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W5500网络通信

一、W5500模块

(一)W5500以太网模块介绍
D-W5500 EVB以太网模块是一款基于WIZnet W5500芯片的以太网模块,且性价比高的以太网模块。W5500是一款全硬件TCP/IP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为嵌入式系统提供了更加建议的互联网连接方案。
W5500固化了TCP/IP协议栈,10/100Mbps以太网数据链路层(MAC)及物理层(PHY),使得用户使用单芯片就能够在他们的应用中拓展网络连接。内嵌32K字节片上缓存以供以太网处理,并且可以同时使用8个硬件Socket独立通讯;SPI(外设船型接口)从而能够更加容易与外设MCU整合,并且W5500使用了高效SPI协议支持80MHz,从而实现高速网络通讯。
模块还支持3.3V或者5V电源供电,当5V供电时还可以输出3.3V的电压,方便用户在不同的单片机系统中使用。
(二)模块排针功能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路接法
PA3 -> W5500_RST
PA4 -> W5500_SCS
PA5 -> W5500_SCK
PA6 -> W5500_MISO
PA7 -> W5500_MOSI

二、 modbus协议

(一)modbus协议原理
Modbus协议是一种已广泛应用于当今工业控制领域的通用通讯协议。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或控制器经由网络(如以太网)可以和其它设备之间进行通信。Modbus协议使用的是主从通讯技术,即由主设备主动查询和操作从设备。一般将主控设备方所使用的协议称为Modbus Master,从设备方使用的协议称为Modbus Slave。典型的主设备包括工控机和工业控制器等;典型的从设备如PLC可编程控制器等。
Modbus的工作方式是请求/应答,每次通讯都是主站先发送指令,可以是广播,或是向特定从站的单播;从站响应指令,并按要求应答,或者报告异常。当主站不发送请求时,从站不会自己发出数据,从站和从站之间不能直接通讯。

Modbus协议是应用层(协议层)报文传输协议,它定义了一个与物理层无关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即PDU=功能码+数据域,功能码1byte,数据域不确定。

Modbus协议能够应用在不同类型的总线或网络。对应不同的总线或网络,Modbus协议引入一些附加域映射成应用数据单元(ADU),即ADU=附加域+PDU,例如modbus tcp/ip------ ADU=MBAP+ADU。
(二)Modbus 通讯方式
1.Modbus三种通讯方式
Modbus有下列三种通信方式:

(1)、以太网:对应的通信模式是Modbus TCP/IP

(2)、异步串行传输(各种介质如有线RS-232-/422/485/;光纤、无线等):对应的通信模式是Modbus RTU或Modbus ASCII

(3)、高速令牌传递网络:对应的通信模式是Modbus PLUS

Modbus RTU和Modbus ASCII协议应用于串口链接(RS232、RS485、RS422),Modbus tcp/ip协议应用于以太网链接。

2.在Modbus网络上传输
标准的Modbus口是使用RS-232C兼容串行接口,它定义了连接口的针脚、电缆、信号位、传输波特率、奇偶校验。控制器能直接或经由Modem组网。

控制器通信使用主/从技术,即仅一设备(主设备)能初始化传输(查询)。其它设备(

  • 2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STM32 W5500 IAP是指使用STM32微控制器和W5500以太网控制器进行在线固件升级(IAP)。 在线固件升级是一种通过网络远程升级设备固件的方式,相比传统的局限于物理访问的固件升级方式更加灵活和方便。STM32微控制器作为设备的主控制器,可以通过W5500以太网控制器实现与网络的通信。 W5500是一款基于硬件TCP/IP协议栈的以太网控制器,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它支持10/100M以太网速率,可以实现与外部网络的快速连接。通过W5500网络连接,我们可以利用其强大的网络通信能力实现远程的固件升级。 在STM32 W5500 IAP中,我们可以使用W5500网络进行通信,接收远程服务器发送的固件更新包。同时,STM32微控制器可以通过串口等方式与W5500进行通信,从而实现接收并存储固件更新包,完成设备的固件升级。 通过STM32 W5500 IAP,我们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固件升级,避免了传统方式中需要物理连接设备才能进行升级的限制。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固件升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同时也节省了维护和升级的成本。 ### 回答2: STM32是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一系列32位单片机系列,而W5500是一款由韩国WIZnet公司推出的高性能以太网控制器。而IAP是指在单片机中的应用程序内部进行固件升级的技术,即在不需改变硬件的情况下更新固件。 在使用STM32W5500进行IAP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固件的升级: 1. 准备升级文件:首先应准备好新的固件文件,这些文件通常是.bin或.hex格式的,在更新之前应进行合适的版本控制。 2. 初始化W5500:在正式进行固件升级之前,需要对W5500进行初始化配置,包括设置IP地址、端口号等参数,确保网络连接的正常运行。 3. 设置引导模式:在单片机的引导模式中,可以通过特定的引脚或者配置寄存器的方式告知单片机以IAP方式启动。 4. 连接服务器:使用W5500建立与服务器的TCP/IP连接,在升级过程中通过网络传输固件文件。 5. 接收固件:单片机在连接到服务器后,通过W5500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固件文件,确保稳定的网络连接以及适当的接收缓冲区的设置。 6. 写入固件:在接收到固件文件之后,单片机将固件数据写入到内部的闪存中,逐步替换旧的固件。 7. 完成升级:固件写入完毕后,重新启动单片机,以新的固件程序运行。 总之,STM32W5500可以结合使用进行IAP,通过网络传输固件文件,并在单片机内部进行固件升级。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在不改变硬件的情况下,对设备的功能进行更新和改进。 ### 回答3: STM32 W5500 IAP是指使用STM32微控制器和W5500以太网模块进行固件升级的功能。 STM32是意法半导体公司开发的一系列32位ARM Cortex-M微控制器,具有强大的性能和丰富的外设资源,常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 W5500是WIZnet公司开发的一款高度集成的以太网控制器,支持TCP/IP协议栈,能够通过以太网连接到局域网或互联网。 IAP(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是一种在应用程序中进行固件升级的技术。通过IAP,用户可以在系统运行时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下载新的固件,并将其写入到MCU的内部闪存中。 在STM32 W5500 IAP中,W5500可以提供网络连接能力,使得MCU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到服务器或其他设备,通过网络下载新固件。而STM32则负责控制IAP过程,包括下载固件、解析数据、写入闪存等操作。 使用STM32 W5500 IAP能够实现系统在线升级的功能,无需连接到开发环境即可完成固件更新。这对于远程设备或无法直接访问的设备非常有用。同时,固件升级可以修复bug、添加新功能,提升系统稳定性和扩展性。 总而言之,STM32 W5500 IAP通过结合STM32微控制器和W5500以太网模块,实现在运行时通过网络进行固件升级的功能。这样的解决方案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可以为嵌入式系统提供更好的升级方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