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偶然所得如何缴纳个税

偶然所得这个概念最近非常火热,究竟个人偶然所得包括哪些项目?法律法规有明确的范围,花上几分钟学会一个新知识点吧。

一、基本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个人的偶然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纳税人取得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

二、个人取得中奖、中彩收入

(一)个人参加有奖储蓄取得的各种形式的中奖所得,属于机遇性的所得,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中“偶然所得”应税项目的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虽然这种中奖所得具有银行储蓄利息二次分配的特点,但对中奖个人而言,已不属于按照国家规定利率标准取得的存款利息所得性质。支付该项所得的各级银行部门是税法规定的代扣代缴义务人,在其向个人支付有奖储蓄中奖所得时应按照“偶然所得”应税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税款。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有奖储蓄中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发〔1995〕98号)

(二)个人购买体育彩票的中奖收入属于偶然所得,应全额依2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体育彩票发行收入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6〕77号)

(三)中彩所得属于“偶然所得”应税项目,适用比例税率20%。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在境外取得博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发〔1995〕663号)

(四)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

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第二条

(五)个人取得单张有奖发票奖金所得不超过800元(含800元)的,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取得单张有奖发票奖金所得超过800元的,应全额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偶然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取得有奖发票奖金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34号)第一条

三、个人受赠收入

(一)受赠人因无偿受赠房屋取得的受赠收入,但符合《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无偿受赠房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8号)第一条规定的情形,对当事双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包括:一是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二是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三是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

受赠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无偿受赡房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8号)第四条规定计算。即:对受赠人无偿受赠房屋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其应纳税所得额为房地产赠与合同上标明的赠与房屋价值减除赠与过程中受赠人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赠与合同标明的房屋价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或房地产赠与合同未标明赠与房屋价值的,税务机关可依据受赠房屋的市场评估价格或采取其他合理方式确定受赠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依据:《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74号)第二条

(二)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包括网络红包),以及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但企业赠送的具有价格折扣或折让性质的消费券、代金券、抵用券、优惠券等礼品除外。

礼品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第三条规定计算。即:企业赠送的礼品是自产产品(服务)的,按该产品(服务)的市场销售价格确定个人的应税所得;是外购商品(服务)的,按该商品(服务)的实际购置价格确定个人的应税所得。

依据:《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74号)第三条

四、其他

(一)个人为单位或他人提供担保获得报酬;

依据:《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74号)第一条

(二)资产购买方企业向个人支付的不竞争款项,属于个人因偶然因素取得的一次性所得,为此,资产出售方企业自然人股东取得的所得,应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资产购买方企业在向资产出售方企业自然人股东支付不竞争款项时代扣代缴。

不竞争款项是指资产购买方企业与资产出售方企业自然人股东之间在资产购买交易中,通过签订保密和不竞争协议等方式,约定资产出售方企业自然人股东在交易完成后一定期限内,承诺不从事有市场竞争的相关业务,并负有相关技术资料的保密义务,资产购买方企业则在约定期限内,按一定方式向资产出售方企业自然人股东所支付的款项。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Python个税计算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个人所得税: 1. 首先,确定个人的税前收入金额。 2. 根据国家的个税税率表,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个税税率表可以在国家税务局的官方网站上找到。 3. 根据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等于税前收入减去起征点(一般为5000元)。 4.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的税率,计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金额。个人所得税金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 5. 最后,计算税后收入。税后收入等于税前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金额。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Python代码示例,用于计算个人所得税: ```python def calculate_income_tax(income): threshold = 5000 # 起征点 tax_rates = [0.03, 0.1, 0.2, 0.25, 0.3, 0.35, 0.45] # 税率 quick_deductions = [0, 105, 555, 1005, 2755, 5505, 13505] # 速算扣除数 taxable_income = income - threshold # 应纳税所得额 if taxable_income <= 0: return 0 for i in range(len(tax_rates)): if taxable_income <= 0: return tax_amount if taxable_income <= 1500: tax_amount = taxable_income * tax_rates[i] - quick_deductions[i] else: tax_amount = 1500 * tax_rates[i] - quick_deductions[i] taxable_income -= 1500 return tax_amount income = float(input("请输入税前收入金额:")) tax = calculate_income_tax(income) after_tax_income = income - tax print("个人所得税金额:", tax) print("税后收入金额:", after_tax_income) ``` 请注意,以上代码仅为示例,实际个税计算可能会有更复杂的规则和计算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建议参考国家税务局的相关规定和税率表进行计算。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