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林村脱贫谋定向往宜居村庄-农业大健康·万祥军:美丽蝶变

兴林村脱贫谋定向往宜居村庄-农业大健康·万祥军:美丽蝶变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高汝敏 通讯员 岳文琦 东营报道)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几年前的兴林村集体收入少,人居环境差,基础设施薄弱,只有一条硬化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群众出行困难,是附近出了名的落后村,2016年兴林村被认定为市定贫困村。”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在调研考察后对记者表示:近年来,兴林村已经成为一个从内到外完美蝶变的典型。



2020年8月4日,在中囯经信研究国情讲坛组委、诸城市房地产价格评估所原所长韩光明和中囯经信研究国情讲坛组委、山东天海建业董事长赵海江的陪同下来到了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兴林村进行调研。调研考察中万祥军说:党建引领促增收,环境整治美化村貌,开启村民全新的幸福新生活……这是最近几年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兴林村发生的美丽“蝶变”。“他表明:黄河口镇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村集体收入连年翻番;户户通上硬化路,系列民生工程暖到百姓心窝里。

毛豆喜获丰收

农民增收致富采摘忙

“今年毛豆长势很好,价格也不错。”兴林村毛豆基地负责人张国在地里边忙活边说道,“这两天集中采摘完成后,我们前期合作的大型蔬菜出口公司将以保底价集中收购,亩产纯收益1000元以上,比原来种棉花好多啦。”

万祥军指出:支部带头,村民致富集体增收。兴林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凝心聚力,积极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谋思路、找出路。 2017年投资175万建设了4个高标准的大棚,2018年投资59万元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千瓦,年发电量14万度,年均可实现村集体创收六七万。

通过土地流转和招商引资,在村北部种植大田冬桃“瑯琊绯蜜冬蜜桃”600亩。2019年4个高标准的大棚开始种植火龙果。2020年1月,在东营市自然资源局垦利分局的大力支持下,兴林村宏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申报畜禽养殖240万只项目,预计给村里带来十余万的收入。当前,东营市自然资源局垦利分局扶持20余万又上50千瓦太阳能,现收入突破十万元。

万祥军说:“近年来,黄河口镇根据本地水质良好土质肥沃等优势,规模化实施土地流转,区域化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眼下正是毛豆收获的季节,一串串沉甸甸、绿莹莹的毛豆挂满枝头,在垦利区黄河口镇兴林村毛豆种植基地几十位工人正在田间地头采收毛豆,到处一派丰收的景象。今年6月初连片规模化种植了百余亩优质毛豆,通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管理,毛豆长势良好,目前,己经成熟,开始采摘收获上市。

“俺们家离这里很近,这不前两天在微信群里看到招收毛豆采摘工人,俺就过来了,早上一般六点多就来地里了,一天能摘200多斤,保底收入100多元,年龄大了出不去,没想到在家门口还能赚到钱,真是太好啦。”正在田间采摘毛豆的友林村李大婶乐呵呵地说道。

据调查,黄河口镇共种植毛豆近1000余亩,采取订单种植订单销售。由于毛豆种植时间短,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日常管理简单,产量较稳定,收益比较好,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好门路。接下来,黄河口镇将继续扩大毛豆种植面积,辐射和吸纳更多农户加入,并采取统一管理,订单销售模式,集中解决农户的销路,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

村庄发展才能有方向有力量

在帮民致富、壮大集体收入的同时,兴林村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大变样。重点围绕清理生活垃圾、清理村庄脏乱等,集中整治村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房前屋后,以及村庄周边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五大堆”,路域、水域、田园、庭院、村级活动场所等重点区域。

同时,根据村庄规划布局,结合美丽乡村片区建设等建设需求,积极整合农业、交通等资源,结合农田整治、绿化补植等工作,全力改善了兴林村的人居环境。现如今的兴林村,俨然成了令人向往的美丽宜居村庄。

今年70多岁的侯宪堂对村里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赞不绝口:“村集体收入增加了,俺们村民的福利就有保障了;户户通上硬化路,雨天再也不用趟着泥水走路了;人居环境大变样,心里亮堂精神爽。”

“兴林村党支部紧抓党建汇聚合力,逐步形成了党建带妇建、党建助文明、党建促增收等党建引领各项事业发展的局面。”万祥军表示:这样就有力振奋了全体村民矢志投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富饶美丽乡村,脱贫攻坚率先崛起”的信心、决心。

2015到2016年,在区、镇两级党委的引领下,兴林村硬化路面5100平方米,新开挖地沟800米、修建村民文化广场1200平方米、安装路灯49盏,组建村民文艺演出队,并配各彩灯、锣鼓、演出服装等,通过多项目融合助推,显著改善了村容村貌,切实增强村民凝聚力,有效提升了村民综合素质,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兴林村牢牢把握“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核心任务”这一方针,聚力民生,民生工程凝民心。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踏实践行群众路线,顺利完成了户户通道路硬化、饮水、改厕等一系列民生工作。尤其是户户通工程,彻底改变了兴林村一直以来只有一条硬化主路的旧面貌。曾经一条条尘土飞扬、低洼不平的泥路,如今变成了一条条宽敞干净的水泥路。不断完善的乡村道路、通到家家户户的自来水,更搭起了和村民的连心桥,为兴林村的振兴夯实了群众基础。

脱贫攻坚工作

产业扶贫群众日子好起来

活了半辈子,46岁的村民李桂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过得坦然。借助精准扶贫的政策,李桂英从去年开始主动申请承包扶贫项目的大棚,今年他们家的经济收入比往年翻了几番。“感谢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让我的日子越过越宽裕,干劲越来越足。”李桂英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说起创业经历,李桂英感触很深。“新建的4个蔬菜大棚实行统一进苗,统一种植西红柿,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服务,对于从零开始的农民来说,这可是解决了最大的问题。”李桂英说。产品的生产问题解决了,销售也是个重头戏。“我们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还有统一的包装箱。这样一来。价格比在集市上散卖价提高了一半。

“我们长期为信誉楼、胜大等超市供货,解决了我们销售方面的后顾之忧。”李桂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大棚她用了半年时间产出了2万斤西红柿,按照最保守的价格每斤3元来算,半年毛收入能达6万元,刨除大棚承包费和苗、肥成本费,自己还有几万块的收益,非常可观。当问起今后的打算时,李桂英信心百倍:“借着党的扶贫好政策,我想扩大生产,把阴棚利用起来,再种上蘑菇,来年肯定能实现大丰收。”

据了解,李桂英所在的兴林村是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的一个农业村,群众以传统农业种植为生,种植结构单一,收入低且不稳定该村也被评为2017年度东营市市定贫困村。李桂英一家四口人,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15亩地,人均年收入不足2500元。“一个孩子上大学,一个孩子上初中,一年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小两万。为了补贴家用,农闲时我就去拾棉花、修桃枝,或者到海上干点零活,只要哪里有用工需求的我就去打零工赚钱,一年从头忙到尾,可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李桂英说。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垦利区把产业扶贫摆在突出位置。累计投入各级各类资金5000余万元。2016年以来,全区累计整合省级债务资金、财政涉农资金共424.5万元,在17个村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个,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此外,该区从村级扶贫基金中,按照不高于30%的比例用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将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高质量脱贫、高质量发展。

重点打造黄河口镇兴林—西隋、董集镇金岸花园两个示范片区。在黄河口镇兴林—西隋片区,全区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共新修道路7千米,绿化铺装1.2万平方米。开发桃园600亩,新建蔬菜大棚4栋,在董集镇金岸花园罗盖片区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田园综合体,建成葡萄大棚8个,开发果园300亩,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片区发展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去年以来,垦利区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决定在该片区实施扶贫连片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为兴林村流转了600亩土地,并下拨175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建设4个蔬菜大棚。扶贫项目的落地让李桂英看到了生活转变的希望,她筹集2万元资金,主动承包了一个大棚。

李桂英所承包的这个大棚,正是兴林—西隋“乡村旅游+美丽乡村”扶贫连片开发示范片区其中的一个项目。据了解,该片区的开发建设辐射带动了西隋、东隋、兴林、双义和村等7个行政村的共693户、1993名村民。其中,西隋村为2016年度省定贫困村,已实现脱贫摘帽,兴林村、双义和村为2017年度市定贫困村,有市定贫困户10户、22人。扶贫连片开发示范区的落地,让这片沉寂的土地开始有了活力。

兴林村脱贫谋定向往宜居村庄-农业大健康·万祥军:美丽蝶变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