把文件输入到设备缓存里面应该不行。
今天在网上查找了一下,看到LonlyCorner博客的文章LCD测试程序,并附有源代码,把他的源代码下载保存,他的程序bits_per_pixel是16位,通过ioctl(fbd->fd, FBIOGET_VSCREENINFO, &vinfo);获取可变参数信息,看到
AM335X系统带的驱动bits_per_pixel为32bit,根据这个修改了程序,首先是显示红、绿、蓝三个色带。每个像素连续4个字节设置颜色。
*((int *)(fbd->pfb) + y*fbd->xres +x) = color;
int型数据的代表了4个字节,原来16位用的是short型。
下一步显示一个图像。
修改下载的程序,把16bit模式更改为32bit,主要是把bmp文件格式中的像素点转换为FrameBuffer设备需要的数据,bmp文件格式一般为:
另外lcd在系统中会自动休眠,需要重新激活:
Echo “0” > /sys/class/graphics/fb0/blank
编译了测试程序,并转换了几个24位bmp图片,经过调试,显示正常。
2015-1-10
上周4-9号上班基本在忙一些杂事,平台基本上没有进行,今天周末在家又开始调试一下。
目前开始准备调试串口和CAN。串口在board-am335xevm.c中添加初始化
{uart1_init, DEV_ON_BASEBOARD, PROFILE_ALL},
{uart2_init, DEV_ON_BASEBOARD, PROFILE_ALL},
{uart3_init, DEV_ON_BASEBOARD, PROFILE_ALL},
{uart4_init, DEV_ON_BASEBOARD, PROFILE_ALL},
{uart5_init, DEV_ON_BASEBOARD, PROFILE_ALL},
在初始化函数里面对引脚进行设置setup_pin_mux(uart1_pin_mux);
编译下载后调试串口通信收发数据正常。
CAN总线设置了两路,添加初始化选项
{d_can_init, DEV_ON_BASEBOARD, PROFILE_ALL},
并对引脚进行配置。系统启动后,利用ifconfig –a可以查看到can0和can1的配置了,但是怎么进行数据收发,需要调试程序支撑,资料里面建议用canutils进行调试,canutils的编译过程也比较麻烦,首先要编译iproute2和libsocketcan,在编译时有好多支持软件没有,需要利用apt-get install随时安装。在编译canutils时一直提示libsocketcan找不到,实在不行,就利用周立功提供的测试程序,对can 进行测试,能进行收发数据了。
对can操作过程,首先socket(int af, int type, int protocol),地址描述为29,类型是SOCK_RAW,协议是CAN_RAW,接着配置接口控制模式,选择can0.
s = socket(PF_CAN, SOCK_RAW, CAN_RAW);
strcpy(ifr.ifr_name, "can0");
ret = ioctl(s, SIOCGIFINDEX, &ifr);
接着配置模式和绑定地址:
addr.can_family = PF_CAN;
addr.can_ifindex = ifr.ifr_ifindex;
ret = bind(s, (struct sockaddr *)&addr, sizeof(addr));
配置can通信id及屏蔽位,把设置写入socket选项里。
filter[0].can_id = 0x200 | CAN_EFF_FLAG;
filter[0].can_mask = 0xFFF;
filter[1].can_id = 0x20F | CAN_EFF_FLAG;
filter[1].can_mask = 0xFFF;
ret = setsockopt(s, SOL_CAN_RAW, CAN_RAW_FILTER, &filter, sizeof(filter)); 下面进行数据的读写:
首先清空设备信息FD_ZERO(&rset);
FD_SET(fd, &rset);
扫描接收缓冲区是否收到真实数据:
ret = select(fd+1, &rset, NULL, NULL, NULL);
有数据后,读取数据:
ret = read(fd, &frdup, sizeof(frdup));
打印收到的数据:
print_frame(&frdup);
把收到的数据回写:
ret = write(fd, &frdup, sizeof(frdup));
系统启动后,需要对can进行启动配置,如下:
ip link set can0 type can bitrate 1000000 triple-sampling on
ip link set can0 up
2015-1-11
今天开始调试触摸屏。
3配置
注意,prefix选项更换为你的安装路径。
4.编译
5.安装
修改ts.conf内容
打开安装路径下的/etc/ts.conf文件,修改其内容。
搜索定位至#module_raw input,把行首的注释符去掉,但要注意行首不要留有空格,即文字是顶格的,不然之后会出现段错误(segmentational fault)。
7.移植至开发板
将安装路径下的整个tslib文件夹,下载至开发班的上,我存放的路径为/usr/local
8. 设置开发板环境变量
通过超级终端,打开环境变量文件/etc/profile
添加如下内容:
其中,TSLIB_ROOT更换为自己实际存放的路径;
另外,TSLIB_TSDEVICE 和QWS_MOUSE_PROTO这两项需要查看自己的板子的触摸屏设备对应/dev/input/下那个文件
9.执行测试命令
重启开发板(使系统读取profile环境变量),进入tslib/bin目录,执行触摸屏校准程序
如果出现tslib的触摸屏五点校准画面,至此,tslib的安装移植成功完成。
也可执行此目录下其他的程序来体验触摸屏!
通过实际操作以上步骤,确实可以实现触摸屏的校准和测试,能够进行画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