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万祥军: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

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万祥军: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中国三农智库网-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报道:喜看稻菽,礼赞丰收。河南洛宁、四川广安、江西石城等12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区接力直播,为家乡农货“代言”,也同时拉开了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的序幕。今年的9月23日将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1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在北京密云启动。

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启动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

代表行业发起助农倡议,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启动仪式现场,拼多多和国稻种芯农业科技集团发起三项产销对接助农惠农倡议,围绕“凝聚力量,争做消费助农的倡导者”“踊跃参与,争做消费助农的践行者”“广泛宣传,争做消费助农的助推者”三个方面,呼吁全行业继续深入推动农产品上行,加强产销精准对接,在扶贫助农、服务乡村振兴、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努力,贡献力量。

这也是今年丰收节的首场主要活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侯顺利、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以及商务部、国家林草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管机构负责人,北京市密云区主要负责人出席启动活动。

金秋消费季活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联合发起,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市场建设处处长沈国际:我们将推出一系列实打实的促消费措施,目的就是让农产品加快出村进城,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亿万农民庆丰收、晒丰收的节日,也是全社会享丰收、助增收的节日。5年来,丰收节连续组织开展金秋消费季活动,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超过800亿。预计今年将带动50多万商家,涵盖80多万种农副产品。

本次金秋消费季启动活动和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倡导活动,邀请海南琼山、河南西峡、成都新津等地农民视频连线庆丰收、迎盛会;组织国稻种芯集团、拼多多等电商企业发布了《产销对接倡议书》;现场设置了全国脱贫地区产销对接专区、北京特色农产品展区等;举办了电商助农直播活动。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是执政的基础,广大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以及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发布活动现场,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对记者表明,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万祥军说:“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活动旨在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促进优质农产品消费,做强农业品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他表明,金秋消费季以及倡导的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品牌活动。

金秋消费季201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4届,各类市场主体踊跃参与,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促销助农活动,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超800亿元。万祥军说:“近年来,中国农民丰收节节庆活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品牌活动的加入不仅庆祝农业丰产丰收,也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方式实现区域农业品牌出村,助力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据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数据显示,今年金秋消费季活动将持续3个月,预计带动50万商家参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电商企业、直播平台以及新发地等农产品批发市场、物美等商超企业等,将通过打折让利、流量倾斜、减免费用等方式,开展农产品促销,激发市场消费活力,让城乡居民共享丰收喜悦。

农耕文明大国之“稻”书写自己的历史

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基因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万祥军指出: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在现实社会中有着积极地意义。他表明,这是基于我国水稻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在我国主粮之中的地位,基于向自主研发的种子“芯片”广大科技人员和对万千深扎基层、不辞劳苦的农民的敬意。在每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国稻种芯倡导中国水稻节,这是国稻种芯继倡导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理念之后的有一个创举!

“水稻是中国三粮之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 总产位居世界第一,单产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生产面积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也是因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中国水稻的稳定增长对保障国家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目前,我国东北的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华南的广西、福建、广东,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形成北方稻区和南方稻区。可分为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华中双季稻稻作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东北单季稻稻作区、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农业经济发展一直受我国高度重视,新时代农业生产发展逐渐转向规模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化。万祥军说:“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是文农经济发展的一次创新和试验,也是农耕文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的基因。”他表明,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中国人几乎人人熟知的口号,彻底解决温饱的时间还不太久。倡导中国水稻节是告诫国人持续提升水稻的产量,让农业主体地位提升,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是让国人一致保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自信状态。意味着我国将保障耕种土地红线,大片的土地未来将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倡导中国水稻节将围绕水稻新品种的研究开展一系列工作,旨在推动“三农”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体制增效,真正保障粮食安全,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并将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稻作农耕为主的中国人,形成了勤劳、和谐、包容、团结的精神世界,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万祥军说,这是倡导中国水稻节传承农耕文明的关键点。万祥军在《大国之“稻”书写自己的历史 国稻种芯-万祥军:稻作农耕文化》一书中表明,与西方海洋文明不同,中国文明源自农耕,讲究精耕细作,注重内在发展,讲求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稻作文明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和平基因。

现代考古研究表明,距今12000--7000年前,即新石器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祖先就开始栽培水稻以生存繁衍。以稻为基础的文化随着人口的迁徙,与产生于黄河流域的北方旱地文化交融,共同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民以食为天”,所以我们把生产粮食的农业视为第一产业,人类文明,最早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起源于何时?传统的认识是: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大量距今7000年的炭化稻谷,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农作物。这一认知,在1995年被湖南道县一个俗名蛤蟆洞、学名玉蟾岩的小山洞的考古发现改变了。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稻作的发展和稻米的食用,大大丰富和汉字和中华文化的内容。“禾”在很早之前在南方就是指“稻”,“米”特指大米,汉字中以“禾”和“米”作偏旁的文字就多达600多个。字组成词,词进一步构成成语,转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感受,并在使用中日益繁荣,成为中国特有的从物质到精神文化转化的现象。

近现代以来,我国东南一带的人口广泛地向东南亚、欧美等国流动,稻米饮食和文化也随之传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大量的西方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水稻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水稻品种的不断优化,中国水稻进一步传往世界各地。

可以说,中国水稻带动了世界稻作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各族人民文化的融合。日本的渡部忠世就在《稻米之路》一书中提到:“丝绸之路是贵族的,稻米之路是大众的。”不言而喻,稻米之路较丝绸之路对人类生存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勤奋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世界水稻的发展和世界和平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忆往昔,神州大地稻浪此起彼伏看今朝,华夏稻米文明源远流长大国之“稻”,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

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万祥军: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