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达克效应么?

概念

达克效应,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上世纪90年代由邓宁和克鲁格开展研究的心理学效应名称。

       简单的理解为:完成特定领域的任务时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作出不准确的评价的现象——能力低者会高估自己的能力,甚至显著超过平均水平,能力高者会低估自己的能力。

达克效应图:

美团副总裁王慧文在一次演讲时发过一张达克效应图,并配有一段文字:“有担当的管理者,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把下属从愚昧之巅推到绝望之谷,至于他能否爬上开悟之坡,就看各人造化了。” 

当时朋友圈里不少当领导的进行了转发,他们对这句话很有共鸣。也开始了一段时间对达克效应的讨论。当然理性思考一下,王慧文这话说得不够完整。

如果一个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属下推下去,任其自生自灭,全凭各自造化,那领导也太好当了,就比谁脚劲大,谁会施虐即可。如果真是这样,领导者的价值又在哪里呢?当然这里不做任何对于这段话的论断。既然话题来源于此,那就聊聊达克效应。

成因

一、元认知能力

       指个体能知道自己表现的怎么样,也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价。元认知能力与自身在特定领域的能力呈正相关,能力高者能认识到自己的过人之处,能力低者则不光无法认识到自己能力低下,甚至反而会产生无端的自负。

1、元认知能力缺陷

是能力低者却自负的成因,表现为能力高/低者的元认知能力均存在缺陷,是不准确的,导致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2、虚假一致性效应

是高能力者过低估计的成因,即人们进行评价性判断时,会对自己的信念,判断准确性,行为普遍性做出过高估计或夸大。

二、其他存有争议的成因

1、回归效应与优于平均启发式

       回归效应指在心理学实验中,第一次测验中取得好的成绩可能在第二次测验中表现差,反之亦然,所有人都有向平均成绩回归的趋势。

       优于平均启发式,指大多数人相信自己比一般人优秀,是一种动机偏向的表现,即个体总是把自我往好的方面想的倾向。

2、任务的性质

       任务难度,容易的任务中,能力高的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更准确,困难任务中能力低的人反而自我评价准确。

       任务熟悉度,当人们对任务作出评价时,是以已有的与任务领域相关的知识为锚定。个体可以以之作为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出客观的标准,但这个标准却无法迁移到与他人的比较中。即无法得知自己的表现在群体中的水平。

影响元认知能力的因素

1、过渡自信与自我提升

       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能力水平,知识技能有不实际的积极的信念,这一现象广泛存在。表现为三个方面:

  • 对个体绝对能力、表现的判断超过了其实际水平,即过高估计

  • 置信区间狭窄,即过渡精确

  • 自认为能力高于平均水平,即高于平均效应或称过高定位

2、汤宁效应

       与他人比较时的虚拟优越感吗,发生领域涉及学术环境,如学业成绩、智力测试,工作环境等。智商越低的人越不能准确的评价和欣赏他人的能力, 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评价自己拥有比常人更高的智力。相反,智商越高的人能更好地欣赏他人的能力,但他们常常认为别人的聪明程度不亚于自己,因此倾向于低估自己的智力。

3、 自我观念的影响

  • 自上而下的自我观念: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会用一些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作出判断、预测他人行为,这种方式很难做到客观。

  • 社会反馈:个体总是会从他人那里接受反馈信息,反馈影响着自我评价,但反馈也可能导致自我评价的不准确。

  • 社会规范:由于社会规范的存在,个体对他人的评价信息几乎很少是负面的。当问及对付他人的评价是否客观时,人们能认识到社会规范的作用,明确自己有时会进行不实的积极评价,但问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客观时,却难以接受这些评价的非客观性。

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七星课堂"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