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 万祥军: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 万祥军: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中国三农智库网-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报道:“食为政首粮安天下,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是执政的基础,广大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现场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对记者表明,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图示: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在京启动。

鼓励与承诺意义深远

致敬农民立法中国农民丰收节

2022年9月13日,由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林草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发起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在京启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侯顺利、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以及商务部、国家林草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管机构负责人,北京市密云区主要负责人出席启动活动。

“和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并轨,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活动。”万祥军说,金秋消费季和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品牌活动,旨在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促进优质农产品消费,做强农业品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2018年以来金秋消费季已成功举办4届,各类市场主体踊跃参与,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促销助农活动,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超800亿元。

本次金秋消费季启动活动邀请海南琼山、河南西峡、成都新津等地农民视频连线庆丰收、迎盛会,组织电商企业发布了消费助农倡议书,举办了电商助农直播活动,设置了全国脱贫地区产销对接专区、北京特色农产品展区等,活动举办地密云区推介了以水库鱼、西红柿为代表的“密云八珍”品牌。

据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披露,今年金秋消费季活动将持续3个月,预计带动50万商家参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电商企业、直播平台以及新发地等农产品批发市场、物美等商超企业等,将通过打折让利、流量倾斜、减免费用等方式,开展农产品促销,激发市场消费,让城乡居民共享丰收喜悦。

万祥军说: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2017年全国两期间,有45名人大代表提出设立丰收节的有关建议。万祥军指出,这个节日的设立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农业农村部对国内外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也广泛邀请了农业、文化、传媒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基层农民代表座谈研讨。大家普遍认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十分必要,而且实施的基础和条件已经成熟。

为此,为了论证这一结论,万祥军在《致敬农民立法中国农民丰收节 万祥军: 鼓励与承诺意义深远》提案中表示,“农,天下之大业也。”在我们这样一个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的农业大国,40年前通过农村改革拉开改革开放大幕推动中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中国农民丰收节成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时代标记,激励我们去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万祥军说,中国农民丰收节让我们牢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他说:“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宗旨,中国农民丰收节展示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发端。万祥军表明: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我国在国家层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万祥军曾在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初期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即此举的目的,一是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二是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三是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

丰收节不仅是致敬,更是为农民加油。这个节日,不仅是对亿万农民巨大贡献的致敬,也是对父老乡亲们最真诚的鼓励与承诺。千百年来,农事最辛劳,农民最辛苦。中国农民的奋斗,顶天立地;中国农民的创造,惊天动地,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创造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的奇迹,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

“希望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万祥军强调,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是要通过节日形式为农民点赞、呐喊、加油,更是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三农”工作,既让农民在经济层面享丰收、得实惠,也让农民在社会上被肯定、受尊重。

“农民渴盼丰收,市民需要丰收,国家更离不开丰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万祥军说:全新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提振亿万人的精气神。这是一个属于中国农民的节日,也是一个礼赞丰收、鼓舞奋斗者的节日。

一个全新节日提振的是亿万人的精气神,鼓舞的是奋斗者的精神,将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亿万农民庆丰收、晒丰收的节日,也是全社会享丰收、助增收的节日。

我们礼赞丰收,就是礼赞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的朴素哲理,就是礼赞“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精神价值,就是礼赞“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时代风尚。

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

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水稻是中国三粮之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 总产位居世界第一,单产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生产面积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万祥军表明,水稻自然可以被称为国稻。他表明,中国还是世界水稻科技强国,不仅仅世界水稻矮秆育种的绿色革命起源于中国,举世闻名的水稻杂交优势利用也在中国首先应用于生产。中国水稻的稳定增长对保障国家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万祥军说:“至于水稻可以称为国稻,也是因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万祥军表明,在国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约占粮食作物生产面积的23%~35%,稻谷产量占谷物总产量的42%~46%。全国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是全球约50%人口的主粮,其中近90%产于亚洲,并在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消费。

据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数据显示,目前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约16713.3万公顷,印度种植面积最大约为4450万公顷, 我国水稻种植面为3018.9万公顷,面积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18.1%。 我国水稻总产居世界第一,单产世界第12位,但在水稻主产国中单产排名第一。

目前,我国东北的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华南的广西、福建、广东,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形成北方稻区和南方稻区。可分为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华中双季稻稻作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东北单季稻稻作区、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我国水稻常年种植面积3000万公顷左右,播种面积超过66.7万公顷的有12个省份,这12个省份水稻面积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85%左右。

万祥军指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此,国稻种芯是基于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我国要传承发扬“南繁精神”,集中力量攻坚,围绕国稻种芯扩大规模、提升质量、补齐短板等重点,大力发展国稻种芯制种产业、打造水稻制种大国和强国,为国稻种子“芯片”持续注入国稻力量。

而我国粮食的丰收,离不开自主研发的国稻种子“芯片”的广大科技人员的奋斗和万千深扎基层、不辞劳苦的农民。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

如果说芯片是现代工业的核心和灵魂,那么小小的种子便是现代农业的“芯片”。万祥军指出,在保护、抢救特色和珍稀种质资源过程中,有许多扎根基层、不辞劳苦的人。为中国种业打造优质“国稻种芯”,增加我国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等意义重大,必将让希望的田野更加充满活力,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足。

为国稻种子“芯片”持续注入国家力量,要做优种业主体。充分结合我我国资源禀赋和现实需求,强化政策保障,扩大资金支持范围,扶持国稻种芯种业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专,同时,支持种子种苗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种苗龙头企业,完善种业育繁推产业链。

为国稻种子“芯片”持续注入国家力量,要推进种业创新。聚焦做优做强、科企联合等关键环节提高创新能力,支持种子种苗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建立育种研发机构,加快成果转化;鼓励支持种子企业建立种质资源库,建立育种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我市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引进前沿技术提升育种水平和成效,推动实施种业重大科技专项,推进农作物新品种育种攻关、良种繁育与产业化开发项目。

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在现实社会中有着积极地意义。这是基于我国水稻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在我国主粮之中的地位,基于向自主研发的种子“芯片”广大科技人员和对万千深扎基层、不辞劳苦的农民的敬意。在每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国稻种芯倡导中国水稻节,这是在国稻种芯在倡导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理念之后的有一个创举!

农业经济发展一直受我国高度重视,新时代农业生产发展逐渐转向规模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化。万祥军说:“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倡导中国水稻节是文农经济发展的一次创新和试验,也是农耕文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的基因。”他表明,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中国人几乎人人熟知的口号,彻底解决温饱的时间还不太久。倡导中国水稻节是告诫国人持续提升水稻的产量,让农业主体地位提升,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是让国人一致保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自信状态。意味着我国将保障耕种土地红线,大片的土地未来将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倡导中国水稻节将围绕水稻新品种的研究开展一系列工作,旨在推动“三农”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体制增效,真正保障粮食安全,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并将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国之“稻”书写自己的历史

稻作农耕文化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以稻作农耕为主的中国人,形成了勤劳、和谐、包容、团结的精神世界,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万祥军说,这是倡导中国水稻节传承农耕文明的关键点。万祥军在《大国之“稻”书写自己的历史 国稻种芯-万祥军:稻作农耕文化》一书中表明,与西方海洋文明不同,中国文明源自农耕,讲究精耕细作,注重内在发展,讲求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稻作文明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和平基因。

现代考古研究表明,距今12000--7000年前,即新石器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祖先就开始栽培水稻以生存繁衍。以稻为基础的文化随着人口的迁徙,与产生于黄河流域的北方旱地文化交融,共同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民以食为天”,所以我们把生产粮食的农业视为第一产业,人类文明,最早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起源于何时?传统的认识是: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大量距今7000年的炭化稻谷,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农作物。这一认知,在1995年被湖南道县一个俗名蛤蟆洞、学名玉蟾岩的小山洞的考古发现改变了。

玉蟾岩遗址位于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文化堆积厚1.2-1.8米,出土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大量的动物遗骸,呈现出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时代约在1万年前。1995年11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对卞向和说,当时在玉蟾岩遗址发现中,只发现2粒半古稻谷。

经鉴定:这是栽培种,尚保留野生稻、籼稻及粳稻的综合特征,距今1.2万年至1.4万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2004年11月,中美联合考古队在玉蟾岩遗址再次发现5粒古稻谷,人类稻作起源的谜底揭开了。从采集渔猎走向农耕时代,人类经历自身的第一次革命。玉蟾岩遗址证明:这次革命,就发生在湖南道县!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稻作的发展和稻米的食用,大大丰富和汉字和中华文化的内容。“禾”在很早之前在南方就是指“稻”,“米”特指大米,汉字中以“禾”和“米”作偏旁的文字就多达600多个。字组成词,词进一步构成成语,转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感受,并在使用中日益繁荣,成为中国特有的从物质到精神文化转化的现象。

例如,“精”和“粹”的实义是精选的米,经过抽象,就产生了诸如精心、精英、精彩等词;又比如,“柴米油盐”泛指必须的生活资料;“鱼米之乡”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米烂陈仓”形容家中或国库的积蓄十分充足,诸如此类的成语,不胜枚举。

“起源于中国的水稻是东方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诸多文明受其深刻影响,延绵数千年……”万祥军表明,中国水稻除了广泛传播到全国各地外,在古代就被带往日本、朝鲜等国,也将中国的水稻文化也传入了他国。日本和朝鲜的语言中都可以见到汉字的痕迹,也形成了所谓的东亚稻作文化圈或汉字文化圈。邻国日本长方形国旗底色的白色,就是稻米颜色的象征,反映了稻文化在日本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近现代以来,我国东南一带的人口广泛地向东南亚、欧美等国流动,稻米饮食和文化也随之传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大量的西方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水稻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水稻品种的不断优化,中国水稻进一步传往世界各地。

可以说,中国水稻带动了世界稻作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各族人民文化的融合。日本的渡部忠世就在《稻米之路》一书中提到:“丝绸之路是贵族的,稻米之路是大众的。”不言而喻,稻米之路较丝绸之路对人类生存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勤奋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世界水稻的发展和世界和平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忆往昔,神州大地稻浪此起彼伏看今朝,华夏稻米文明源远流长大国之“稻”,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

稻与信仰

那些与水稻相关的节日

万祥军指出,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他表明,不同的节日自有不同的意义,有欢庆,有纪念。节日是艺术,古人多些祭祀与信仰,现代人偏向实际和科学,但亦含有信仰的成分。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万祥军表明,早期农业的开拓者、经营者们怀着对土谷神灵的敬奉,郑重与频繁开展了为了丰收目的的祭祀活动,这也成为中华大地与农耕活动一样久远的重要的农业文化特征。祭祀往往是在一定的日子即节日进行。2008年,我国正式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规定为法定节假日,就有纪念传统节日的意味。

万祥军指出,在水稻生产和消费的关键时节,不仅古人,现代人也要举办一些祭祀或节庆活动,或纪念先人,或祈求丰收。例如元宵节的汤圆、清明节的清明团子、端午节的粽子,都与稻米有关。在水稻插秧、收获的季节,不少传统的稻作区居民也会举办相应的祭祀活动。

元宵节与汤圆。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团聚在一起,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而汤圆则是元宵节的代表食物。用糯米粉制成的汤圆,在中间包上口味不同的馅料,搓成圆圆的形状,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清明节与清明团子。清明时节,我国的浙江、福建和台湾地区,都盛行食用一种叫做清明团子的食物,这种习俗至少传承了上百年。清明团子常以艾草叶作为“青”的原料,将其煮烂捣碎后,和入糯米粉做皮子,再包入豆沙或者芝麻等咸甜可口的馅料,外表青青可爱,口味清香诱人,是一种富于民俗特色的传统食品。

端午节与粽子。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后,楚国国人为哀悼他,纷纷将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这便是粽子的前身。此后,包粽子、划龙舟成为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并一直被保留下来。将泡好的粽叶、糯米、蜜枣、蛋黄等包裹成尖角或四角状,煮熟后就可食用了。无论是宁波的碱水粽,还是北京的黄米粽,亦或者广东的叉烧粽,人们缅怀屈子的爱国之心是一样的。

腊八节与腊八粥。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腊八节据相传起源于佛门,佛祖释迦摩尼在这一天得道,为纪念这一时刻,寺院会煮腊八粥,赠与善男信女。现如今,每逢腊八,家家也都会做“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栗子、红豇豆等,和水煮熟,做成香喷喷的腊八粥,祈求佛祖保佑,增福增寿。

插秧节和收获节。随着近些年人们对农耕文明的重新重视,一些地方和机构也开始相继举办一些活动,重温中华民族的稻作文化。例如,北京海淀公园自2004年起,在每年的5月和10月,都要举办水稻插秧节和收获节,从农耕体验到传统农具展示以及文化知识普及,全方位、多角度的向当代人民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优良美德。

此外,我国西南稻作区的各民族也有类似的节日,贵州水族的“卯坡节”、云南傣族的祭祀“神圣田主”,广西瑶族的“打旗公”等,都包含了劳动人民对传统稻作文化的崇敬与传承。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几千年的稻作农业铸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品性,也让稻米文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 万祥军: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要基于图像处理识别稻种个数,可以考虑以下步骤: 1. 收集稻田的图像数据,包括不同角度、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稻田图像。 2. 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去噪等操作,以提高图像质量。 3. 使用图像分割算法将图像中的稻穗区域分离出来,常用的算法包括基于阈值的分割、基于边缘的分割等。 4. 对每个稻穗区域进行特征提取,例如稻穗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5. 将特征输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中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模型包括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神经网络等。 6. 训练模型并测试其准确性,可以通过交叉验证等方法评估模型性能。 7. 对新的稻田图像进行预测,输出稻穗个数。 需要注意的是,稻穗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因素会影响识别效果,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稻品种进行模型训练和调整。同时,稻田图像中可能存在遮挡、光线不足等问题,也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算法优化。 ### 回答2: 基于图像处理的稻种个数识别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方法。通过对稻谷图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可以准确地判断出稻种的个数。 首先,对稻谷图像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图像的灰度化、二值化和去噪等步骤,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 接着,进行特征提取。通过提取稻谷图像中的纹理、形状和颜色等特征,可以将图像转化为一组数字特征向量。 然后,使用分类器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识别。常用的分类器包括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等。分类器会根据训练好的模型,对特征向量进行判断,进而确定稻种的个数。 最后,根据分类器的输出结果,可以得到稻种的个数。通过不断优化算法和提高训练样本的多样性,可以提高稻种个数识别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基于图像处理的稻种个数识别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和粮食生产领域。它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稻谷品种统计,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同时,它也为农民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持,有助于精细化管理和优化种植策略。 ### 回答3: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来识别稻种的个数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方法。首先,可以利用图像处理算法来提取稻谷图像中的特征,如形状、颜色等。然后,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训练一个分类模型,将这些特征与不同种类的稻种进行关联。例如,可以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来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通过对大量的稻谷图像进行标注和训练,该模型可以学习到不同种类的稻种的特征,并用于新的图像中判断其属于哪种稻种。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数码相机等设备来获取稻谷图像,并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如去噪、增强对比度等。然后,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识别,并输出稻种的个数。为了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可以在识别过程中加入一些后处理步骤,如形态学操作来去除噪声或合并相邻的稻谷区域。 除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方法外,还可以结合其他传感器技术,如红外传感器、激光扫描等,来获取更多的稻谷特征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稻种个数的识别准确性。 总之,基于图像处理技术来识别稻种个数是可行的,通过合理的图像处理与分类算法的设计,结合大量样本的训练和优化,可以达到较高的稻种识别准确率。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实现自动化管理和数据采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