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成语积累一

​​1 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2 无所适从:指不知依从谁才好,也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3 各执一词:形容意见不一致。

4 言人人殊: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同一消息或事情,各人却说成各不相同的情形。

5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含贬义。

6 背道而驰:形容背离正确目标,朝反方向走。

7 缘木求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含贬义。

8 水中捞月:比喻徒劳而无功。

9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10 相得益彰:指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示出各自的长处。

11 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12 不谋而合,汉语成语,拼音是 bù móu ér hé,意思是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

完全一致。出自《搜神记》。

13 不约而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是 bù yuē ér tóng,释义: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

致。 [1]

14 理所当然意思是道理当然是这样的,意为发生的事情本身合乎道理(非情理),不容怀

疑。 [1]

15 天经地义(拼音:tiān jīng dì y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

于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1] “天经地义”指指天地间理所当然而不能改变的道

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的问题;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主语、定语;含褒义。[1]

16 独一无二 拼音是 dú yī wú èr ,意思是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出自宋·延寿辑《宗镜录》卷三十一。

17 举世无双指的是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这样的人或物。形容极其罕见稀有。

18 此消彼长,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cǐ xiāo bǐ zhǎng,是指这个下降,那个上升。引申

为不要太过于在乎此时的失去,别的方面会有长进。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或者多面性。或者引

申为两个事物之间的反相关关系。

19 此起彼伏,汉语成语,拼音是 cǐ qǐ bǐ fú,意思是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出自《汉衣冠》。

20 比比皆是,汉语成语,拼音是 bǐ bǐ jiē shì,释义: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出自《战

国策·秦策一》。

21 俯拾即是,汉语成语,读音是 fǔ shí jí shì,是指低下头来随便捡一捡就到处都是,形容

十分多,又十分容易得到。出自《诗品·自然》。 [1]

22 变化莫测,汉语成语,拼音是 biàn huà mò cè,意思是形容事物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出自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 [1]

23 瞬息万变,汉语成语,拼音是 shùn xī wàn biàn,意思是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出自清·吴趼人《痛史》

24 变化多端,汉语词语,拼音是 biàn huà duō duān,意思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出自《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

25 屈指可数,汉语成语,读音为 qū zhǐ kě shǔ,意思是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

稀少。出自《忆昨行和张十一》。 [1]

26“凤毛麟角”原义是指传说中的珍异动物凤凰的毛、麒麟的角。后用来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

或事物。该成语在句中多作宾语,也作定语;含褒义;多用于书面语。

27 首当其冲,汉语成语,拼音是 shǒu dāng qí chōng,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

28 一马当先,汉语成语,拼音:yī mǎ dāng xiān,意思是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

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29 家喻户晓,汉语成语,拼音是 jiā yù hù xiǎo,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出自《汉书·刘辅传》,《缴郑熙等免罪》。

30 妇孺皆知,汉语成语,拼音是 fù rú jiē zhī,意思就是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

所周知,流传得很广。出自《藤阴杂记》。 [1]

31 众所周知,汉语成语,拼音是 zhòng suǒ zhōu zhī,意思是大家都知道的。出自《玉娇

梨》第二十回。 [1]

32 口口相传,汉语成语,拼音是 kǒu kǒu xiāng chuán,意思是不著文字,口头相传。出自

《云笈七签》。 [1]

33 釜底抽薪是一个成语,出自《三十六计》第十九计,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

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34 抽薪止沸,汉语成语,拼音是 chōu xīn zhǐ fèi,意思是抽掉锅底下的柴火,使锅里的水

不再翻滚;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自宋朝《上何进书》

35 防微杜渐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在句中一般作

谓语、定语、宾语

36 防患未然,俗语,拼音是 fánɡ huàn yú wèi rán,意思是指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出自《周易·既济》。

37 鬼斧神工原义是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在

句中可作主语、宾语。

38 巧夺天工形容人的精巧胜过天然,比喻技艺高超巧妙。 [4] 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定语。

39 含糊其辞,汉语成语,拼音是 hán hú qí cí,意思是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出自宋·袁燮《絜斋集》第十八卷。

40 闪烁其词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 shǎn shuò qí cí,意思是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

要害问题。出自《痛史》第二五回:“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41 流连忘返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liú lián wàng fǎn,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1]

42 念念不舍,汉语成语,拼音是 niàn niàn bù shě,意思是时刻思念、永不忘记。出自《节

本明儒学案·忠宪高景逸先生攀龙》。

43 恋恋不舍,汉语成语,拼音是 liàn liàn bù shě,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

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出自《史记·范睢传》。

44 海市蜃楼,汉语成语,拼音是 hǎi shì shèn lóu,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

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蜃(蛤蜊)为雉(麻雀)入海所化。现多比喻虚无

缥缈的事物。出自《史记·天官书》。

45 空中楼阁”的意思是指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该成语构

词方式是偏正式;在句中作主语、宾语。 [1]

46 高深莫测”的原义是山川高而且深,无法测量;后引申为人或事深沉不可测,使人难以理

解;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47 深不可测,汉语成语,拼音是 shēn bù kě cè,意思是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

捉摸不透。出自《楚辞·大招》

48 人声鼎沸,汉语成语,拼音是 rén shēng dǐng fèi,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 [1]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49 人山人海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rén shān rén hǎi,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

常多。出自《水浒全传》

50 耳濡目染,汉语成语,拼音是ěr rú mù rǎn。濡(

r ú):沾湿。染:沾染。指经常听到看

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出自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 [1]

51 潜移默化(潜:暗中)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

了变化。 [5] 在句中一般作定语、状语。 [5]

52 耳闻目睹,汉语成语,读音是ěr wén mù dǔ,意思是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出自《资治

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

53 等量齐观,汉语成语,拼音是 děng liàng qí guān,意思是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出自《惠风词话》

54 同日而语,汉语成语,拼音是 tóng rì ér yǔ,意思是指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

常用于否定式:不可同日而语。出自《战国策·赵策二》。 [1]

55 相提并论是一个成语,读音是 xiāng tí bìng lùn,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

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56 浮光掠影,汉语成语,读音为 fú guāng lüè yǐng。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

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 [3] 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出自唐·禇亮《临高

台》。 [1] 也比喻世事稍纵即逝,不可捉摸 [4] 。

57 蜻蜓点水,汉语成语,拼音是 qīng tíng diǎn shuǐ,意思是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

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也形容轻轻一吻。出自《曲江》。

58 走马观花这则成语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

略地观察一下。其结构为连动式,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状语、宾语,含贬义。 [1]

59 画地为牢这则成语意思是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其

本身结构为连动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 [1]

60 作茧自缚,汉语成语,读音为 zuò jiǎn zì fù,意思是春蚕吐丝为茧,将自己裹缚其中。

比喻弄巧成拙,自作自受。出自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61 自作自受,汉语成语,拼音是 zì zuò zì shòu,意思是自己做了蠢事或坏事后带来的不良

后果,自己承担。出处有《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五灯会元》。

62 登峰造极,汉语成语,拼音是 dēng fēng zào jí ,意思是登上顶峰,指到达最高点;比

喻学问、技艺等已达到最高的境界。出自《世说新语·文学》。

63 无以复加,汉语成语,拼音是 wú yǐ fù jiā,意思是不可能再增加,指某事在程度上达到

了极点。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

64 荒诞不经,汉语成语,拼音是 huāng dàn bù jīng,意思是少有的,典籍中也没有的(事)

形容不合常理。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出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1] 也作“荒怪不

经” [2] 。

65 荒谬绝伦,汉语成语,拼音是 huāng miù jué lún,形容可笑,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出

自《扫迷帚》

66 荒诞无稽,汉语成语,拼音是 huāng dàn wú jī,意思是形容十分荒唐,不可凭信。出自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 [1]

67 不可思议,拼音 bù kě sī yì, [1] 汉语成语,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

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68 不堪设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bù kān shè xiǎng,指对即将要发生的事不敢想象,

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出自清·曾国藩《复吴南屏书》。 [1-2]

69 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能干。②形容文章、发言简短有力

70 简明扼要简明:简单明白。扼要:抓住要点。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71 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意思是满眼都是美玉 [1] ,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

指书籍或工艺品

72 美不胜收(měi bù shèng shōu),汉语成语,释义: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73 迫在眉睫,汉语成语,拼音是 pò zài méi jié,意思是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出自 《庄

子·庚桑楚》和《列子·仲尼》。

74 火烧眉毛,汉语成语,拼音是 huǒ shāo méi mao,意思是比喻情势非常急迫。出自《五

灯会元》。

75 人迹罕至,汉语成语,拼音是 rén jì hǎn zhì,意思是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

地方。 [1] 出自《汉纪·孝武纪二》。 [1]

76 人烟稀少,意为人家、住户非常少;人均居住面积较大;形容地方无人居住,十分荒凉,

可表达悲凉的心境。

77 荒无人烟, 汉语成语,拼音是 huāng wú rén yān,形容一个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

家。出自穆欣《南线巡回·解放西昌之战》。

78 门可罗雀”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罗:张网捕捉),后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之况;在

句中可作谓语、定语、补语。 [1

79 门庭冷落是汉语词汇,拼音 mén tíng lěng luò,解释为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80 牵强附会,汉语成语,拼音是 qiān qiǎng fù huì,意思是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

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强拉在一起,混为一谈。出自清·曾朴《孽海花》。

81 穿凿附会,汉语成语,拼音是 chuān záo fù huì,意思是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

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出自《容斋续笔·义理之说无穷》。

82 蔚为大观,汉语成语,拼音为 wèi wéi dà guān,形容丰富多彩的景色;雄伟的景象。形

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多指文物、盛大的景象等。引用自鲁迅《两地

书》五一。

83 洋洋大观,汉语成语,拼音是 yáng yáng dà guān ,意思是形容美好的事物复杂繁多,

丰富多彩。出自《庄子·天地》。

84 未雨绸缪该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成语结

构为复杂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1]

85“有备无患”意思是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患:祸患,灾难);在句子中一般充当

谓语、定语。 [2]

86 一蹴而就,汉语成语,拼音是 yī cù ér jiù,意思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出

自《上田枢密书》。

87 一挥而就”原义是一挥笔就能成功(就:完成)。指才思敏捷,写字、作文或画画速度很

快;多含褒义。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也说“一挥而成”。 [1-2

88 沧海一粟,汉语成语,读音是 cāng hǎi yī sù,意思是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微不足道。出自宋·苏轼《赤壁赋》。 [1]

89 九牛一毛指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在句中一

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90 殚精竭虑,汉语成语,拼音是 dān jīng jié lǜ,褒义词,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出自

唐·白居易《策林一·策头》。 [1]

91 费尽心机,汉语成语,拼音:fèi jìn xīn jī,释义: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 出自《朱文

公文集·与杨子直书》。

92 千方百计,汉语成语,拼音是 qiān fāng bǎi jì ,释义是想尽种种办法;用出种种计谋。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五·论语》。

93 独善其身,汉语成语。拼音是 dú shàn qí shēn,意思是原指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

节操。后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出自《孟子·尽心上》。

94 明哲保身该成语指明于事理的人善于自保,有褒义;现在则指为了保住个人利益回避原

则斗争的庸俗作风,有贬义。在句中常用作谓语、定语;结构是连动式 [2

95 洁身自好(洁:洁白、干净)指保持自身清白,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惹是生非,顾惜自

己,不与他人纠缠。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2]

96 耳熟能详,汉语成语,读音是ěr shú néng xiáng,释义为指听得多了,能够很清楚、很

详细地复述出来。出自《泷冈阡表》。

97“熟能生巧”的意思是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干起事来得心应手;在句中可充当主语、谓

语;含褒义。

98 纷至沓来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fēn zhì tà lái ,意思是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

来。用于来指人或事物。出自宋·朱熹《答何叔京》。

99 接踵而至,汉语成语,拼音是 jiē zhǒng ér zhì,意思是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

地来,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 [1] 出自《战国策·齐策三》。

100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 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

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出

自 晋·陆机《文赋》。 [1

101 思绪万千,汉语成语,拼音是 sī xù wàn qiān,意思是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

多端。出自《游故园》。

102 日新月异,汉语成语,读音是 rì xīn yuè yì,意思是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

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出自《礼记·大学》。 [1]

103“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多

含褒义。 [2]

104 众所周知,汉语成语,拼音是 zhòng suǒ zhōu zhī,意思是大家都知道的。出自《玉娇

梨》第二十回。 [1]

105 无人不晓,汉语成语,拼音是 wú rén bù xiǎo,意思是没有人不知道。形容很有名气。

出自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

106 尽人皆知是一个成语,拼音是 jìn rén jiē zhī,意思是全部的人都知道,比喻一件事流传

很广泛,一般用作褒义词,有时也作贬义词。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

107 功亏一篑(篑:土筐)原指筑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未能成功。后多用于比喻做一件事只

差最后一点努力未能完成,多含惋惜之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3]

108 功败垂成”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遇到了失败;多用于形容事业将要成功时失败,含

有惋惜之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4]

109 声名鹊起,汉语成语,拼音是 shēng míng què qǐ,意思是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

迅速提高。出自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1]

110 声名大噪,读音 shēng míng dà zào,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

极大关注。 [1

111 声名远播,汉语成语,拼音是 shēng míng yuǎn bō,意思是名声传得很广,远近闻名。

出自吴茂盛《驻京办》。 [1]

112 珠联璧合,汉语成语,拼音是 zhū lián bì hé,意思是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

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样子。出自《汉书·律历志上》。

113 群英荟萃,汉语成语,拼音是 qún yīng huì cuì,意思是比喻许多才能出众的人聚集在

一起。 [1]

114 汗牛充栋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hàn niú chōng dòng,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

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出自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

115 浩如烟海,汉语成语,拼音是 hào rú yān hǎi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出自 隋·释

真观《梦赋》。

116 不计其数,汉语成语,读音为 bù jì qí shù,释义是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出自宋·魏

了翁《奏措京湖诸郡》

“117 车载斗量”的原义是用车装载,以斗来量;形容数量很多;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

[1]

118 适得其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shì dé qí fǎn,意思是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出自清·魏源的《筹海篇·议守上》

119 事与愿违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shì yǔ yuàn wéi,意思是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指

事情没能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出自《幽愤》。 [1]

120 讳疾忌医该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在句子中作主语、宾

语、定语。 [1] [5]

121 文过饰非,汉语成语,拼音是 wén guò shì fēi。意思是掩饰自己犯下的过失和错误。

[1] 出

自唐·刘知几《史通》

123 历久弥新:弥,更加(同欲盖弥彰的弥)。“新”,视不同语境而有不同的具体含义,如

与"旧"相对、与"老"相对、新鲜等。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124 经久不衰,汉语成语,拼音是 jīng jiǔ bù shuāi,意思是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

外表;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 [1]

125 矢志不渝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 shǐ zhì bù yú,意思是立志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

心。出自《晋书·谢安传》。 [1]

126 忠贞不渝,汉语成语,拼音是 zhōng zhēn bù yú,意思是忠诚坚定,永不改变。出自

张扬《第二次握手》。

127 持之以恒 [1] ,汉语成语,拼音是 chí zhī yǐ héng。意思是长久坚持下去。出自清·曾国

藩《家训喻纪泽》。

128 昙花一现,汉语成语,拼音是 tán huā yī xiàn,意思是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

下,很快就消失。出自《妙法莲华经·方便品》。

129 过眼云烟,汉语成语,拼音是 guò yǎn yún yān,指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

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出自《宝绘堂记》。

130 直言不讳,汉语成语,拼音是 zhí yán bù huì,意思是说话坦率,毫无顾忌。形容一个

人说话毫无隐瞒。出自《晋书 刘波传》。 [1]

131 直抒己见,汉语成语,拼音是 zhí shū jǐ jiàn,解释为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出自《与

李刚主书》。 [1]

132 毋庸讳言,汉语成语,拼音是 wú yōng huì yán,意思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

容。毋庸指不用。出自周恩来《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

133 杯水车薪”的原义是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燃烧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在句

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宾语、分句。

134 无济于事,汉语成语,拼音为 wú jì yú shì,意思是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

解决不了问题。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135 水到渠成指是水一流到,沟渠自然形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自然成功。含褒义;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3

136 瓜熟蒂落,汉语成语,拼音是 guā shú dì luò ,意思是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比喻客

观条件具备后行事,成功的机会就大。出自宋·张君房《云笈七签》。 [1]

137 顺理成章是一个成语,读音是 shùn lǐ chéng zhāng,意思是写文章、做事情顺着条理

就能做好。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出自《朱子全书》。

138 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职)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4]

139 屡见不鲜,汉语成语,拼音是 lǚ jiàn bù xiān,意思是常常见到,并不新奇。出自《史

记·郦生陆贾列传》。

140 不足为奇,汉语成语,拼音是 bù zú wéi qí,意思是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

奇怪的。出自《祭范德孺文》。

141 无与伦比,汉语成语,拼音读 wú yǔ lún bǐ,意思是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

比的同类的东西。出自《论佛骨表》。

142 无可比拟,汉语成语,拼音是 wú kě bǐ nǐ,意思是没有可以相比的。出自宋·释惟白《续

传灯录·江陵护国齐月禅师》。

143 包罗万象,汉语成语,拼音是 bāo luó wàn xiàng,意思是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

出自《黄帝内经》。 [1]

144 无所不包,汉语成语,拼音是 wú suǒ bù bāo,意思是指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

的东西非常多。出自《杜诗言志》。

145 应有尽有,汉语词语,拼音是 yīng yǒu jìn yǒu,意思是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

出自《宋书·江智渊传》。

146 息息相关,汉语成语,拼音是 xī xī xiāng guān,意思是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

系非常密切。出自清·严复《救亡决论》。

147 休戚相关该成语的意思是彼此的喜悦与忧愁共同承担。形容彼此命运联系在一起,息息

相关;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1

148 休戚与共(拼音:xiū qī yǔ gò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

出自于《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7] 该成语的本义是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

后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其语法结构为主谓式,主要用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

149 栩栩如生,汉语成语,拼音是 xǔ xǔ rú shēng,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

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出自《庄子·齐物论》。

150 活灵活现,汉语成语,拼音是 huó líng huó xiàn,意思是形容神情逼真、传神,使人有

亲眼所见的感觉。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151 绘声绘色,汉语成语,读音为 huì shēng huì sè,指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

括。形容描写或叙述一段事情很逼真。出自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

152 惟妙惟肖,汉语成语,拼音是 wéi miào wéi xiào,意思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生动形象。出自《聊斋志异·各本序跋题辞〈读聊斋杂说〉》。 [1]

153 众说纷纭,汉语成语,拼音是 zhòng shuō fēn yún,意思是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

议论纷纷。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

154 言人人殊,汉语成语,拼音是 yán rén rén shū, [1] 意思是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同一

消息或事情,各人却说成各不相同的情形。出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155 莫衷一是,汉语词语,读音为 mò zhōng yī shì,意思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是,意

为对、正确。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出自《痛史》。

156 不屑一顾,汉语成语,拼音是 bù xiè yī gù,意思是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出自明·方孝孺《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

157 嗤之以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chī zhī yǐ bí,意思是:用鼻子轻蔑地吭气,表示瞧

不起;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

158 不足挂齿,汉语成语,拼音是 bù zú guà chǐ,意思是表示不值得一提。出自《史记·刘

敬叔孙通列传》。 [1]

159 姹紫嫣红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chà zǐ yān hóng。姹:美丽;嫣:美好,常指笑容。

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出自《牡丹亭·惊梦》。

160 万紫千红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wàn zǐ qiān hóng,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多指

繁盛的春色,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出自《春日》。 [1]

161 百花齐放,汉语成语, [1] 拼音是 bǎi huā qí fàng,意思是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出自《镜花缘》。[2]

162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1] 。该成语一般比

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 [4] 。

163 守株待兔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五蠹》。 [1] 该成语一般

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在句子中一般用作宾语、

定语,多含贬义。也作“守株伺兔”。 [1-2]

164 车水马龙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代·班固等《东观汉记 ·明德马皇后》 [1] [7] 这则成语

意思是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一般,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其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中可作谓

语、定语。 [1]

“165 门庭若市”的意思是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该成语在句中一

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家庭、商业、服务场所;多含褒义。 [1]

166 络绎不绝,汉语成语,拼音是 luò yì bù jué。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

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出自《后汉书·南匈奴传》。

167 方兴未艾,汉语成语,拼音是 fāng xīng wèi ài,意思是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出自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

168 蒸蒸日上,汉语成语,拼音是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意为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

展速度快。多指生活和生意。出自《官场现形记》。 [1]

169 欣欣向荣(拼音:xīn xīn xiàng ró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晋·陶渊明《归去来兮

辞》。 [1] 欣欣向荣指草木长的茂盛,生机勃勃的样子;后用于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

盛的景象。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2]

170 夸夸其谈,汉语成语,拼音是 kuā kuā qí tán。指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或写文章浮夸,

不切合实际。出自《儒林外史》

171 娓娓而谈,汉语成语,拼音是 wěi wěi ér tán,指人说话时连续不断、生动地谈论。出

自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172 侃侃而谈(拼音:kǎn kǎn ér tán)是一则汉语成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孔子及孔子的

学生等《论语·乡党》。 [1] “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

语、定语;含褒义。 [1

173 高谈阔论,汉语成语,拼音是 gāo tán kuò lùn。和“夸夸其谈”都有“脱离实际空泛谈论”

的意思。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言论(多含贬义)。 [4] 出自《徽宗斋会》。

174 高屋建瓴(该成语指的是在很高的屋顶上把水瓶里的水倒下来,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

当。在现代汉语中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该成语结构为偏正式;在句中作谓语、定

语 [1] [3] 。

175 居高临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jū gāo lín xià,本义指处在高处向下俯视,形容地势

非常有利,处在有利的地位。出自《淮南子·原道训》。 [1]

176 高枕无忧(拼音:gāozhěn wúyōu)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

见于《战国策》。 [1] [4] “高枕无忧”的本义是垫高枕头,无忧无虑地睡觉(高枕:把枕头垫

高);比喻身心安逸,无所忧虑;也用来形容思想麻痹,放松警惕;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

语。 [2]

177 高枕而卧,汉语成语,拼音是 gāo zhěn ér wò,意思是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

无虑。平安无事。出自《战国策·魏策一》。

178 无忧无虑,汉语成语,读音为 wú yōu wú lǜ,释义:没有一点忧愁,顾虑和担心,形容

烦恼尽除、得到解脱,心情安然自得,快乐舒心。出自《忍字记》。 [1]

179 万事大吉,汉语成语,拼音是 wàn shì dà jí ,意思是什么事都很圆满顺利,也指一切

事情都已办好。出自《癸辛杂志》。

180“枕戈待旦”的原义是枕著武器等待天明;形容时时警惕,准备作战,不敢安睡;在句子

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1]

181 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定的环境中,也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和祸害。含褒义;在句中一般

作谓语、定语、宾语。 [3

182 讳莫如深,汉语成语,拼音是 huì mò rú shēn,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

情隐瞒得很紧。出自《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

183 守口如瓶,汉语成语,拼音是 shǒu kǒu rú píng,意思是闭口不谈,像瓶口塞紧了一般;

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出自《癸辛杂识别集》。

184 良莠不齐,汉语成语,拼音是 liáng yǒu bù qí ,意思是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也可指好的坏的事物混杂在一起。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

185 龙蛇混杂,汉语成语,拼音:lóng shé hùn zá,释义: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出自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186 鱼龙混杂,读音是 yú lóng hùn zá,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出自

唐·张志和《和渔夫词》。

187 泾渭分明,汉语成语,读音 jīng wèi fēn míng,意思是泾河水、渭河水一清一浊,泾河

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出自《诗经·邶风·谷风》。

188 黑白分明,汉语成语,拼音是 hēi bái fēn míng,意思是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对比鲜明,

比喻对是非和好坏分得非常清楚。出自《春秋繁露·保位权》。

189 混淆视听,汉语成语,读音是 hùn xiáo shì tīng,意思是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

是非。出自《三国志·袁尚传》。

190 浑然不觉就是混同在一起的样子。 浑然不觉就是毫无察觉的样子。发音:【hún rán bù

jué】

191“沆瀣一气”泛指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4]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10]

192 同流合污”的原义是言行与不良的习俗、世道相合;后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在句子中

可充当谓语、宾语;含贬义。 [

193“狼狈为奸”本义是狼和狈合伙作恶(狈:传说中的一种野兽;为奸:做坏事),后比喻

互相勾结干坏事;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194 蛇鼠一窝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 shé shǔ yī wō,意思形容坏人互相勾结,或者形容

两个相互关联的人做坏事的行径如出一辙(含有贬义)。

195 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立场和主见,只是随着潮流走。[1]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定语、状语。 [4]

196 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197 亦步亦趋(趋:跑)指学生紧紧追随老师;比喻没有主见,处处追随模仿的意思。含贬

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3]

198 随俗浮沉,汉语成语,拼音是 suí sú fú chén,意思是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

走。出自《报任少卿书》。 [1]

199 绘声绘色,汉语成语,读音为 huì shēng huì sè,指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

括。形容描写或叙述一段事情很逼真。出自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 [1]

200 有声有色,汉语成语,拼音是 yǒu shēng yǒu sè,意思是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201 截然不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 jié rán bù tóng,意思是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

不一样。出自宋·陆九渊《与王顺伯》。

202 大相径庭,汉语成语,拼音是 dà xiāng jìng tíng,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出自《庄

子·逍遥游》。

203 迥然不同拼音是 jiǒng rán bù tóng,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

此成语出自宋·张戒《岁寒堂诗话》。 [1]

204 泾渭分明,汉语成语,读音 jīng wèi fēn míng,意思是泾河水、渭河水一清一浊,泾河

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出自《诗经·邶风·谷风》。

205 惊心动魄,汉语成语,拼音是 jīng xīn dòng pò,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

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

206 触目惊心,汉语成语,拼音:chù mù jīng xīn,释义: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

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也写作怵目惊心。出自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

207 胆战心惊,汉语成语,拼音是 dǎn zhàn xīn jīng,意思是形容十分害怕。出自《碧桃花》。

208 重整旗鼓,汉语成语,拼音是 chóng zhěng qí gǔ,意思是指重新整顿战旗战鼓。比喻

遭受挫折或失败之后,重新聚积力量,准备再干。出自《轩亭冤》

209 偃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是一则成语,最早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注引《云

别传》。 [2]

该成语原意是放倒军旗,停止擂鼓,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比喻休战或无声无息地停止

活动。 [2] 在句中可作谓语、定语、宾语。 [2]

210 大张旗鼓是一则成语,最早出自于《金云翘传》。 [8] 大张旗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

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该成语的结构为动宾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状语。 [1]

211 卷土重来(拼音:juǎn tǔ chóng lái)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

早出自于唐·杜牧《题乌江亭》。 [1] “卷土重来”的原义是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重新猛扑过

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

212 名副其实(拼音:míng fù qí shí)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

自于东汉·曹操《与王修书》。 [1] 名副其实”指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含褒义;在句子

中可充当谓语、定语。 [1]

213 名不副实(拼音:míng bù fù shí)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

[2]

名不副实(副:相称)指名称与内容或名声与实际不相符,空有虚名。 [1] 含贬义;在句中

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6]

214 徒有虚名(拼音:tú yǒu xū mí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

出自于东晋·干宝《晋纪总论》。 [1-2] “徒有虚名”的意思是空有名声,名与实不相符合;在

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 [3]

215 名不虚传(拼音:míng bù xū chuá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

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1] “名不虚传”的原义是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不是虚假的;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真实;在句子中可充谓语、定语;含褒义。 [1]

216 墨守成规,汉语成语,读音是 mò shǒu chéng guī,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出自《钱退山诗文序》。 [1]

217 故步自封(拼音:

gù bù zì fē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上》。

[5] 故

步自封(封:限制在某一范围内)指把自己限制在原来的地方;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不求创新进取。 [2]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1]

218 抱残守缺(拼音:bào cán shǒu quē)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刘歆

传》。 [4] 抱残守缺指抱着残缺破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守旧,不肯接受新事物,含贬义;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3]

219 因循守旧,汉语成语,拼音:yīn xún shǒu jiù,意思是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

220 破旧立新,汉语成语,拼音是 pò jiù lì xīn,意思是为破除旧的,建立新的。 [1]

221 推陈出新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tuī chén chū xīn,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

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出自《梁溪漫志·张文潜粥记》。

222 革故鼎新,汉语成语,拼音是 gé gù dǐng xīn,意思是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出自《周

易·杂卦》。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

去旧的,建立新的。

223 明察秋毫(拼音:míng chá qiūháo)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

早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 [2] “明察秋毫”本义为视力好到能查辨秋天鸟兽的细毛(明:

视觉敏锐。察:看。秋毫:鸟兽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后多形容人精明,目光敏锐,能洞察

一切;在句中一般充当谓语、定语;多含褒义。 [2]

224 洞若观火,汉语成语,拼音是 dòng ruò guān huǒ。意思是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

像看火一样。出自《尚书·盘庚上》。

225 独具慧眼,汉语成语,拼音是 dú jù huì yǎn,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

见解高超,能作出精细判断。 [1] 出自丰子恺《谈自己的画》。

226 洞烛其奸,汉语成语,拼音是 dòng zhú qí jiān,意思是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出自《明史·董传策传》。

227 杀鸡取卵,汉语成语,拼音是 shā jī qǔ luǎn,意思是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

比喻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出自《伊索寓言》。

228 饮鸩止渴(拼音:yǐn zhèn zhǐ kě)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霍

谞传》。 [1] 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指饮用鸩羽毛浸泡过的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

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1]

229 揠苗助长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1] 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

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在句子中一般用作主语、宾语;

含贬义。也写作“拔苗助长”。

230 剜肉补疮,汉语成语,拼音是 wān ròu bǔ chuāng,意思是挖下身上的好肉来补伤口;

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出自《咏田家》。

231 扬汤止沸(拼音 yáng tāng zhǐ fèi),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

于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 扬汤止沸的意思是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

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句中通常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232 竭泽而渔(拼音:

jié zé ér yú)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义赏》。

[1]

竭泽而渔指把池塘里的水抽干了捉鱼;比喻做事只顾眼前的利益,丝毫不为以后打算。含贬

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5]

233 殊途同归,汉语成语,读音是 shū tú tóng guī,指的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

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殊:不同。出自《周易·系辞下》。

234 不约而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是 bù yuē ér tóng,释义: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

致。 [1]

235 异曲同工,汉语成语,拼音是 yì qǔ tóng gōng。比喻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文章、言论

一样精彩,或不同的事情产生相同的效果。原意为不同的曲子有着相同的影响,同样精彩。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

236 事倍功半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shì bèi gōng bàn,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

[1]

237 事半功倍(拼音:shì bàn gōng bèi)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

子·公孙丑》。 [1] 事半功倍意思是花一半力气,收到成倍效果;指做事得法,因此费力小,

收效大。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3]

238 取长补短是一则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孟子·滕文公上》。 [1] 取长补短的意思是吸

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

短处。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

239 扬长避短,汉语成语,拼音是 yáng cháng bì duǎn 。意思是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

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出自秦牧《漫记端木蕻良》.

240 择善而从(拼音:zé shàn ér có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论语·述而》。 [1] 择善

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3

241 前车之鉴(拼音:qián chē zhī jià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荀况《荀子·成相》。

[2]

前车之鉴指前边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子可以引以为鉴。比喻先前的失败,可做其后的教

训。 [2] 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 [1]

242 重蹈覆辙(拼音:chóng dǎo fù zhé)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

早出自《后汉书·窦武传》。 [2] “重蹈覆辙”本义为再走翻过车的老路(蹈:踏上;覆:翻倒;

辙:车轮轧出的痕迹),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以前的错误。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

语、宾语。 [2-3]

243 改弦易辙(拼音:gǎi xián yì zhé)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该成语最早见于王

楙《野客丛书·张杜皆有后》。 [3] “改弦易辙”本义是乐器更换弦,车子改变道路(改弦:更

换琴弦。易:改变。辙:车轮压过的痕迹,指道路);比喻改变方向或态度。该成语在句中

一般作谓语,也作定语、状语。 [3-4]

244 改弦更张,汉语成语,拼音是 gǎi xián gēng zhāng,意为换掉旧的琴弦,再安上新的。

比喻去旧更新,改变制度或做法等。

245 脱颖而出,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1] 这则成

语原指锥尖透过囊袋显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本领全部显现出来。其结构为

偏正式,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1-2]

246 崭露头角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zhǎn lù tóu jiǎo,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

指青少年)。出自《柳子厚墓志铭》。

247 锋芒毕露,汉语成语,拼音是 fēng máng bì lù,意思是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

指人好表现自己。出自《汉衣冠》。

248 直截了当,汉语成语,读音为 zhí jié liǎo dàng,形容(说话做事)爽快、不绕圈子。[1]

249 开门见山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 kāi mén jiàn shān,指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

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出自唐·刘得仁《青龙寺僧院》。

250 单刀直入,汉语成语,拼音是 dān dāo zhí rù,意思是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

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 [1]

251 含沙射影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晋·干宝《搜神记》。[1] 含沙射影”的意思是指

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后用来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也作“含沙射人”。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连动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状语。 [1]

252 指桑骂槐,是一则汉语成语,拼音是 zhǐ sāng mà huái,意思是指着桑树数落槐树,比

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出自《红楼梦》。

253 捉襟见肘,汉语成语,读音为 zhuō jīn jiàn zhǒu,意思是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

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出自《庄子·让王》。

254 顾此失彼,汉语成语,拼音是 gù cǐ shī bǐ,意思是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

张的情景。出自《东周列国志》。

255 左支右绌,汉语成语,拼音为 zuǒ zhī yòu chù ,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

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出自《战国策·西周策》。

256 不绝如缕,汉语成语,拼音是 bù jué rú lǚ,也说不绝若线。意思是只有一根细线连系

着,似断非断。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 [1]

257 危如累卵,汉语成语,拼音为 wēi rú lěi luǎn,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

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出自《韩非子·十过》。 [1]

258 千钧一发(拼音:qiān jūn yī fà)是一则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列子·仲尼》。[2] 千

钧一发原义是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情况极其危急。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259 融会贯通,汉语成语,读音为 róng huì guàn tōng,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

后、全面透彻地理解。指融合贯穿各方面的知识,得到全面、系统、透彻的理解。出自《朱

子全书》。 [1]

260 举一反三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孔子《论语·述而》 [1] “举一反三”的意思是

指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联合式;在句中作谓语、定

语、状语。 [1]

261 孜孜不倦,汉语成语,拼音是 zī zī bù juàn,意思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出自

《尚书·君陈》,《后汉书·鲁丕传》,《三国志·蜀书·向朗传》。

262 手不释卷(拼音:shǒu bù shì juà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

早出自于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 [1] 爱不释手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梁·萧

统《陶渊明集序》。 [1] 手不释卷”的原义是手中总是拿著书卷,比喻勤奋好学;在句子中可

充当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1]

263 爱不释手的意思是喜欢得舍不得放手。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补充式;在句中作谓语、状语、

宾语。 [1]

264“根深蒂固,汉语成语,读音为 gēn shēn dì gù,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也写作“深

根柢固”。出自先秦·李耳《老子》。 [1]

265 坚不可摧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jiān bù kě cuī ,形容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出自《原

诗·内篇上》。 [1]

266 积重难返,汉语成语,拼音是 jī zhòng nán fǎn,意思是指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

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出自《国语·晋语一》。

267 举足轻重(拼音:jǔ zú qīng zhò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

于《后汉书·窦融传》。 [1] “举足轻重”原义是一抬起脚就可以改变两边的重量,使之失去平

衡与均势(举足:抬脚)。形容身份或地位特殊,一举一动足以影响全局。该成语在句中一

般作谓语、定语。 [1]

268 大有可观,汉语成语,拼音是 dà yǒu kě guān ,意思 指很值得看,很值得重视。出自

《李师师传》。

269 无孔不入,汉语成语,拼音是 wú kǒng bù rù,意思是比喻有空子就钻。出自《官场现

形记》。

270 无懈可击,汉语成语,拼音是 wú xiè kě jī,意思是没有可以被人攻击或挑剔的缝隙,形

容非常严密。出自《孙子·计》。 [1]

271 望尘莫及,汉语成语,拼音为 wàng chén mò jí,指只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

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后,常用作谦词。出自《庄子·田子方》。

272 不可企及,汉语成语,拼音是 bù kě qǐ jí,意思是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出

自《答衢州郑使君》。 [1-2]

273 望其项背,汉语成语,拼音是 wàng qí xiàng bèi,意思是指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

赶得上。出自清·汪琬《与周处士书》。 [1]

274 源远流长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yuán yuǎn liú cháng,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

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出自唐代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1]

275 长盛不衰,读作 cháng shèng bù shuāi,汉语词汇。长久兴盛而不衰败,比喻长时间保

持旺盛的势头。一般用来形容文化、节日、传统等。 [1]

276 振聋发聩,汉语成语,拼音是 zhèn lóng fā kuì,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

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出自《随园诗话补遗》。

277 醍醐灌顶,汉语成语,拼音:tí hú guàn dǐng。释义:醍醐由牛乳精制而成,最益人体。

醍醐灌顶,即将牛奶中精炼出来的乳酪浇到头上。佛家以此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

彻底醒悟,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出自唐朝顾况的《行

路难》

278 势如累卵解释:累:堆积。形势就像堆积的蛋,马上就要塌下来。形容事态非常危险。

279 并驾齐驱,汉语成语,拼音 bìng jià qí qū。并架: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齐驱:一齐快

跑。指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或地位相当。出自

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

280 并肩前进 意思是比喻行动一致,朝一个方向前进。

281 齐头并进,汉语成语,拼音是 qí tóu bìng jìn,意思是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

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出自《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82 情有独钟,汉语成语,拼音是 qíng yǒu dú zhōng,意思是是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

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他(她/它)上面。

283 朝三暮四,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庄子·齐物论》。这则成语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

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其本身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定语、状语,

含贬义。

284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zhāo qín mù 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

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

向楚。出自《鸡肋集·北渚亭赋》。

285 见异思迁(拼音:jiàn yì sī qiā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

自于《管子·小匡》。 [2] “见异思迁”意思是看到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主意不坚

定,喜爱不专一;在句中一般充当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

286 沧海一粟,汉语成语,读音是 cāng hǎi yī sù,意思是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

小,微不足道。出自宋·苏轼《赤壁赋》。 [1]

287 恒河沙数,汉语成语,拼音是 héng hé shā shù,意思是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

算。形容数量很多。出自《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288 鳞次栉比,汉语成语,读音为 lín cì zhì bǐ,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出自《诗经·周颂·良耜》。

289 参差不齐,汉语成语,读音是 cēn cī bù qí,原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

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出自《诗经·周南·关雎》。

290 曲高和寡该成语原意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

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讽刺意味。 [1

291 阳春白雪,汉语成语,读音为 yáng chūn bái xuě,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较高雅的歌曲,

后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出自《对楚王问》。 [1]

292 雅俗共赏,汉语成语,拼音为 yǎ sú gòng shǎng,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

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出自唐朝诗人白行简《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293 赏心悦目,汉语成语,读音为 shǎng xīn yuè mù,指因看到好的事物而心情欢畅,出

自《人中画·风流配》。

294 心旷神怡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xīn kuàng shén yí,意思是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出

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95 背井离乡,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 [2] [5]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

离开家乡到外地。其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定语。 [1] [5]

296 流离失所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liú lí shī suǒ。释义:流离:离开家乡,没有一定的

居处;失所:失去安身的地方。意思是无处安身,四处流浪。出自《汉书·薛广德传》。 [1]

297 流离颠沛,汉语成语,拼音是 liú lí diān pèi,意思是指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出

自《诗经·大雅·荡》。

298 民不聊生(拼音:mín bù liáo shē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

早出自于《战国策·秦策四》。 [2] “民不聊生”本义指百姓没有办法生活下去(聊:依靠,依

赖)。形容生活极端困苦。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分句,也作定语、补语。 [2-3]

299 喧宾夺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xuān bīn duó zhǔ,指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

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出自《俄程日记》。 [1]

300 鹊巢鸠占,汉语成语,拼音 què cháo jiū zhàn,意思是鸤鸠 [1] 不会做巢,常强占喜鹊

的窠。本指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处。

301 反客为主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宋·曾慥《类说》三

九。 [5] 该成语原意是指充分利用机会,慢慢由弱变强,形成势力,直至最后掌控局面。现

常常用来喻指通过某种手段或者方法,改变被动的形势,形成主动掌控的局面;或者指改变

事物的次要性,使之成为主要的事物。该成语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2

302 烘云托月,汉语成语,拼音 hōng yún tuō yuè,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

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 [1]

303 舍本逐末(拼音:shě běn zhú mò)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

见于《吕氏春秋·上农》。 [2] “舍本逐末”的意思是放弃根本的而追求枝节的(舍:放弃。本:

根本。逐:追求。末:树梢,枝节);后用以比喻轻重主次颠倒,做事不从根本的、主要的

问题着手,而只在细枝末节上用力气;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1]

304 本末倒置(拼音:běn mò dào zhì )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宋·朱熹《答吕伯恭》[1] 本

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比喻颠倒了事物的轻重主次。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

语。 [2]

305 不胜枚举,汉语成语,拼音为 bù shèng méi jǔ,意思是指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数

量很多。出自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 [1-2]

306 不可胜数,汉语成语,拼音是 bù kě shèng shǔ,意思是不能计算数目,形容非常多。

出自《墨子·非攻》

307 举不胜举,汉语成语,拼音是 jǔ bú shèng jǔ,意思是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出自鲁迅《伪自由书·后记》

308 炙手可热(拼音:zhì shǒu kě rè)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杜甫《丽人行》 [1] 炙手

可热(炙:烤)指手一靠近就觉得热;比喻气焰权势之盛。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

语。 [5]

309 烜赫一时,汉语成语,拼音是 xuǎn hè yī shí,意思是指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出自《上杜学士书》。

310 望而生畏,汉语成语,读音为 wàng ér shēng wèi,意思是一见之下就产生了畏惧心理。

形容人态度威严或事务艰难令人畏惧。出自《论语·尧曰》。 [1]

311 敬而远之,汉语成语,拼音是 jìng ér yuǎn zhī,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出自《论

语·雍也》。

312 稗官野史,汉语成语,拼音是 bài guān yě shǐ,泛称小说及记载不见经传的轶闻琐事的

著述。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回。

313 逸闻轶事,汉语成语,拼音是 yì wén yì shì,意思是指流传在外不见记载的事迹 [1] 。

出自《四库全书总目 地理三 武林旧事》。 [2]

314 鱼目混珠(拼音:yú mù hùn zhū)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魏伯阳《参同契》。[2] 鱼

目混珠指用鱼眼假冒珍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状语。 [3]

315 鱼龙混杂,读音是 yú lóng hùn zá,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出自

唐·张志和《和渔夫词》

316 滥竽充数(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成语最早出自

《韩非子·内储说上》。 [1]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或以次充好。

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主要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等 [2-3]

317 陈词滥调,汉语成语,拼音是 chén cí làn diào,形容语言陈腐、空泛。出自闻一多《宫

体诗的自赎》。 [1]

318 老生常谈(拼音:lǎo shēng cháng tá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晋·陈寿《三国志·书

魏·管辂传》。 [2] 老生常谈指老书生经常发表的平凡议论;多用于比喻毫无新意的理论或老

话。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1]

319 轻车熟路,汉语成语,拼音是 qīng chē shú lù,意思是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

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出自《送石处士序》。

320 耳熟能详,汉语成语,读音是ěr shú néng xiáng,释义为指听得多了,能够很清楚、很

详细地复述出来。出自《泷冈阡表》。

321 烂熟于心意指已记得滚瓜烂熟了。 [1]

322 如火如荼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国语·吴语》。[1] 该成语原比喻军容之

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含褒义;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状

语。

323 粉墨登场,汉语成语,读音为 fěn mò dēng chǎng,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比喻坏

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出自《元曲选后序》。 [1] 也引申为上台

324 横空出世,汉语成语,拼音是 héng kōng chū shì,意思是形容人或物高大,横在空中,

浮出人世,或比喻卓尔不群。出自《念奴娇·昆仑》。

325 破土而出从土里冒出来。比喻在重重压力下显露头角。 [1]

326 拔地而起,汉语成语,拼音是 bá dì ér qǐ,指山峰、植物、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形

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非常陡峭、高耸。出自《孟子·尽心上》。

327 曲意逢迎,汉语成语,拼音是 qū yì féng yíng,意思是违背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别人。出

自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

328 阿谀奉承”是一则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最早出自明末清初·东鲁古狂生《醉醒石》。[2] ”

阿谀“指谄媚,拍马屁;”奉承“指讨好。 [6] “阿谀奉承”指的是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讨

好别人。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1]

329 投其所好,汉语成语,拼音:tóu qí suǒ hào,意思是迎合别人的喜好。出自《庄子·庚

桑楚》。

330 风驰电掣,汉语成语,拼音是 fēng chí diàn chè,意思是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闪电一

样快。出自《六韬·龙韬·王翼》

331 风声鹤唳(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是一个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出自于《晋书·谢

玄传》。 [5] “风声鹤唳”本义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疑心是追兵,后比喻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的样子;在句中一般充当谓语、定语、补语。 [4]

332 置若罔闻,汉语成语,拼音是 zhì ruò wǎng wén,意思是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

指不去过问或不予关心。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 [1]

333 熟视无睹,汉语成语,拼音: shú shì wú dǔ ,释义: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

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出自晋·刘伶《酒德颂》。 [1]

334 斗转星移,意思是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自东向西

转的规律,我国古代的星象学家把它形象地叫做“斗转星移”,而通过“斗转星移”的规律,人

们能够判断季节和节气时间。

335 日异月殊,汉语成语,拼音是 rì yì yuè shū,每天每月都有差异。形容变化大。出自《论

隐者异趣》。 [1

336 步履维艰,汉语成语,拼音是 bù lǚ wéi jiān,意思是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出自《宋

史·章宗经三》

337 不期而遇,汉语成语,拼音为 bù qī ér yù,意思是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出自

《谷梁传·隐公八年》。 [1]

338 逢机遘会,汉语成语,拼音是 féng jī gòu huì,意思是遭逢机会。出自明·王世贞《纲鉴

会纂·宋纪》。

339 经天纬地,汉语成语,拼音是 jīng tiān wěi dì,意思是形容有治理天下才能的经世之才。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340 治国安民,汉语成语,拼音:zhì guó ān mín,意思是治理内政、外交,增强综合国力,

使人民和平安定地生活。 [1] 出自《汉书·食货志上》。

341 穷经皓首,汉语成语,拼音是 qióng jīng hào shǒu,意思是直到年老头白还在钻研经书

和古籍,形容勤勉好学,至老不倦。出自《赠易卜崔江处士》

342 白首穷经,汉语成语,拼音是 bái shǒu qióng jīng,意思是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

犹言活到老,学到老。出自《赠易卜崔江处士》。

343 学而不厌(拼音:xué ér bù yàn)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论语·述而》。 [1] 该成

语意思是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它的结构为偏正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或定语。[1]

344 避重就轻,汉语成语,拼音是 bì zhòng jiù qīng,释义: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

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出自《唐六典·工部尚书》

345 避难就易,汉语成语,拼音是 bì nán jiù yì,意思是躲开难的,去找容易的做。也指做

事情先从容易的做起。出自《元史·文宗本纪》四。 [1]

346 按图索骥(拼音:àntú suǒjì)是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偏正式成语。成语典故最早见

于《汉书·梅福传》,《艺林·伐山》亦有相似典故。按图索骥指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

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347 按部就班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晋·陆机《文赋》。 [1] 按部就班的意思是按照一

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联合式;在句

中作谓语、状语、定语。 [1]

348 立锥之地(拼音:

lì zhuī zhī d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

[1] 立

锥之地指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比喻极小的安身之处。 [4] 在句中一

般作主语、宾语;常用于否定句、疑问句。 [5]

349 立足之地 ,汉语成语。拼音是 lì zú zhī dì,意思是能够站脚的地方,也比喻容身的处

所 [1] 。出自《轩亭冤》。

350 迎刃而解(拼音:

yíng rèn ér jiě)是一则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房玄龄《晋书·杜预传》。

[1] 迎

刃而解指竹子劈开口后,下面一段竹子就迎着刀刃裂开;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非常顺利。

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3]

351 因势利导(拼音: yīn shì lì dǎo)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

起列传》。 [1] 因势利导指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的方向引导。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

谓语、定语、状语。 [3]

352 顺水推舟,汉语成语,拼音是 shùn shuǐ tuī zhōu,意思是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

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式说话办事。出自《窦娥冤》。

353 不伦不类是一则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最早出自唐代刘知几的《史通》[9] 。不伦不类”

指的是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正派或不规范,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

拟 [1] 。在句子中一般做谓语、定语、补语,是一个贬义词 [1]

354 非驴非马,汉语成语,拼音是 fēi lǘ fēi mǎ,意思是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

什么也不像。出自《汉书·西域传下》。

355 奉为圭臬,汉语成语,拼音是 fèng wéi guī niè。奉:信奉;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

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出自清·钱大昕《六书音韵表序》。

356 视如敝屣,汉语成语,拼音是 shì rú bì xǐ,意思是像破烂鞋子一样看待,比喻非常轻视。

出自《孟子·尽心上》。

357 奉若神明奉:信奉。神明:神灵。信奉得像对神灵一样。形容对某人或某物极为崇敬。

358 对症下药是一则来源历史故事的成语,出自于《三国志·魏志·华陀传》。 [3] 对症下药”

本义是医生针对患者病症用药,后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句子中充

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1]

359 有的放矢,汉语成语,拼音是 yǒu dì fàng shǐ,意思是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

有针对性。出自《整顿党的作风》。

360 拾人牙慧(拼音:shí rén yá hu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

学》。

[2] 拾人牙慧(牙慧:牙齿内剔出的余食)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1] 含

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6]

361 拾人涕唾,汉语成语,拼音是 shí rén tì tuò,意思是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

的言论、见解。出自《沧浪诗话·答吴景先书》。

362 鹦鹉学舌,汉语成语,拼音是 yīng wǔ xué shé,意思是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

说,他也跟着怎么说。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363 星火燎原,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尚书·盘庚上》。 [1] 这则成语常比喻新生事物开

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其本身结构为主谓式,在句子中可作主

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1]

364 华而不实(拼音:huá ér bù shí)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

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 [1] “华而不实”的原义是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

喻中看不中用;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含贬义。 [1]

365 虚有其表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唐·郑处诲《明皇杂录》。 [2-3] 虚有其表意思是空

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该成语结构为动宾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

语;含贬义。 [1]

366 表里如一(拼音:biǎo lǐ rú yī)是一则成语,成语最早出自于《逸周书·谥法解》[1-2] “表

里如一”的原义是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

定语。 [1]

367 言不由衷(拼音:yán bù yóu zhō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隐

公三年》。 [1] “言不由衷”指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形容说的不是真心话,心口不一。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1]

368 口蜜腹剑,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1] 这

则成语形容嘴上说得很甜美,形容一个人嘴巴说得好听,而内心险恶、处处想陷害人。其本

身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在可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

369 佛口蛇心,汉语成语,拼音是 fó kǒu shé xīn,意思是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

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出自《五灯会元》。

370 脱胎换骨,汉语成语,拼音是 tuō tāi huàn gǔ,意思是道教徒认为人在苦修得道之后,

就能脱下胎,换上骨。现在常用来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出自《冷斋夜话》。

371 洗心革面(拼音:xǐ xīn gé mià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周易·系辞上》、《周

易·革》。 [1] 洗心革面指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常用于比喻彻底悔改。含褒义;在句中

一般作谓语。 [3]

372 改过自新,汉语成语,拼音是 gǎi guò zì xīn,意思是改正过失或错误,重新做起。

373 另辟蹊径,汉语成语,拼音是 lìng pì xī jìng,意思是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

格或方法。出自叶圣陶《倪焕之》。

374 独占鳌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dú zhàn áo tóu,原指科举时代考试中了状元。现泛

指占首位或第一名。出自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

375 超群绝伦,汉语成语,拼音是 chāo qún jué lún,意思是超出众人,同辈中无人可比。

出自《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1-2]

376 鹤立鸡群,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东晋·戴逵《竹林七贤论》。 [1] 这则成语意思是指

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其结构为主谓

式,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1] [3]

377 焕然一新:汉语成语拼音:huàn rán yī xīn 释义:指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

子。

378 朝气蓬勃,汉语成语,拼音是 zhāo qì péng bó。意思是形容充满了生气和活力的样子。

出自 1939 年 12 月 9 日毛泽东讲话《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今天开'一二九'四周年纪

念大会,满堂青年,朝气蓬勃。这是一个多么生动活泼的集会!” [3]

379 生气勃勃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 shēng qì bó bó,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

力。 [1]

380 意气风发,汉语成语,拼音是 yì qì fēng fā,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出自三国·魏·曹

植《魏德论》。

381 老气横秋,汉语成语,拼音是 lǎo qì héng qiū,意思是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在常

形容青年人暮气沉沉,没有朝气或老年人自高自大,摆老资格。出自《北山移文》。

382 沽名钓誉(拼音:

gū míng diào yù)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管仲《管子·法法》。

[1] 沽

名钓誉比喻故意矫情做作,用手段猎取名声或赞誉。[3]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定语。 [4]

383 欺世盗名(拼音:

qī shì dào mí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荀子《荀子·不苟》。

[1] 欺

世盗名指窃取名誉,欺骗世人。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4]

384 好高骛远,汉语成语,读音为 hào gāo wù yuǎn,意思是脱离实际地追求不可能实现的

过高、过远的目标。出自《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

385 急功近利(拼音:jí gōng jìn lì),是一个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汉·董仲舒《春秋繁

露·对胶西王》。[4] 急功近利指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定语、分句。 [1]

386 好大喜功(拼音:hào dà xǐ gō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

出自于《新唐书·太宗本纪》。 [1] 该成语一般比喻一切脱离实际,一心只想做大事、贪大求

功的浮夸作风。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宾语或分局,多含贬义。 [2]

387 不可估量,汉语成语,拼音是 bù kě gū liang,意思是难以估计。出自《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

388 别具匠心,汉语成语,拼音是 bié jù jiàng xīn。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

创造性的构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出自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

389 匠心独运,汉语成语,拼音是 jiàng xīn dú yùn,意思是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出

自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

390 废寝忘食是一则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论语·述而》。 [1] 废寝忘食意思是顾不

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该成语结构为联合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

语;含褒义。 [2]

391 兢兢业业,汉语成语,拼音为 jīng jīng yè yè。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出自《诗

经·大雅·云汉》。

392 发愤忘食(拼音:fā fèn wàng shí)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论语·述而》。 [1] 发愤忘食指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常用于形容十分勤奋。含

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补语、定语。 [3]

393 饱食终日,汉语成语,拼音是 bǎo shí zhōng rì,意思是指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

干什么正经事。出自《论语·阳货》。 [1]

394 一帆风顺,汉语成语,拼音是 yī fān fēng shùn,意思是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

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出处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 [1]

395 暴风骤雨,汉语成语,拼音是 bào fēng zhòu yǔ。意思是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比喻

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也作暴风疾雨。 [1] 出自《老子》。 [2]

396 一波三折,汉语成语,拼音是 yī bō sān zhé,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隶书),现

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出自《题卫夫人笔阵图》。

397 捷足先登(拼音:

jié zú xiān dē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

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1] “捷足先登”的原义是脚步快捷者最先登上高峰,

比喻行事捷速能先人一步获得所求;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 [1]

398 姗姗来迟(拼音:shān shān lái chí)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外戚

传上·孝武李夫人》。 [1]姗姗来迟指走的缓慢从容而迟到;形容慢腾腾地来的很晚。在句中

一般作谓语、宾语。 [3]

399 鹅行鸭步,汉语成语,拼音是é xíng yā bù,意思是后来人们引用“鹅行鸭步”(像鹅和鸭

子走路)来形容行走迟缓。出自元·杨景贤《西游记·妖猪幻惑》。

400 大步流星,汉语成语,拼音是 dà bù liú xīng,意思是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出自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十五章;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