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堆叠

一、堆叠简介

1.定义

堆叠是指将多台支持堆叠特性的交换机通过堆叠线缆连接在一起,从逻辑上变成一台交换设备,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数据转发。如图1所示,SwitchA与SwitchB通过堆叠线缆连接后组成堆叠系统。

2.应用场景

  • 提高可靠性

    堆叠系统多台成员交换机之间冗余备份,SwitchA和SwitchB组成堆叠系统,SwitchA和SwitchB相互备份,SwitchA故障时,SwitchB可以接替SwitchA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堆叠系统支持跨设备的链路聚合功能,也可以实现链路的冗余备份。

  • 扩展端口数量

    当接入的用户数增加到原交换机端口密度不能满足接入需求时,可以增加新交换机与原交换机组成堆叠系统扩展端口数量。

  • 增大带宽

    当需要增大交换机上行带宽时,可以增加新交换机与原交换机组成堆叠系统,将成员交换机的多条物理链路配置成一个聚合组,提高交换机的上行带宽。

  • 简化组网

    网络中的多台设备组成堆叠,虚拟成单一的逻辑设备。简化后的组网不再需要使用MSTP等破环协议,简化了网络配置,同时依靠跨设备的链路聚合,实现单设备故障时的快速切换,提高可靠性。

  • 长距离堆叠

    每个楼层的用户通过楼道交换机接入外部网络,现将各相距较远的楼道交换机连接起来组成堆叠,这相当于每栋楼只有一个接入设备,网络结构变得更加简单。每栋楼有多条链路到达核心网络,网络变得更加健壮、可靠。对多台楼道交换机的配置简化成对堆叠系统的配置,降低了管理和维护的成本。

二、堆叠方式

注:堆叠交换机之间必须直连,中间不能有其他的交换机。

堆叠卡堆叠和业务口堆叠。

1.堆叠卡堆叠

堆叠卡堆叠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 交换机之间通过专用的堆叠插卡ES5D21VST000及专用的堆叠线缆连接。
  • 堆叠卡集成到了交换机后面板上,交换机通过集成的堆叠端口及专用的堆叠线缆连接。

2.业务口堆叠

业务口堆叠指的是交换机之间通过与逻辑堆叠端口绑定的物理成员端口相连,不需要专用的堆叠插卡。业务口堆叠涉及两种端口的概念,

  • 物理成员端口

    成员交换机之间用于堆叠连接的物理端口。物理成员端口用于转发需要跨成员交换机的业务报文或成员交换机之间的堆叠协议报文。

  • 逻辑堆叠端口

    逻辑堆叠端口是专用于堆叠的逻辑端口,需要和物理成员端口绑定。堆叠的每台成员交换机上支持两个逻辑堆叠端口,分别为stack-port n/1和stack-port n/2,其中n为成员交换机的堆叠ID。

业务口堆叠根据连接线缆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普通线缆堆叠和专用线缆堆叠。

  • 普通线缆堆叠

    普通堆叠线缆包括:光线缆、网线和高速电缆。使用普通线缆堆叠时,逻辑堆叠端口需要手动进行配置,否则无法组建堆叠。

  • 专用线缆堆叠

    专用堆叠线缆的外观如图2所示,专用堆叠线缆的两端区分主和备,带有Master标签的一端为主端,不带有标签的一端为备端。使用专用线缆堆叠时,专用堆叠线缆按照规则插入端口后,交换机就可以自动组建堆叠。

两种堆叠方式对比

对比项

堆叠卡堆叠

业务口堆叠

资本投入

需要单独购置堆叠卡和堆叠线缆。

无需单独购买堆叠卡。

组网难易度

安装堆叠卡,连接堆叠线缆后就可以自动组建堆叠。

使用普通堆叠线缆堆叠时,需要先把业务口配置为堆叠口,才可以组建堆叠。

三、堆叠原理

1.堆叠成员

  1. 角色

堆叠系统中所有的单台交换机都称为成员交换机,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种角色:

  • 主交换机(Master)

    主交换机负责管理整个堆叠。堆叠系统中只有一台主交换机。

  • 备交换机(Standby)

    备交换机是主交换机的备份交换机。堆叠系统中只有一台备交换机。当主交换机故障时,备交换机会接替原主交换机的所有业务。

  • 从交换机(Slave)

    从交换机用于业务转发,堆叠系统中可以有多台从交换机。从交换机数量越多,堆叠系统的转发带宽越大。

    除主交换机和备交换机外,堆叠中其他所有的成员交换机都是从交换机。当备交换机不可用时,从交换机承担备交换机的角色。

  1. 单机堆叠

单机堆叠就是一台交换机使能了堆叠功能,整个堆叠系统中只有一台主交换机。只有使能了堆叠功能的交换机才可以加入堆叠系统或与其他使能了堆叠功能的交换机组建堆叠。

2.堆叠ID

堆叠ID用来标识堆叠成员交换机,是成员交换机的槽位号,取值范围是0~8,默认是0。每个堆叠成员交换机在堆叠系统中具有唯一的堆叠ID。

  1. 查看堆叠ID
  • 登录堆叠系统,执行display stack命令查看堆叠ID。回显信息中的Slot即为成员交换机的堆叠ID。

  • 通过业务口指示灯查看堆叠成员交换机的堆叠ID。

3.堆叠ID的分配

未加入堆叠系统并且未修改堆叠ID时,交换机堆叠ID缺省为0。堆叠时由堆叠主交换机对成员交换机的堆叠ID进行管理,当堆叠系统有新成员加入时,如果新成员与已有成员堆叠ID冲突,则堆叠主交换机从0~最大的堆叠ID进行遍历,找到第一个空闲的ID分配给该新成员。新建堆叠或堆叠成员变化时,如果不在堆叠前手动指定各交换机的堆叠ID,则由于启动顺序等原因,最终堆叠系统中各成员的堆叠ID是随机的。因此,在建立堆叠时,建议提前规划好交换机的堆叠ID,或通过特定的操作顺序,使交换机启动后的堆叠ID与规划的堆叠ID一致。

4.堆叠优先级

  • 堆叠优先级是成员交换机的一个属性,主要用于角色选举过程中确定成员交换机的角色,优先级值越大表示优先级越高,优先级越高当选为主交换机的可能性越大。
  • 堆叠主交换机的选举过程是:先比较交换机启动时间,再比较堆叠优先级。当两台交换机启动时间相差20秒以内时,则认为交换机启动时间相同,此时堆叠优先级大的交换机将被选举为主交换机。所以建议将优先级最大值分配给希望成为主交换机的设备。堆叠系统的详细建立过程

5.堆叠建立

堆叠建立的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 物理连接:根据网络需求,选择适当的连接方式和连接拓扑,组建堆叠网络。
  2. 主交换机选举:成员交换机之间相互发送堆叠竞争报文,并根据选举原则,选出堆叠系统主交换机。
  3. 堆叠ID分配和备交换机选举:主交换机收集所有成员交换机的拓扑信息,向所有成员交换机分配堆叠ID,之后选出堆叠系统备交换机。
  4. 软件版本和配置文件同步:主交换机将整个堆叠系统的拓扑信息同步给所有成员交换机,成员交换机同步主交换机的系统软件和配置文件,之后进入稳定运行状态。

6.物理连接

根据连接介质的不同,堆叠可分为堆叠卡堆叠和业务口堆叠,详细内容可参见堆叠方式。每种连接方式都可组成链形和环形两种连接拓扑。可靠性、链路带宽利用率和组网布线是否方便的角度对两种连接拓扑进行对比。

7.主交换机选举

确定出堆叠的连接方式和连接拓扑,完成成员交换机之间的物理连接之后,所有成员交换机上电。此时,堆叠系统开始进行主交换机的选举。在堆叠系统中每台成员交换机都具有一个确定的角色,其中,主交换机负责管理整个堆叠系统。主交换机选举规则如下(依次从第一条开始判断,直至找到最优的交换机才停止比较):

  1. 运行状态比较,已经运行的交换机比处于启动状态的交换机优先竞争为主交换机。

    堆叠主交换机选举超时时间为20s,堆叠成员交换机上电或重启时,由于不同成员交换机所需的启动时间可能差异比较大,因此不是所有成员交换机都有机会参与主交换机的第一次选举。20s后启动的交换机加入堆叠系统时,会重新进行主交换机的竞争。原主交换机竞争失败时会重启然后再以非主交换机加入堆叠,后启动交换机竞争失败时只能被动加入堆叠成为非主交换机,加入过程可参见堆叠成员加入与退出。因此,如果希望指定某一成员交换机成为主交换机,则可以先为其上电,待其启动完成后再给其他成员交换机上电。

  2. 譬如:A-B-C三台设备链形堆叠:

如果A、B先启动,C和D后启动,C和D加入堆叠系统时,只能被动加入堆叠成为非主交换机;

  • 如果A、C先启动,A、C已分别成为主交换机,B和D再启动加入堆叠系统时,A和C会根据启动时间重新进行主交换机的竞争,竞争主交换机失败的交换机会重启再以非主交换机加入堆叠。
  • 如果A、B先启动,C后启动,C加入堆叠系统时,只能被动加入堆叠成为非主交换机;
  • 如果A、C先启动,A、C已分别成为主交换机,B再启动加入堆叠系统时,A和C会根据启动时间重新进行主交换机的竞争,竞争主交换机失败的交换机会重启再以非主交换机加入堆叠。
  1. 譬如:A-B-C-D-A四台设备环形堆叠:
  2. 堆叠优先级高的交换机优先竞争为主交换机。
  3. 堆叠优先级相同时,MAC地址小的交换机优先竞争为主交换机。

8.堆叠ID分配和备交换机选举

主交换机选举完成后,主交换机会收集所有成员交换机的拓扑信息,根据拓扑信息计算出堆叠转发表项下发给堆叠中的所有成员交换机,并向所有成员交换机分配堆叠ID。之后进行备交换机的选举,作为主交换机的备份交换机。除主交换机外最先完成设备启动的交换机优先被选为备份交换机。当除主交换机外其它交换机同时完成启动时,备交换机的选举规则如下(依次从第一条开始判断,直至找到最优的交换机才停止比较):

  1. 堆叠优先级最高的交换机成为备交换机。
  2. 堆叠优先级相同时,MAC地址最小的成为备交换机。

除主交换机和备交换机之外,剩下的其他成员交换机作为从交换机加入堆叠。

9.软件版本和配置文件同步

角色选举、拓扑收集完成之后,所有成员交换机会自动同步主交换机的软件版本和配置文件:

  • 堆叠系统具有自动加载系统软件的功能,待组成堆叠的成员交换机不需要具有相同软件版本,只需要版本间兼容即可。当备交换机或从交换机与主交换机的软件版本不一致时,备交换机或从交换机会自动从主交换机下载系统软件,然后使用新系统软件重启,并重新加入堆叠。

  • 堆叠系统具有配置文件同步机制,主交换机保存整个堆叠系统的配置文件,并进行整个堆叠系统的配置管理。备交换机或从交换机会将主交换机的配置文件同步到本交换机并执行,以保证堆叠中的多台设备能够像一台设备一样在网络中工作,并且在主交换机出现故障之后,其余交换机仍能够正常执行各项功能。配置文件的详细描述请参见配置文件。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